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G Dream! It's MyGo!!!!! 監(jiān)督·音響監(jiān)督柿本廣大訪談
追求真實性的「BanG Dream!」新時代
——監(jiān)督是什么時候參加本作的呢?
動畫「BanG Dream! 3rd Season」(2020年播出)完結之后,制作劇場版「BanG Dream! Episode of Rpselia」(2021年公開)的時候,本作企劃立項,開始商討腳本。在當時階段,決定了「音樂性是旋律硬核」,然后,對MyGo!!!!!也有了主題概念。我個人覺得那些概念非常棒,一邊提案希望將這些概念靈活運用,一邊打磨劇本。這些就是工作的開始。與此同時,角色設計也以植田和幸老師畫的原案為基礎,配合故事展開設計,多方面并行地展開工作。
——你提到MyGo?。。。?!的主題概念,是指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決定將「迷茫的少女們組成的樂隊」作為制作的方向了嗎
這種說法有些不準確。企劃當初只決定了「迷子=My Go」這種程度的東西。當時連會不會在「BanG Dream! Girls Band Party!(以下簡稱邦邦)」里登場都還沒有決定。一開始只是單純地確定角色的形象。關于故事的方向性,不只是我們,武士道那邊也覺得「故事嚴肅一些也沒關系」,說「反正要做的話干脆就做到讓觀眾們心如刀絞的程度吧」。角色設計一開始也比現(xiàn)在更加的有流行感,最初期的時候燈醬是「積極向前開朗明亮地歌唱」這樣的設定,以此為基礎,配合「迷子」的概念,盡量地將其朝著「會迷茫的角色」設計,最后調整成了「雖然是個天才,但是不善與人交流」這樣的感覺的角色。
——「BanG Dream!」系列的各個樂隊都有自己的特色,MyGo!!!!!是什么樣的呢?
首先因為「故事是嚴肅的」「音樂性是旋律硬核」這兩點,最初有一種朋克系的印象。我覺得朋克的音樂性是「首先是展露自己的音樂」,燈就是沿著「不擅長展現(xiàn)自己的內心,借助歌曲才第一次表達出來」這樣的形象進行設計。由于當時還不確定是否會在邦邦里登場,因此也沒有考慮過「跟其它的樂隊比較」這種事。從這點上來說,跟邦邦的其它樂隊成立方式有些不同。
——在初期階段,是否有前作樂隊并不會登場的可能性呢?
是的。最初故事制作的重點放在成員之間的關系上。決定于邦邦合流之后,有將燈她們的角色塑造朝著適合邦邦的方向做了些微調整后再重新開始,
——在制作發(fā)表會上,系列構成的綾奈老師說「描寫了一個沉重的故事」,監(jiān)督一開始也是這樣考慮的嗎?
與其說是「沉重」,我想更多的是「想創(chuàng)作一部真實的作品」。以往邦邦系列的作品基本上都是描寫的角色心情的正面的部分,都遵循著「最終結局都會皆大歡喜」這一原則,本次則是對我們說「總之先貫徹真實性。最壞的情況,故事走向崩壞也不要緊」?,F(xiàn)實中大獲成功的樂隊不是很少嗎?因此,「從失敗的樂隊的故事開始講起」,從CRYCHIC的開始與結束的故事開始描繪。以往邦邦的樂隊,我想大多都是從「成員之間相互存在著羈絆」的狀態(tài)開始的,但一般來講,這種東拼西湊的樂隊能夠成功是非常少見的。樂隊這種東西,很多時候都是「組了,然后消散在空中」。這次就是以這種「沒能繼續(xù)下去的樂隊」為焦點描寫的故事。
——「真實性」就是本作的特征嗎?
