東周列國志四十八——刺先克五將亂晉 召士會壽余紿秦
上次說到趙盾改變主意立太子夷皋繼位,史稱晉靈公。為了阻止先蔑、士會迎接公子雍回國,趙盾親自帶兵擊退秦軍。都城內(nèi)箕鄭父、士谷、梁益耳三人因不滿趙盾,籌劃著廢掉晉靈公。令三人沒想到的是,趙盾居然輕而易舉的擊敗秦軍凱旋。 先都原本為下軍的副帥,下軍主帥先蔑又被趙盾氣走,按理應該提拔先都為主帥,但是趙盾一直不肯,所以先都對趙盾懷恨在心。蒯得因急功冒進被先克奪取封地,心中不服,向士谷訴苦。士谷明白想要除掉趙盾,就要先除掉與他交好的先克。所以,士谷建議蒯得可以借先都之手刺殺先克。蒯得想到先都也憎恨先克,就去找先都商量此事。兩人見面,蒯得向先都袒露心聲,先都答應了蒯得的請求。蒯得將士谷的話告訴先都。先都認為,事情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了。 臨近年末,先克要去箕城祭奠祖先。先都派人在箕城外埋伏,先克剛到,刺客們動手將先克刺殺。趙盾得知先克被殺,大怒,命衙門要仔細盤查,將殺害先克的兇手抓捕歸案。先都見此情形,和蒯得商議,慫恿士谷,梁益耳等人早點行動??上Я阂娑谝淮魏榷嗟那闆r下將事情泄露給梁弘,梁弘知道造反是滅族的懲罰,于是秘密告訴臾駢,臾駢又轉(zhuǎn)告給趙盾。趙盾正愁沒有理由清除這些人,聽到消息后立即調(diào)兵遣將。先都聽聞趙盾在調(diào)兵,懷疑是自己的計劃泄露,趕快來到士谷家,催促士谷趕快動手。可箕鄭父想在元宵節(jié)那天,趁晉伯賞賜禮品時動手。就這樣,動手的時間一直不能確定下來。也就是這個空隙,趙盾派人抓住了先都,囚禁在監(jiān)獄。梁益耳、蒯得聽到此消息,想要和箕鄭父,士谷一起劫獄救出先都,然后再想辦法。正在此時,趙盾卻派人邀請箕鄭父入宮一起商討處理先都的叛亂?;嵏刚J為趙盾不知道自己也有參與造反,所以放下戒心,只身前往。箕鄭父剛?cè)氤?,趙盾就將其軟禁,又派荀林父、郤缺、欒盾帶兵分頭捉拿士谷、梁益耳、蒯得三人,趙盾下令將箕鄭父一并抓起來,這時箕鄭父還想狡辯,可趙盾不想聽,直接將四人囚禁。 趙盾拿下五人后,啟奏晉靈公應該將這五人處死,晉靈公不知如何是好。下朝后,晉靈公問母親這事該怎么處理。晉襄公夫人覺得應該將殺害先克的主謀處死即可,不然將會給人才本就不多的晉國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第二天晉靈公將母親的話轉(zhuǎn)述給趙盾,希望能留他們一命,趙盾不這樣認為,不顧晉靈公反對,將先都、士谷、箕鄭父、梁益耳、蒯得五人以反叛的罪名處斬。不久后,趙盾又啟用先克之子先縠為大夫。此時趙盾的口碑跌到了谷底,晉國大大小小的官員人人自危。 另一邊的楚國,自楚穆王篡位后,也有稱霸中原的想法。此時有間諜來報: 晉君新立,趙盾專政,諸大夫互相殘殺。楚穆王想這正是擊敗晉國的最佳時機,于是命斗越椒為大將,蔿賈為副,帶領(lǐng)兵車三百乘攻打鄭國。楚穆王自己帶兵駐扎在狼淵,另外派息國公子朱為大將,公子茷為副將,出兵車三百乘攻打陳國。 