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力項目的能量供給

耐力項目的能量供給
一.能量來源
- 任何東西推進的過程都要有能量。你吃什么東西,身體就留什么能量,吃的全面,質量好,身體體質就好。所以對于喜歡運動的人來說,膳食平衡非常非常重要,這是運動的基礎。要是吃飯不行, 你運動一定不行,剛開始還可以,到一定的情況下就運動不了了。
- 運動強度,運動時間決定著你的能量儲備多少。能量儲備能力不行,達到一定的強度,運動到一定時間就不行了。
- 吃的食物在肌肉水平上轉化為一種高能量化合物----ATP,你攝取食物的多少,全面不全面決定ATP的多少。只有吃的全面,足夠,才能滿足運動的訴求,但要少吃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多余脂肪就是吃的東西消化不良最后堆積成多余的脂肪。
依據(jù)身體運動的類型有3個能量系統(tǒng);
無氧磷酸原系統(tǒng)(100m,200m,馬拉松起跑都占主導部位),無氧糖酵解系統(tǒng),有氧供能系統(tǒng)。所有的運動都包括著三個系統(tǒng)。
ATP2s就消耗完,依靠ADP不斷合成
磷酸原系統(tǒng)5s就達到高峰了,10s就力竭了,是短距離100m的主要能源之一。
無氧糖酵解系統(tǒng),10幾秒時開始參與運動過程,兩分鐘就衰竭了。
10s鐘時,有氧ATP占百分之3,無氧ATP占97%;30s時,有氧占30%,無氧占70%;60s時有氧占50%,無氧占50%;兩分鐘時,有氧占60%。所以練無氧,60s以內是比較好的,超過60s效果就不明顯了。練400,800,練無氧糖酵解,就練60s以內的運動,40s,45s以內的運動效果好。四分鐘的情況下,有氧80%,無氧20%(比如1500m),到十分鐘,85%都是有氧,所以3km,5km,1萬米,馬拉松都是主要以有氧代謝為主的項目。
練磷酸原系統(tǒng),一般6s-8s就比較好,比如練百米,跑個50m-70m就比較好。一般跑一次休息3min能恢復70%,8min能夠完全休息。所以一組跑了三次到五次,休息一組8min-10min完全能夠恢復過來。這就是間歇休息3min,8min的原因,間歇的時間決定著你超量恢復的效果,達不到超量恢復的效果,屬于疲勞期的情況下,訓練是沒用效果,沒有意義的。
電解質飲料主要是補充鹽,其他的食物里吃的就夠了。往葡萄糖里加點鹽就足夠了。不能出現(xiàn)低鈉,情況很嚴重。
糖酵解系統(tǒng)的主要來源是血糖和糖原儲備,所以訓練中間補充碳水化合物飲料是有意義的。
中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會導致肌糖原的減少,會影響運動員表現(xiàn)。
肌糖原一般需要20-24小時恢復。大強度的訓練以消耗糖原為主,所以大強度訓練需要2天之后,也就是第三天才能再次進行。
偶爾練一次高溫訓練,鍛煉意志力是可以的,但是不能經(jīng)常這樣,這是對身體不好的。
有氧糖酵解主要來源是血糖和肌糖原產生ATP。有氧是不會產生乳酸的,主要靠慢肌纖維,慢肌纖維是不會產生乳酸的,產生乳酸的都是快肌纖維。它可以利用脂肪和蛋白質來產生ATP(但是一般蛋白質不會參與,蛋白質參與會使肌肉質量下降)。在休息時,有氧供能系統(tǒng)從脂肪的氧化過程中產生70%的ATP,30%是從碳水化合物中產生。低強度是有氧功能系統(tǒng)主導,高強度是無氧糖酵解主導。強度低主要能量來源是脂肪,強度高能力來源是碳水化合物。
交叉概念:高強度訓練后一定是低強度訓練。讓快肌纖維休息一下,高強度訓練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刺激太深,讓神經(jīng)肌纖維也恢復一下。千萬不要上別人當,天天進行高強度,大強度訓練。要參加比賽,也不能天天慢跑,也要適當上強度。
二.能量系統(tǒng)重疊
所有運動三個能量系統(tǒng)都有參與,只不過哪一個是主導的能量系統(tǒng).哪一個主導多就是哪一個。不要扯“混氧”。搞專項訓練時,一定要搞清楚今天專項訓練的目的是什么。
三.如何提高無氧訓練水平
這個圖非常有意義,建議自行觀看。
四.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