是的。以往系列的話,都是提出概念的階段就決定了故事的展開?!?nd Season」(2019年播出)是「現(xiàn)有的樂隊全都出場」,「3rd Season」是「講登上日本武道館的故事」。不過本作的概念是「迷子」,因此當時沒有完全決定,憑著感覺一邊面對角色一邊創(chuàng)作故事。雖然確定了故事的大綱,但是沒有給角色們分配具體的「任務」。先創(chuàng)作好故事的走向之后,再重新審視各個成員。從燈視角,愛音視角等等一遍又一遍地檢查,從中找到成員們之間的接觸點,將這些串聯(lián)在一起創(chuàng)作故事。用這樣的方式寫成腳本。在構成會議中,先決定大概的構成,如果有角色偏向「不符合構成」的方向的話,就將故事的走向朝著那個方向修正。雖然也不是用「經常和角色對話再創(chuàng)作」這種方式在創(chuàng)作,不過也差不多是在構筑關系性之中創(chuàng)作故事的感覺。
——并不是事先決定好故事的走向,而是先確立成員們過去的體驗和將來的目標之類的事物,找到各個成員間在故事中的接觸點,再來構筑故事的嗎?
「塑造角色」和「創(chuàng)作故事」這兩者同時進行的方式,雖然之前也用過,在描寫角色的基礎上「她這樣的行動背后,會不會是這樣的心情呢」像這樣反復思考,然后再把在這里思考出的角色的新的一面和行動原理反饋到故事之中。這種工作方式我每次都會用到。
——本篇中沒有所謂的過渡回,故事一直在不停的推進。我有種這樣的印象。
這也是本次的目的之一?!敢層^眾們身心疲憊」,并不是(笑)。要以讓觀眾們連喘息都來不及的節(jié)奏感來推進故事。雖然以往的作品也很重視節(jié)奏感,本作更加加快了速度。雖然故事本身進展緩慢,但是各種感情的變化讓人應接不暇。
——第七話的Live成功本以為是告一段落,最后素世將那份喜悅的氛圍一掃而空呢。那個展開真的讓人深感沖擊。
「CRYCHIC的曲子讓MyGo來唱」這樣的展開,在很早之前就決定好了。請武士道音樂和樂曲擔當?shù)腅lements Garden來創(chuàng)作那首曲子,最后創(chuàng)作出來的就是「春日影」。這首曲子好到讓我覺得作為本作象征都有些委屈它了,真的是超出想象數(shù)倍的精妙絕倫的曲子。雖然沒有「讓春日影在最棒的時機登場!」,一直到7話左右的劇情,都是我們腳本家隊伍全員,一邊聽著春日影一邊創(chuàng)作的。然后是Elements Garden,雖然很多時候都是在歌詞寫出來之前就寫好了曲子,但因為劇情中只有燈會寫歌詞,我和他商量「能否先讓織田あすか老師先寫完詞在作曲」,他也爽快地答應了。
腳本和音樂的融合
從樂曲中誕生出的故事
——關于春日影的歌詞,你提出了什么樣的要求呢?
請將燈的「在CRYCHIC找到了棲息之地」這種感情和,「將自己帶到了只憑自己無法觸及的地方」的這種對成員們的感謝的心情寫成歌曲,我對她提了這樣的要求。至于插入曲的樂曲,一直都和負責音樂方面的人士共享腳本的內容,作曲的時候也仔細斟酌著故事和角色,不光是春日影,劇中的「會像是燈寫出來的歌曲」都是這樣。這方面的連攜,也是多虧了「2nd Season」「3rd Season」和多年一起共事的經驗的積累所賜。
——也是演奏了春日影的緣故,素世暫時離開了樂隊。
那里也是在對各個成員「這個時間點演奏春日影會是怎樣的心情呢」經過反復考量之后得出的結果,并不是專門創(chuàng)作的「素世生氣」的結局。像是燈是,雖然很害怕唱歌,但是「祥子在現(xiàn)場的話說不定就能唱出來」之類呀,祥子是「來現(xiàn)場跟素世把話說清楚的,張皇失措地看見了燈后會不會內心難安呢」之類呀。樂奈反正只要是有開心的事就會毫不猶豫地去做的角色,那里她覺得「應該彈春日影」,就不容他人拒絕地彈了起來,素世是「感情上是絕對抗拒的,但是也做不出破壞舞臺這樣的事情吧」。將這些碎片匯集在一起的結果,就是創(chuàng)作出了這樣一種結局。我想,是使用推論的方式來創(chuàng)作的這段故事。也因此所賜,雖然最后整理歸納的時候費了一番功夫,故事當前的「無法預測」的這種感覺,大概也是因為沒有使用事先預設結局再由結局反推的這種創(chuàng)作方法。
——本作是想象各個角色的視角來創(chuàng)作的,請問感情表達方面有很難描寫的角色嗎?
