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氣管道要不要做入墻處理?
前幾天,去我們正在施工的一個裝修工地巡檢,看到業(yè)主選擇的暖氣的安裝方改好的管道,當時就問了問題,為什么會要選擇這種入墻的做法?她說小區(qū)里面找他們改暖氣的都是給這樣做的,這樣做不好嗎?
其實,這個問題,我在微信群里面多次和大家做過分享了,我一直是建議除了廚衛(wèi)空間的暖氣片的連接管道大家可以考慮入墻外,其他的客廳、臥室等空間的暖氣是建議大家不要采取這種方式進行連接的。

?
為什么不建議
暖氣管做入墻處理?
暖氣管入墻處理是否是錯誤的?
非也非也!
我們要判斷這種做法是否正確,主要就是看是否符合國家規(guī)范要求,只要是符合國家標準的施工做法,就不能說是錯誤的。
入墻也好,不入墻也罷,都可以是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那為啥我還是不建議大家做入墻處理呢?
我們進行家居裝飾裝修,要注意三個方面:符合規(guī)范要求、滿足使用需求、便于后續(xù)的檢修維護,這些也是實現(xiàn)個性化、人性化裝修的一個基本要求。
水路改造和暖氣改造的要求總體上來說是相同或類似的,對管道敷設(shè)方式進行優(yōu)化,不僅僅是減少對材料的浪費、減少施工量節(jié)省費用,同時也是為了后續(xù)的檢修維護更加的方便。
其中,“線路能近不遠”是為了在符合要求施工規(guī)范、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盡量的少走管,這個可以有效的節(jié)省施工費用,“接頭能少不多”、“管線能明不暗”主要是為了減少后期出現(xiàn)滲漏的幾率及便于后續(xù)的檢修維護。
?
好了,說到這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暖氣管是否入墻的問題。
暖氣管入墻和不入墻:
開發(fā)商原來的暖氣管都是埋在地下墊層里面,后期安裝在墻面的暖氣片,如果做入墻處理,就需要將進水管和回水管先連接到墻地交接的部位,增加兩個直角彎頭(進水管和回水管各一個),然后在墻面開槽后將進水管和回水管暗埋在墻體,然后再增加兩個直角彎頭,將暗埋在墻體里面的進水管和回水管接出來,然后再連接安裝上暖氣片的控制閥門和暖氣片。
如此改造的過程中,入墻和出墻的布管過程中,一組暖氣片的管道上就增加了4個直角彎頭,增加一個水管的接頭,就至少會增加兩個可能的滲漏點,現(xiàn)在一共增加了4個直角彎頭,那么就是一共增加了八個可能的滲漏點。
按照一個兩居室的房子來看,除了廚衛(wèi)空間外,客廳、兩個臥室、餐廳還有四組暖氣,如果每組暖氣都入墻的話,就會增加32個可能的滲漏點了(8*4=32)。

?
首先,水管/暖氣管只要是符合國家標準的產(chǎn)品,其在非人為破壞的情況下,管子本身很難出現(xiàn)滲漏,出現(xiàn)滲漏最多的就是在接頭的位置,整個改造的過程中,如果使用的接頭越多,那么可能出現(xiàn)滲漏的風險就會越大。
其次,在管線做了暗埋處理之后,后續(xù)如果滲漏問題,就需要砸墻砸地來處理,其維修的成本也會進一步的增加。
第三,進行暖氣管暗埋入墻處理,其改造施工費用相對而言也會比不入墻的要高一些。
綜合以上,對于客廳、臥室或客廳陽臺區(qū)域安裝暖片時,將連接暖氣片的管道進行入墻處理,不僅出現(xiàn)風險的概率會增加、維修的成本會更高、同時還得多花錢,因此在進行暖氣改造的時候,個人不建議將連接暖氣片的管道做入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