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學日語,日本文化丨繁卻簡的日本技術:組子
廣州學日語學韓語,【日研教育】給你帶來日本韓國資訊。
久違的日本文化學習時間,日研君為你帶來日本的傳統(tǒng)木工技術,不使用一顆釘子,由木片組合而成,這就是日本的組子,日文名叫“組子”,“kumiko”。

提及不用一顆釘子,大家肯定會聯(lián)想到我國的榫卯結構,而組子的由來也與我國有著十分深厚的淵源。

組子的出現(xiàn)最早可以追隨至日本的飛鳥時期,對應的正是中國的隋唐,那時候遣唐使學習了中國的窗欞工藝,回日本后進行了本土化學習及演變,成為了如今的日本木工技術——組子。
我們從一些歷史繪畫中得知,組子技術當時學習的是中國唐朝時期的窗欞工藝,在我國的園林設計中是必不可少的藝術組成,而日本學習過后,也逐漸形成制作出精致的藝術,但為什么會被叫作“組子”呢?

傳統(tǒng)意義上的組子,指的是日本裝飾傳統(tǒng)日式滑動門——障子門的一種精致的格子。

組子的工藝十分繁復,在做好基本框架后,再在一定規(guī)格的細木片上開溝、穴、榫,然后再在框架中一片片地嵌入木片,組子的圖案通常最小間距約為6-10mm,操作要十分精準,若有0.1毫米的差別,就會導致組合不成功,因此十分考驗工匠的能力。


不過普通地掌握組子技術還不能讓工匠們滿意,由于工匠們的行業(yè)內卷,組子的組合變化日漸成熟飛躍發(fā)展,如今已經(jīng)演變出200多種樣式,當年的組子是每家每戶都會擁有的,而各樣的樣式也寄托著祝福及期望。

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人住在和室,組子技術難度高,學習時間長,也遭受了冷遇,而如今傳承者們把組子又展示在眾人的眼前,它們不再是單調的障子門裝飾,更成為現(xiàn)代商品滲透在生活當中。

而一些高級餐廳和酒店,也把這種美麗的傳統(tǒng)工藝重新運用,工匠們不再單調地重復圖案而是加以創(chuàng)作,成為嶄新的藝術品,每年日本的全國細木工交易會都會展出當?shù)毓そ抽T的精美組子設計,也為更多人展示組子的獨特魅力。

組子的紋樣有數(shù)百種,日研君為各位精選一下特色紋樣,不知道你會喜歡哪種呢?

麻葉麻の葉
麻葉以正六邊為基礎,自古以來的日本就視“麻”為祭神用的神圣之物。由于過去新生兒存活率低,三角形有消除邪物的意思,而麻葉的形狀恰好是由三角組成,就包含了盼望成長和避邪的含義。

蜀江Shokko
蜀江其實是中國古代的蜀國首都附近的河流,那里盛產(chǎn)絲綢,而“蜀江錦”的圖案便是八邊形和四邊形組成,叫做“蜀江花紋”,日本最古老的法隆寺中也有蜀江花紋的運用,這也是記錄著日本組子技術及中國窗欞技術的交流印記。

紗綾形Saya-gata
紗綾形最早出現(xiàn)在中國的紗絹和絲綢上,可惜這種紋路我國已經(jīng)比較少使用;
但在日本卻留存至今,日本人認為該紋路給人莊重、端正的感覺,因此被皇族及武士所鐘愛,也成為日本如今常見的繁榮長壽的寓意紋路。

千本格子Senbom-koushi
千本格子應該是最日本的組子形象了,但你知道嗎?這種經(jīng)典設計其實蘊含了子孫繁榮的想法,又因為細格子可以關押妖魔,具有辟邪的意義,因此有著古老和權威的象征,也成為最經(jīng)典的建筑裝飾。

龍膽Kasane-rindo
龍膽在平安時代很受女性的喜愛,在日本經(jīng)典著作「源氏物語」「枕草子」中就有關于對它的描述。
龍膽是一種十分漂亮的植物,乍看是六邊形,也像是一顆星星,其花語:愛著悲傷著的你。
日本人的哀物情結可謂是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了。

組子Kumiko
時代發(fā)展,更多像組子這樣的藝術或許終有一日會被機器取代,但如果這么美麗又富有含義的藝術消失,相信會更加讓人感到悲哀。

幸好,如今的組子藝術已經(jīng)不單單在障子門運用,它們也成為了屏風、裝飾畫、和風杯墊,甚至是配飾等,而組子的技術也被運用在更多實用又美麗的作品當中。

人類的思維是持續(xù)發(fā)展的,希望我們在科技進步的同時,不要遺憾,更加懂得珍視,這些在歷史中陪伴著人類的靜物藝術們。
【日研教育】關注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