燈就很難描寫。因為有著和常人不同的感性,有著巨大的才能,也因為與常人不同,苦惱的事情也有很多。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很難用語言表達』這點要怎么表現(xiàn)」。用模板一點的話說就是「和常人有種錯位感」,雖然說起來容易,要將這點具體地描繪出來的話,在社會中作為還算正常生活社會人的我們,需要去理解擁有著完全不同的感性的「燈的思考」。「畢業(yè)典禮上哭不出來」也好,沒有朋友也好,沒辦法融入到班級的氛圍里也好。關于「朋友」的定義本身,燈和周圍的人就有錯位。要圍繞著這份錯位來描寫真的很困難。然后,意外的讓人感到困難的是素世。我想描繪的素世是「被感情牽著鼻子走的人」。她會將自己出于感情做出的行動正當化,會將他人牽扯進自己的感情變化之中。這種人往往容易遭人討厭,現(xiàn)實中也有這樣的人,「這種人啊,為什么要做這種事情呢」我反復思考這個問題之后,創(chuàng)作出的角色就是素世。把一切事物都通過感情的濾鏡來看待,無法接受客觀的事實而痛苦的這種感覺,思考的過程中感覺我自己在感情上也快成為迷子了。相反的,愛音就很好懂(笑),「只想著成功的事結果失敗了」「雖然想逃避難過的現(xiàn)實,但也逃不出去」「雖然想努力也提不起勁」,像這樣的心靈的軟弱,我想不管是誰都會有過。
——印象中明明立希在親近地跟燈搭話,燈卻不怎么理她,這也是錯位的表現(xiàn)嗎?
是的。本來燈就是「我想不明白為什么立希要這樣表揚自己呢」的想法,她沒辦法坦率地接受別人的贊美。不是喜歡與否的這方面的問題,而是思考停在了「為什么她要這樣做?」這個問題上,大概這就是燈的性格吧。因為沒辦法從語言之中讀懂對方的思考,「因為不知道怎么做才好而難以應對」,我希望做成這樣的狀況。
重要的不是羈絆
而是保持自我和心情舒適
——如果是像愛音祥子那樣的,在音樂以外的部分也存在心意相通要素的對象的話,燈是否會更能理解對方的話呢?
補充說明一下,如果是和愛音或者祥子在一起的的話,這兩個人會拉著燈向前進,燈很樂在其中哦。不管是祥子還是愛音,她們的行動力都很高,一邊照顧燈的想法,一邊拉著她前進。在燈的眼里,她們兩人就像火車頭一樣,自己只用跟在她們身后就好了。概念階段就決定了,本作不做「關系很好的樂隊」,成員之間的聯(lián)系意外地充滿著各種算計。寫腳本的時候如果出現(xiàn)關系變好的跡象的話,就對負責的腳本家說「不對不對,別這樣寫。讓她們關系變差吧」,像這樣拜托她們(笑)。當然,像「喜歡」呀,「尊敬」呀這種感情,也不是完全沒有。但如果展現(xiàn)這種美好的一面的話,就會變成「有她在就很開心,我要和她在一起」的故事呢。我覺得第10話,燈從只會依靠他人的狀態(tài)走出來,憑借著自己的力量將成員們匯集在一起這件事非常的重要。不過,這也并不是說燈會馬上改變。人的成長會受到精神和當時的狀況的影響,「那個時候做到了,但要我再做一遍的話就做不到了」的情況也很常見。前進三步后退兩步,即使直接后退四步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的話,本作并不是在寫什么教養(yǎng)小說或者成長故事之類的東西。說到底也不過是,「人與人」,那個人的個性呀,那個人和誰相遇,發(fā)生了怎樣的化學反應,在描寫這種東西罷了。不是什么「因為跨越了難關所以成長了」,「關系變好了,產生了羈絆」的故事。將MyGo!!!!!