鄭穆公得知楚兵壓境,急忙派公子堅、公子龐、樂耳三人帶兵抵御,又派人向晉國求助。斗越椒一連多日在城下搦戰(zhàn),鄭軍都堅守不出。楚營中蔿賈建議斗越椒要速戰(zhàn)速決,不然等到鄭國援兵來到,到那時候就麻煩了。斗越椒問蔿賈有什么想法沒有,蔿賈說完后,斗越椒露出意味深長的笑。第二天,斗越椒傳出軍中缺糧,叫軍士去附近村落征集軍糧,自己整天都在大賬中飲酒作樂,喝到半夜。遠在狼淵的楚穆王知道后,以為斗越椒玩忽職守,準備去督戰(zhàn)。此時謀士范山攔住楚穆王,“斗將軍身經(jīng)百戰(zhàn),肯定是有什么計劃在實施,大王請放心,過幾天必有捷報傳來。”公子堅等人幾天不見楚軍搦戰(zhàn),心中疑慮,派人去打聽情況,得知楚軍缺糧,正在附近村落征糧。公子堅三人認為此時楚營空虛,是擊退楚軍的最佳時機。于是當天晚上,公子堅、公子龐、樂耳三人帶兵出城準備偷襲楚軍。鄭軍來到楚營不遠處,看見楚營內(nèi)燈燭輝煌,儼然一幅沒有防備的樣子。公子堅還笑斗越椒帶兵水平低,下令殺向楚營。鄭軍沖破攔截,直奔楚營主帥大賬而去,公子堅看見大賬中一個人影正坐在案桌之前,拔劍砍向人影,人影隨劍倒地,公子堅定睛一看,是個草人!突然一聲炮響,一支楚軍應聲而出,為首的正是楚軍主帥斗越椒,公子堅下令撤退,沒想到被蔿賈預先埋伏的一支軍隊伏擊。楚軍前后夾攻,鄭軍全軍覆沒,公子堅、公子龐、樂耳三人被俘。 這場敗仗傳到鄭穆公耳里,鄭穆公沒有辦法只好派公子豐到楚營謝罪,賠錢求和,并發(fā)誓用不反叛。斗越椒向楚穆王報告這次出征的成果,并附上鄭穆公求和的請求。楚穆王見鄭穆公誠懇,答應了求和,命斗越椒放了公子堅、公子龐、樂耳三人。之后楚穆王準備班師回朝,剛走到一半,攻打陳國的公子朱傳來兵敗的消息,而且副將公子茷還被陳國俘虜,公子朱請求楚穆王派兵救援。楚穆王大怒,正要下令兵進陳國時,陳國使者來到楚穆王面前,呈上國君親筆書信,楚穆王打開一看,原來是陳侯的求和書,一并送來的還有被俘的公子茷。楚穆王見陳侯這么有誠意,答應了陳侯的請求。又傳令鄭、陳、蔡三侯在十月攻打齊國。 晉國這邊,趙盾收到鄭國的求救信,急忙調(diào)兵和宋、魯、衛(wèi)、許四國之兵一同去鄭國救援。五國聯(lián)軍還沒走到鄭國,就聽到鄭國投降的消息,沒幾天又傳來陳國投降的消息。趙盾自知責任在自己,下令班師回朝。 陳、鄭二君既然選擇臣服楚國,就要聽從楚王的號令。楚穆王命二人十月開會,二人怕楚穆王怪罪,提前一個月到達指定地點等候以表忠誠。楚穆王見到二人如此殷勤,心中大喜。不久蔡侯也趕到,蔡侯見到楚穆王,畢恭畢敬。二人勸說楚穆王可以趁機攻打宋國,只要宋國臣服,稱霸中原不是夢。楚穆王也袒露心聲,屯兵于此,目的不是齊國,而是宋國。四君相會,免不了隔墻有耳,這件事傳到宋國。當時宋成公已經(jīng)駕崩,宋成公之子宋昭公繼位三年,三年里,宋昭公不辨是非,任用小人,把朝堂上搞得烏煙瘴氣,百姓抱怨之聲不斷。后聽信讒言殺害司馬公子卬,司城蕩意諸投奔魯國。