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離47個樓盤僅收入2元,恒大汽車又玩什么花樣?

2塊錢,買不到一杯奶茶,但可以買到47套房地產(chǎn)。
你沒聽錯,最近恒大集團用2塊錢從恒大汽車那收購了47個樓盤項目,順帶的還有247.89億元負債的資產(chǎn)包。之后恒大汽車就要專注新能源汽車業(yè)務了。

所以,表面上用2塊錢買到了47套實實在在的房地產(chǎn)項目,但實際上背后是巨額債務。
但可能有人不理解,一個造車的企業(yè),旗下怎么會有47個房地產(chǎn)項目,是真的想好好造車嗎?
其實當時許家印為了圓自己的造車夢,將恒大健康項目打包注入了恒大汽車。也正因如此,恒大汽車在沒有造出一輛車的情況下,市值迅速飆升6000億,直接站在了巔峰。

一開始的恒大汽車,借著母殼膨脹自己,沒想到恒大集團負債越來越多,到現(xiàn)在已高達上萬億,連許家印都被列為被執(zhí)行人,失去了母殼的供血,恒大汽車也只能剝離了。
這次剝離,無非是想為自身的造車業(yè)務減負。將兩百多億的負債丟給本就身負巨額債務的恒大集團,自己輕裝上陣,萬一真的能玩出點什么花樣呢?

但在我看來,恒大汽車的做法,無非是在茍延殘喘罷了。
眾所周知,恒大的造車路走的一直不順心。
從19年宣布造車以來,直到去年9月份,旗下的恒馳5才開始正式量產(chǎn)。而這臺被恒大稱為“30萬以內(nèi)最好的一款純電SUV”在交付后也是問題頻出,讓眾多消費者吐槽這是個“半成品”。

有意思的是,這臺恒馳5更是汽車界“隱藏款”一般的存在。雖然官方聲稱10個小時盲訂3.7萬輛。但實際上半年僅交付了900輛,路上幾乎看不到恒馳5的影子。
而且由于資金不足,恒馳5已經(jīng)停產(chǎn)了,預計今年5月份恢復生產(chǎn)。同時恒大汽車還聲稱,需要至少290億元的融資才能重新開始造車。
但現(xiàn)在恒大集團已自身難保,恒大汽車想要重新造車,只能靠自己。
實際上,恒大汽車不僅要保全自身,更是背負著恒大集團東山再起的希望。但僅通過造車盈利,哪那么容易?這些年來,造車新勢力中除了理想,有誰是盈利的?

雖然現(xiàn)在恒大汽車身上已無負債,但面對競爭如此激烈的新能源市場,恒大又能撐多久呢?
說到底,恒大汽車目前最關鍵的就是要找到融資,要不然不僅保全不了自身,連母公司都救不了。但是,恒大汽車要技術沒技術,要競爭力沒競爭力,甚至連背后的靠山恒大集團都要倒了,就算有人投資,又能走多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