的成員們聯(lián)系在一起的只有l(wèi)ive,live成功的體驗在腦海中揮之不去,舉行「MyGo!!!!!的live」就是她們的目的。將樂隊一生持續(xù)下去的原動力也是如此,并不是成員之間的羈絆,而是因為「和大家一起舉行Live的話,能夠看見難以置信的景色」之類的事情。因為燈是天才,如果和燈一起開Live的話,大家就能被燈的才能領向高處。和剛剛講的反過來了,現(xiàn)在燈變成了那個火車頭的角色?!赣幸环N預感,能看到只憑自己無法到達的景色」這句話的背后,有一層算計的含義。這方面我一直想將其作為重點。人變得非常要好之后,因為某個契機,關系破裂的情況也不少見。以現(xiàn)實感為目標的話,我不想將其寫成「關系變好之后就完事大吉了!」這樣的故事。
——第11話她們推心置腹地交談后,看樣子好像是和解了,也并不是在那時「誕生了強烈的羈絆」呢。
是的呢,更接近勾結在一起的共犯關系呢。比方說,立希對MyGo!!!!!抱有強烈感情是因為不想放手「讓燈來唱自己寫的曲子」這種高興的經歷。素世的情況是,順勢而為,態(tài)度不堅決,對MyGo!!!!!還心存芥蒂的狀態(tài)待在樂隊里。只不過,這樣做對素世而言比較輕松。從「要照顧大家的感受,跟大家搞好關系,我必須做好紐帶!」的狀態(tài)下解放出來,能夠隨心所欲暢所欲言的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她也很輕松?!敢恢痹谶M行角色扮演的人失去了她的角色,但是棲息之地還在」,這正是素世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在這方面,跟前輩樂隊們是相反的。現(xiàn)有的邦邦樂隊都是,大家把「因為這個樂隊!」當作很重要的事。相比之下,MyGo!!!!!則是「即使不是這些人也行」,我想描繪的是這種部分。
——確實,前輩樂隊們在樂隊活動之外也在加深羈絆。MyGo!!!!!的成員,現(xiàn)在還沒有看到樂隊之外的交集呢。
然后就連樂隊方面,還不知道她們能不能磨合好呢(笑)。如果每個人不堅持尋找自己待在樂隊里的理由的話,樂隊立刻就會解散在空氣中。MyGo!!!!!的這種「只有Live這方面做的很好」就很朋克。這是我個人的刻板印象,朋克這種音樂,「直面自己的內心」這件事比演奏本身還要重要。說真的,哪怕到了30歲,40歲,也可能因為吵架而解散樂隊。我很尊敬這種「哪怕和周圍的人起沖突諸事不順,也要珍視自己的自我」的態(tài)度,也希望MyGo!!!!!成員們也成為那樣的人。
——最近,像是以往的邦邦系列作品那樣的,登場成員基本上關系良好,輕松愉快的作品比較受歡迎。本作是故意選擇這種完全相反的風格嗎?
羈絆的故事,一直以來,在Poppin’ Party等作品里都在做這些,就我們而言,已經做的太多了。這時,如果說要做新作的話,當然想要以突破前作為目標,心理上有些復雜。之前的作品也是我們盡心盡力做出的最佳的作品,在此之上還要突破的話,會產生「那之前的那些作品又算什么呢」的想法。因為,想盡可能地挑戰(zhàn)和之前不同類別的東西。實際上,世界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樂隊,我想采用各種各樣不同的描繪方法應該也沒問題。對我們而言,「羈絆的故事,已經在popipa她們的故事里全部寫完了。那是我們最棒的杰作」,帶著這種感覺,想要將MyGo!!!!!做成「充滿著樂隊的真實感的最高杰作」響世間展示。
——路線變更,會不會對觀眾們的反應感到不安呢?
