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美食蜜三刀

徐州蜜三刀是江蘇徐州漢族傳統(tǒng)風味小吃之一,當?shù)靥禺a八大樣之首,歷史悠久。蜜三刀漿亮不粘,味道香甜綿軟,芝麻香味濃厚。徐州蜜制小吃品種很多,蜜是飴糖,是由大麥等糧食經發(fā)酵糖化而成,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潤肺止咳的功效。在山東青州、博山等地區(qū)又被稱為“蜜食”,以老字號“匯爾康”、“匯爾康蜜三刀”、“徐州”所制最受歡迎
歷史文化
據說蜜三刀最早產于徐州,北宋年間,蘇東坡在徐州任知州時,與云龍山上的隱士張山人過從甚密,常借酒相會,一天蘇東坡與張山人在放鶴亭上飲酒賦詩,酒酣之時,蘇東坡抽出一把新得寶刀,在飲鶴泉井欄旁的青石上試刀,連砍三刀,在大青石上留下一道深深的刀痕,看到寶刀削鐵如泥,蘇軾十分高興,正在這時,侍從送來茶食糕點,有一種新作的蜜制糕點十分可口,只是尚無名稱,眾友人請?zhí)K東坡為點心起名,他見這種糕點油潤金黃,表面上亦有浮切的三痕,隨口答曰“蜜三刀是也”
后來,經蘇東坡親自起名的“蜜三刀”名噪一時,徐州城里的茶食店,糕點坊爭相制作,經過數(shù)百年的流傳,徐州蜜三刀的配方工藝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大約徐州人出于對蘇東坡的崇敬之情的緣故吧,因而對徐州蜜三刀也情有獨鐘,清朝乾隆皇帝三下江南路過徐州的時候,指名徐州府衙派人到百年老店“泰康”號即今天的徐州市泰康回民食品店制的御膳蜜三刀,傳說乾隆皇帝吃過蜜三刀后,“龍顏大悅”御筆手書“徐州一絕,欽定貢品”
做法
食材
標粉發(fā)面2500克,干面750克,飴糖750克,堿50克,植物油約1500克。另備飴糖2500克蘸蜜用
制作
1.將面發(fā)成老發(fā)面,對上堿,和成面團
2.干面750克,飴糖750克,和成飴糖面。發(fā)面團一分為二,搟成片狀,飴糖面也搟成片狀。兩層發(fā)面夾一層飴糖面成三層用刀切成小塊,順切三刀連刀
3.油鍋燒至六成熟,下生蜜三刀炸至浮起撈出,下入蜜鍋中過蜜,撈出晾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