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閩北一絕——延平筍燕制作技藝

南平素有“閩北小江南”之稱,是閩江的源頭。這里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境內擁有著許多自然的生態(tài)公園和人文景觀。近年來,南平市大力推進文化與生態(tài)旅游融合發(fā)展,以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為核心的“兩江一山”旅游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其中延平筍燕是南平“兩江一山”旅游品牌中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素有“到延平沒吃筍燕等于白來”之說、又被稱為“閩北一絕”。筍燕于延平而言知名度、美譽度可見一斑。2020年被評為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2021年10月,延平筍燕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九批南平市級非遺項目名錄。
一、歷史淵源
延平筍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在《延平縣志》中記載有“筍燕”這一名吃,并將其列為貢品。相傳清朝八王爺奉旨前來江南視察,曾國藩接待了他。雖然吃遍江南美食,仍感無味。一天,不知八王爺何故心中不痛快,這可急壞了曾國藩,想盡辦法讓八王爺開心。此時,恰逢曾國藩家的廚子來了個延平的遠房親戚,并帶來了筍、香菇、粉絲等閩北特產。廚子靈機一動,就利用這些閩北特產,加上肉絲及佐料,炒了一盤菜肴給八王爺品嘗。八王爺吃了幾口,胃口大開,心情甚好,便問曾國藩:“這菜叫什么名,我要介紹給老佛爺嘗嘗鮮?!痹鴩舱f不出這道菜的名字,想把廚子叫來,問他菜名。此時,廚子剛好出去買菜,曾國藩便喊廚子孫女的名字“孫燕、孫燕。”想讓孫燕去把廚子叫來。偏偏歪打正著,八王爺聽了以為“孫燕”就是這道菜名,連連點頭:“筍(孫)燕好、筍(孫)燕好。”回京后八王爺就向慈禧推薦了“筍燕”。慈禧吃了“筍燕”后贊不絕口,重賞了廚子。消息很快傳遍清宮,王爺貴族們爭相品嘗“筍燕”。從此,這道名菜成為閩北一絕而流傳至今。
二、工藝過程
先將鮮竹筍用石磨磨成漿,再把細砂紙(竹片)或竹篾條用水浸軟后,劈成篾片,然后把篾片的兩端削齊,再用竹簽把中間的筍絲挑起來,并在篾片上用刀切成燕狀的長條,再用竹筷挑起來,制成一個又一個燕狀的小燕。
1.原料:當地盛產的鮮筍(冬筍)和山芋粉(地瓜粉)。
2.制作:將鮮筍(冬筍)和山芋粉(地瓜粉)混合,加入適量水和成糊狀,再揉成面團,揪成小塊,壓成圓片狀,然后包上豬肉餡或雞肉餡、蝦仁餡等,包成一個個筍燕狀。
3.成型:將包好的筍燕放入沸水中煮熟后撈出,用涼水沖洗掉表面的淀粉,切成小段。
4.煮湯:把煮熟的筍燕放入湯中煮熟即可食用。
5.調味:把煮熟的筍燕放入碗中加入佐料,加些醬油、豬油、蔥花等即可食用。
三、食用方式
1、延平筍燕具有一種特殊的風味,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老年人和兒童不宜多吃。
2、筍燕是一種高檔的食品,市場上大部分都是干貨。買回來后要放入冰箱保存,否則會失去營養(yǎng)價值和風味。
3、在食用前,可先用溫水浸泡6-8小時,再用清水反復沖洗,這樣可以去除大部分的鹽分,也可以去除部分的異味。
4、如果是給小孩子食用,可以在清水中浸泡10-20分鐘后撈出瀝干水分。
5、可以直接放入開水中煮至7成熟。
6、也可以用鍋煮熟后撈出,切成小塊放入碗中備用。
7、也可以用來涮火鍋、做湯等。
8、做湯時要先將肉和筍燕焯水撈出,放入鍋中加入調料、味精等一起煮至肉熟后撈出即可。
四、傳承發(fā)展情況
一座城市,一種味道。筍燕之于延平,如板鴨之于建甌,熏鵝之于武夷山。2018年以來,南平市通過舉辦“非遺在南平”系列活動,宣傳展示了延平筍燕這一地方特色美食。2020年“兩江一山”文旅發(fā)展大會上,南平獲得“兩江一山”文旅融合發(fā)展示范區(qū)榮譽稱號。此外,還成功舉辦了延平筍燕制作技藝展示和體驗活動,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游客前來觀看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