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留學本科回國無法學歷認證怎么辦?
其實當初出國留學,完全是家里幫忙安排的路。自己稀里糊涂到澳洲,開始就讀了diploma,但是很快自己出現了許多不適應,這里沒有朋友,沒有熟悉的環(huán)境,很長一段時間自己陷入了抑郁的狀態(tài)。由于自己的身體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學習也很難正常開展,準備回國看一下心理醫(yī)生。自己未來的學業(yè)應該怎么辦?

既然美國和澳洲都是留學大國,不少同學也在選擇學校時也糾結過去哪個國家留學更好。澳洲和美國的大學教育究竟區(qū)別在哪里呢?在美劇里面,青少年們去學校讀書常常見到會穿一些學校的文化衫,或者有什么校園活動,也會有學校的吉祥物出現。因為在美國,校園精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大家都會覺得在活動上穿上印有學校logo的衣服和鞋子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但是在澳洲的大學,基本就看不到學生穿學校的文化衫。在美國的大學,你在街上看到的學生穿著都是很隨意的,他們不會特意去打扮,只要覺得穿著舒適就行,不過他們出門都是不怎么帶現金的,都是刷信用卡,在其他愛好方面他們就會出手闊綽。但是在澳洲這里,學生們每天都會為了上學精心打扮。
澳洲和美國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課程。在美國,一般學期中間會有很多的小quiz、論文和assignment等等,幾乎每天都會有作業(yè),而且對出勤率有嚴格的要求。和美國大學不同的是,澳洲的大學要更獨立、更自由一些,甚至一些課程一個學期才有一兩次作業(yè)。另外一點不同的是,澳洲大學的課程選擇面更窄一些,但是學科的切入點更深入一些。所以澳洲的一些本科課程花三年就能完成和美國同等的課程。
說起教育,很多人都覺得美國代表了全世界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澳洲更像一個小弟弟,根本沒有可比性。雖然澳洲只有40多所大學,但是每所大學的平均水平是要高于美國的,別看美國擁有4000多所大學,但是質量參差不齊,也有不少是名不見經傳的“野雞大學”,有可能最后發(fā)現只是一個美國大學的空殼。澳大利亞的政府對大學教育干預得多,所以教育質量比較平均,而且出臺了嚴格的政策保護留學生的權益,還有一點澳洲的名校就讀率是遠遠大于美國的,不像美國想要就讀名校,會給你設置一大堆的門檻和要求。
在學校住宿方面,美國的學生大多數住在學校宿舍或者靠近學校的地方,中午大家都是在同一個餐廳吃飯,所以美國的校園文化氛圍是比較濃厚的,也經常舉辦許多校園活動。美帝對學生集體榮譽感的培養(yǎng)十分看重,大家都會把學校當家一樣,自己就是學校大家庭的一份子。在土澳則是不同的,澳洲學生大多不住宿舍,土澳人選擇大學都是從離家近的大學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和專業(yè),然后選擇住家里。他們更多也是在家里帶飯,在他們看來,方便隨時回家這一點非常重要。
總的來說,美國和澳洲的教育雖然各有不同,但是最終留學還是看自己從中經歷了什么,學習了什么知識?,F在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到國外留學,每年也有一大部分同學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能順利畢業(yè),從投資回報的角度來看,當時間和經濟成本與回報不成正比的時候,這一次的留學投資就會是虧損的。關注海歸俠,人生路上不幸之事十有八九,要相信堅持不放棄,最終能夠逢山開山,遇水化水。,一般可以選擇轉學轉校來解決。一般就是通過轉學分來轉到其他學校,學分轉換大部分會損耗,因此基本會從低年級讀起。
雖然有的同學會選擇轉學的方式,但是轉學勢必只能往低等級的學校轉。站在我的角度來看,我更建議考慮在本科未畢業(yè)的情況下申請碩士。這是一種特殊的申請。直接就讀碩士不僅僅是為了一個碩士文憑,更重要的是能有一個碩士的人脈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