首先第一點,我覺得「觀眾們的喜好千差萬別,不能將其一概而論」。做出讓所有觀眾們滿意的作品是不可能的,前作是面向「喜歡羈絆的故事的觀眾們」的話,本作就面向「想要認認真真看劇情的觀眾」。比如說,以前的邦邦作品是,身心有些疲憊的人看了之后「啊,被治愈了」的作品。與之相對的,本作是面向,稍微有些空閑時間,觀看作品的時候,一邊咀嚼著各個角色的內心想法,在自己的內心中消化掉,并以此為樂的人。雖然本作是難以消化的作品,可能會讓身心疲憊的觀眾們有些吃不消,不過「即使是消化不良的人士,認真去做的話應該也能傳遞出去」,帶著這樣的心情進行制作。從這種意義上來說,聽說有很多觀眾,看了第七話后開始喜歡上素世,我真的非常開心。一直以來「為了別人」的素世,在那個場景中暴露了自己的內心,本以為會遭人討厭。不過能得出「素世這里無法忍受也是沒辦法的事」這種結論,我覺得大家能接受那個展開是因為大家一直都在關心著素世。
——關于劇本和演出,有什么特別注意的地方嗎?
基本上都是臺詞和表情這類的表現(xiàn)方面的地方。說到劇本方面的話,在描寫真實的角色的基礎上,不管劇情怎么拓展,最后一定會把大綱模擬一遍。然后就是反復進行以下過程,「這個情況這個心情下,這個角色會說這樣的話嗎?」,我們最重視的就是這種地方。相反,覺得「這個角色很符合這種情況」的時候,多多少少會進行挑刺?!溉绻f了這句話,關系就不能修復了嗎?」「之后不就不能結成MyGo!!!!!了嗎?」,即使會這樣想,「應該說的話」也先讓角色說出來,之后情況會變得怎樣就交給角色她們了。懷著這樣的想法在進行制作。
——第5話中,對不贊成舉行l(wèi)ive的愛音窮追不舍的立希的口氣非常的兇。但是站在立希的性格和立場上考慮的話,完全沒有違和感。
是的呢。說得過分一點,本作是與羈絆無緣的故事。站在立希的角度上考慮,即使愛音不干了也完全沒影響。和燈一起組樂隊才是最優(yōu)先事項,吉他的話也有樂奈在??紤]到這些前提的話,會有種「她會說出那種話」的感覺呢。立希本來也一直在練習打鼓,連作曲都去學了,肯定會對愛音的這種不認真對待音樂的發(fā)言感到生氣。
——Cast們關于故事知道多少呢?
姑且把全部的內容都跟她們講了。有許多需要明顯不同的演技的集數(shù),像是第7話的素世的叫喊,「這里!」的場景,我請她們用讓別人想象不到這是剛入行幾年,出演首個角色的人的程度的,注入靈魂的演技來演這個場景。Cast對角色傾注的感情非常強烈,在心情層面也支持著這部作品。這件事我提過很多次了,3D制作的邦邦系列,可以聽完Cast的演技之后再進行修改,因此Cast的演技好的話,動畫也能做得更棒。動畫與配音之間有種相乘效果。故事的真實性與Cast的演技力相輔相成,每一幕的表情和情景都在動畫師的腦海中更加鮮明,以此為基礎,動畫就能在影像中展現(xiàn)更多的東西。最初錄音的時候,經常會出現(xiàn)「畫面敗給了Cast的演技」,「Cast的演技敗給了畫面」之類的情況,這次沒怎么出現(xiàn)這種情況。動畫師們做出了回應Cast演技的動畫,而Cast也回應著動畫,不斷精進演技。現(xiàn)場的進展十分理想。
——關于今后的看點,可以給觀眾們一些提示嗎?
說到邦邦的看點,果然離不開Live。雖然到現(xiàn)在也舉行過不少了,這次的Live大家可以稍微放下心來進行觀看(笑)。然后就是,至今沒怎么詳細描寫的祥子也開始有動作了,大家可以在觀看的時候稍微留意一些這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