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行業(yè),還是有什么車,是比亞迪不能造的?

這是一篇晚來的文章,因為想要搞懂比亞迪旗下方程豹品牌的技術,還是需要花費一些時間的,畢竟方程豹品牌要進軍中高端市場,而且在上周亮相的豹5量產(chǎn)車、豹8概念車以及只聽到其名的豹3,都是以越野車技術為底子,那就必須拿出來一些和比亞迪、騰勢完全不一樣的技術出來。

DMO超級混動越野平臺,就是方程豹最為核心的關鍵技術,在技術層間完全有別于DM-i和DM-p,我覺得這也是比亞迪向燃油車技術發(fā)起的最后總共,最起碼在未來很長時間內(nèi)是這樣。想要讓一款新能源車具備越野能力,DMO技術首先要解決車身的強度問題,我們來看看方程豹是怎么做的。

有別于傳統(tǒng)越野車采用加強大梁和非承載式車身的結構,比亞迪是通過刀片電池和高強度鋼大車架的深度融合,進一步強化了CTC電池底盤一體化結構,將刀片電池也轉變?yōu)榻Y構件的一部分來提升整車強度,在保證離地間隙的同時降低了車身重點,減少了越野時的側翻幾率。

同時,方程豹車型的大車架抗扭能力也超過了傳統(tǒng)豪華越野車,此外還有一般越野車所不具備的50:50黃金軸荷比,能夠有效提升車輛的操控性、通過性和平衡性,讓越野變得更加簡單安全。不需要大梁來提升強度的DMO車型,就能搭載性能面更寬廣的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獨立懸掛,結合云輦-P智能液壓車身控制系統(tǒng),在城市、高速公路上也有很好的駕駛和乘坐感受。

解決了車身強度問題,DMO平臺的動力技術也別具一格,采用了行業(yè)首款縱置EHS電混系統(tǒng)、以及越野專用后驅電總成(實際為四輪電驅動),由1.5T和2.0T發(fā)動機和越野專用雙層電池包作為動力源,最大功率超過了500kW,輪端扭矩達到了8000N.m,牽引力達到了32000牛,同時還具備新能源車的低能耗和長續(xù)航能力。

在越野配置上,DMO提供低速越野擋、前后電子差速鎖、能量中鎖、以及前輪正轉、后輪反轉的“豹式掉頭”,轉彎半徑降低到了3.5米。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只要越野環(huán)境能夠容納車身尺寸和底盤高度,DMO就能憑借強勁的動力和越野配置野蠻通過。同時DMO還開發(fā)出了16+N種全場景智能模式,覆蓋日常駕駛、地形穿越、特殊工況和休閑娛樂場景,能越野但不僅限于越野。

到了這里,我們其實只說完了DMO的越野混動技術,在深圳總部的發(fā)布會現(xiàn)場,豹5、豹8和豹3組成的“583硬派陣型”,已經(jīng)足夠撐起一個專業(yè)越野車品牌。但方程豹的車型規(guī)劃還覆蓋了跑車、轎跑車等個性化市場,所以還有已經(jīng)提出、但沒有正式亮相的DMO專業(yè)跑車平臺。

很顯然,方程豹品牌想要做得不僅僅是越野,如果再結合跑車、轎跑車產(chǎn)品陣營,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方程豹真正的目的是脫離家用代步車的范疇,打造個性化汽車的小眾品牌,這很大膽也很豹力。

縱觀全局,比亞迪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發(fā)動機、電池、電機、電控、底盤等關鍵技術上的多面布局,才能在家用、性能、越野、貨運、共同交通等領域從容布局,這也讓人不禁要問,在汽車行業(yè)還有比亞迪造不出來的車嗎?也應了王傳福所說的:讓汽車從工業(yè)標準化,成為新時代每一個人獨一無二的個性化專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