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集 | 為什么拿破侖用蜜蜂代表自己?一個抄作業(yè)抄錯的故事

拿破侖帝國(今天剛整理的筆記)
霧月政變:1799年8月,拿破侖在從土耳其人手中繳獲的一份報紙上獲得了國內的消息,他當機立斷,把軍事指揮權交給了克萊貝爾將軍,只身返回法國。在進入巴黎途中,拿破侖受到各界群眾和法國官兵狂熱的歡迎。1799年11月9日(霧月18日),拿破侖率軍驅散了立法團,推翻了督政府,奪取了法國政權,建立起以拿破侖為首的三人執(zhí)政府,這就是歷史上的“霧月十八日政變”,從此開始了拿破侖的軍事獨裁統(tǒng)治。
《拿破侖法典》:《拿破侖法典》是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制定的第一部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資產(chǎn)階級新社會的法典”,是法國大革命勝利成果和法國啟蒙思想結合的產(chǎn)物。主要內容:全力保護資本主義所有制不受侵犯,確立絕對的個人所有制;否認封建等級制度及特權,否認人身依附關系,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確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期間對于封建貴族及教會土地的剝奪,不準封建勢力反攻倒算;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農(nóng)民可以自由地使用自己的土地,從而為拿破侖政權奠定了雄厚的社會基礎;為了適應資本主義剝削制度的需要,法典將勞動力作為商品,允許自由買賣,肯定資本主義剝削制度和等價交換的原則。法典的核心是保護資本主義所有制不受侵犯,把資產(chǎn)階級的平等原則、私有財產(chǎn)制度和農(nóng)民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法典對于法國資本主義發(fā)展起了積極作用,也為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提供了立法的范本,意大利和荷蘭則直接采用了這部法典。因此,《拿破侖法典》在近代法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百日王朝:波旁王朝復辟后,大批逃亡貴族返回法國,企圖在法國重建專制統(tǒng)治,從而引起了人民的憤怒和資產(chǎn)階級的不滿。拿破侖利用人民對波旁王朝的敵視心理,于1815年2月26日從厄爾巴島重返巴黎,重新登上法國王位,正在維也納集會的歐洲各國首腦驚慌失措,連忙組織起第七次犯法聯(lián)盟,調動百萬軍隊進攻法國。18-19日發(fā)生了著名的滑鐵盧戰(zhàn)役,拿破侖最后遭到失敗。從此結束了拿破侖的“百日政權”和拿破侖帝國在法國的統(tǒng)治。1815年10月15日拿破侖被送往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島上。1821年5月5日死去,終年5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