幸好司寇華御事求賢若渴,力挽宋國于狂瀾之中,才暫時得以安定。當楚國虎視宋國的消息傳來,華御事請求宋昭公可以先去面見楚穆王,這樣也能減少傷亡。宋昭公懼怕楚國實力,采納了建議,親自去參見楚穆王。楚穆王看見宋昭公站在面前,有些看不起他,在接下來的一系列活動中,楚穆王也屢次找茬,把宋昭公弄的尷尬至極。 周頃王二年,楚國最到了最蠻橫無禮的時期,以中原霸主自居,就連晉國也沒辦法。周頃王四年,秦康公見趙盾誅殺朝堂大臣,又見晉國不能制止楚國的行動,以為晉國實力不濟,于是命孟明視處理國政,西乞術(shù)為將,白乙丙為副,士會為參謀,出車五百乘,浩浩蕩蕩渡過黃河,初戰(zhàn)便攻破晉國一座城池。趙盾得知秦兵來犯,自己率領(lǐng)中軍,命荀林父為中軍副帥。命郤缺為上軍主帥,臾駢為上軍副帥。命欒盾為下軍主帥,胥臣之子胥甲為副帥。趙盾堂弟趙穿,是晉襄公的女婿,也想隨軍出征。趙盾原本不同意,后看在趙穿報國心切的份上,同意了請求。趙盾出征前,見從小就在自己家長大的韓厥(韓子輿之子),經(jīng)過多年的學習,賢能有才,趙盾把韓厥推薦給晉靈公,晉靈公任命為為司馬。三軍剛出絳城,上下軍容整齊,秩序井然。走了還不到十里地,突然有一輛兵車沖入中軍,把原本井井有條的軍隊搞的亂糟糟的。韓厥命人將其拿下,并問那人是干什么的,那人回答說趙盾派自己來拿一些東西。韓厥以破壞陣型之罪將其處斬,行刑完畢,韓厥派人將東西送去。有人在趙盾面前說韓厥忘恩負義。趙盾派人把韓厥叫到面前,都在眾人以為趙盾要處罰韓厥時,趙盾卻當著全軍將士的面,稱贊韓厥盡職盡責。韓厥拜謝而退,韓厥走后,趙盾對旁邊的人說韓厥定能帶晉國走向復興。 晉軍駐扎在河曲,臾駢認為應該挖深溝、筑高壘,堅守不出,等到秦軍糧草耗盡,就可以一舉拿下秦軍。趙盾覺得臾駢言之有理,下令不準出擊。秦康公多次搦戰(zhàn),晉軍都不搭理,便問士會該怎么辦。士會原本就是晉國人,對晉軍的情況有所了解,他得知趙盾堂弟趙穿這次也隨軍出征,建議秦康公勾引趙穿出戰(zhàn),趙穿建功心切定然上當。秦康公命白乙丙去晉軍上軍挑釁,郤缺與臾駢都不動聲色,但趙穿私自帶兵出營。白乙丙見晉軍上鉤,趕快下令撤退。趙穿窮追不舍,追了十多里追不上才回去。臾駢、趙穿相互指責,趙穿心中不服,和胥甲帶領(lǐng)幾個小兵再次沖向秦軍。趙穿前腳走,趙盾就得知此事。十分擔心趙穿安危,傳令三軍,沖向秦軍。趙穿、胥甲帶兵闖入秦軍大營,在里面肆意沖殺。白乙丙帶兵迎戰(zhàn),雙方大戰(zhàn)三十多個回合,各有損傷。西乞術(shù)正要包圍趙穿時,趙盾率大軍趕到,秦軍不敢戀戰(zhàn)紛紛撤退。趙穿正要追擊時,被趙盾攔下。回去之后,趙穿怪趙盾不給自己機會建功立業(yè)。 這時,秦國有人來下戰(zhàn)書,趙盾打開一看,是秦康公的決戰(zhàn)書。趙盾命使者回去告訴秦康公,答應了決戰(zhàn)的請求。臾駢觀察到秦國來使四處張望,眼神迷離,猜到秦軍肯定不會決戰(zhàn),而會撤退,建議趙盾派兵埋伏在河口,趙盾心里也是這樣想的。兩人正在商量著如何伏擊秦軍時,不成想被帳外的胥甲聽見,胥甲把這件事告訴了趙穿。趙穿拉著胥甲來到轅門,大聲叫嚷著不應該搞伏擊偷襲,應該光明正大的和秦軍打一仗。趙盾出賬聽見趙穿的話,氣的咬牙切齒,但為了安穩(wěn)軍心,只好對大家說沒有這回事。就在趙穿在轅門大呼小叫之時,混入晉軍的秦國間諜也知道了,趕忙傳信秦康公。秦康公得信后下令攻打晉國瑕城,趙盾正要去救援,探子來報,秦軍逃回秦國。沒有了對手,趙盾也只好撤軍?;貒筅w盾以“泄露軍情”的罪名將趙穿治罪,但看在是晉襄公女婿的份上,沒有處死。趙盾又把胥甲免職,貶到衛(wèi)國做官,看在其祖先胥臣的功勞上,封胥甲之子胥克為下軍副帥。 三年后,也就是周頃王五年。趙盾怕秦軍再次偷襲,命大夫詹嘉駐守瑕城。趙盾想起三年前的那次戰(zhàn)爭,不明白秦軍為什么會那么的難以對付,于是召集六卿(趙盾、郤缺、欒盾、荀林父、臾駢、胥克)來開研討會。臾駢提到了士會作為秦軍的軍師,趙盾茅塞頓開。六個人商量著如何把流落他國人才召集回來,首要目標只有狐射姑和士會,雖然狐射姑是功臣狐偃的后代,但是因為他濫殺無辜,不利于晉國上下團結(jié)。士會談到秦國,這件事的責任在趙盾,再者秦國作為鄰居自然越弱越好。此時臾駢建議派口才一流的魏壽余勸說士會回國,六個人舉手贊同。會議結(jié)束,臾駢來到魏壽余家里,告訴魏壽余該怎么做,魏壽余看在老朋友的份上,一口答應下來。 第二天早朝,趙盾上奏,說秦人屢次騷擾邊境,應該加強邊境守將的訓練,輪番駐守黃河岸口,時刻保持警戒狀態(tài),魏邑作為邊境最大的城市,應當起到帶頭作用。晉靈公準奏,召來魏壽余,命其監(jiān)督邊境城池的訓練。魏壽余說自己沒接觸過軍隊,不敢接旨。趙盾見有人掉鏈子,大怒,命魏壽余三天之內(nèi)將所有的軍籍呈上來,否則軍法處置。魏壽余沒敢說什么,灰溜溜的回家去了?;氐郊液?,魏壽余悶悶不樂,越想越氣。之后,便命妻子收拾金銀細軟準備逃向秦國。此時魏家的廚子將飯菜端上,魏壽余嘗了一口,嫌棄廚子做的菜難吃,拿出皮鞭,把廚子打了個半死。等魏壽余逃走后,廚子蹣跚著跑到趙府,向趙盾揭發(fā)衛(wèi)壽余叛逃的事。趙盾急忙命韓厥帶兵去追,韓厥故意放走魏壽余,只將其妻子擒獲。魏壽余死里逃生,渡過黃河見到秦康公,訴說著趙盾的種種不是。秦康公擺出一副懷疑的樣子看著魏壽余。魏壽余表示愿意獻上魏邑地圖,以示誠意。士會問怎么取地圖,魏壽余說自己和守關(guān)將士關(guān)系不錯,不僅可以拿到魏邑地圖,還能勸反一些士兵為秦國效力。秦康公聽后開懷大笑,當初為了緩和兩國關(guān)系放棄了河東五城,五城之中就數(shù)魏邑最大。秦康公拜西乞術(shù)為將,士會為副將,親率大軍向晉國出發(fā),在河口安營扎寨。這時,前哨來報發(fā)現(xiàn)河東有一軍駐扎。魏壽余想讓秦康公派出一個信任的人和自己去對面勸降以示誠意。秦康公環(huán)顧四周,只有士會符合,于是魏壽余和士會去向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