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方法,讓你的編曲變得更立體!

本專欄/筆記是對我發(fā)布的立體聲教程的粗略總結(jié)和一些擴(kuò)展部分。
視頻原方法總結(jié):
時間差模擬:
①復(fù)制一份音頻到新的音軌
②分別把兩個音軌的Pan極左極右
③把其中一個音軌略微向前或向后移動個幾毫秒
注意事項:在單聲道模式下回放,一般會導(dǎo)致某些固定頻段上的相位抵消(即梳狀濾波)
音高差模擬:
①復(fù)制一份音頻到新的音軌
②分別把兩個音軌的Pan極左極右
③把其中一個音軌的音高略微調(diào)高一點,另一個則調(diào)低一點
注意事項:在單聲道模式下回放,會產(chǎn)生失諧,并且會導(dǎo)致聲音呈周期性變化的相位抵消。變化速率受音高偏移量的影響。
效果器模擬:
①放合唱、混響、延遲這一類的效果器,然后調(diào)整到合適的參數(shù)。好了,就這么簡單快捷
“Double”:
①獲取兩個有差異性的采樣(如:不同的麥克風(fēng)或不同的采樣分層)
②通過極左極右混合,實現(xiàn)立體聲
注:“Double”會讓聲音聽起來像是從四周傳來的,不建議用在大型交響樂等樂曲中(至少,我們無法讓弦樂、木管、銅管、打擊組全都均勻分布在你四周演奏,而且還是擠在一個很小的錄音室里的那種…)
擴(kuò)展部分:
“反相法”:
我們在幼兒園大班就學(xué)過:
(L+R)/2=Mid
(L-R)/2=Side(L)
(R-L)/2=Side(R)
顯而易見;Side(L)+Side(R)=0
所以就能得出:Side通道的左右聲道是完全相反的波形,以至于在單聲道模式下會完全抵消,從而聽不到任何聲音。
但我們正好可以利用Side通道的這一特性,來控制單聲道模式下抵消的部分,從而避免相位問題
步驟:
①復(fù)制一份音頻到新的音軌
②把復(fù)制的那個音軌的通道模式設(shè)置為立體聲通道
③再把復(fù)制的那個音軌的其中一個左聲道或右聲道進(jìn)行反相處理(注意是“反相”,不是“反向”。別把音頻改為倒放!)
(此時同時播放,如果你發(fā)現(xiàn)你其中一只耳朵聽不見聲音了,那說明你的步驟是正確的,請繼續(xù))
④讓反相的軌道和原音軌之間產(chǎn)生時間差或音高差。完成!
反相法的優(yōu)點:
1?你可以手動改變反相處理的音軌的音量大小,甚至還可以放效果器,從而自由決定聲音的寬窄比例和聲響效果。
2?反相法的最終聲響效果,只會作用于Side聲道。而由于Side聲道在單聲道模式下會完全抵消的的特性,因此反相法在單聲道模式下回放,不會造成相位問題
缺點:
雖然單聲道模式下沒問題。但在立體聲模式下,反而會造成相位抵消,從而讓左右聲道的頻段和音量失衡??梢酝ㄟ^改變兩個音軌的音量比例以減小這種問題。(個人建議可以適當(dāng)把反相軌降低4dB到12dB,畢竟我們一般也不會過分追求太寬的聲音。但如果就是需要特別寬的聲音,且不考慮結(jié)像的話,那就降低原來的軌道的音量。)
注:反相法因為不需要極左極右,所以就會涉及到波形疊加。如果使用調(diào)音高來產(chǎn)生差異,那么波形疊加后會產(chǎn)生失諧。
分段立體聲:
相位問題對中低頻來講,往往更為致命。如果在進(jìn)行立體聲處理前,就先把高頻與中低頻分理出來,然后僅對高頻進(jìn)行立體聲處理,雖然會損失掉少許寬度,但能很好地緩解相位問題。
步驟:
①使用分段壓縮、EQ或濾波器(這里推薦FabFilter的Pro-MS,或者iZotope的Ozone系列具有分段功能的效果器),然后選一個合適的頻段,把聲音分成高頻和中低頻,然后分別將他們單獨混縮
(注意:建議關(guān)掉效果器中不必要的處理,例如壓縮等)
②然后對分離出來的高頻音軌進(jìn)行立體聲處理(時間差模擬、音高差模擬、效果器模擬、Double、反相法)
疑惑解答:
能否用EQ制造差異,模擬立體聲?
“不推薦,效果不好。EQ對波形帶來的改變太細(xì)微,很難做到立體聲的效果”
關(guān)于Double法:
“如果遇到手動移調(diào)的情況,有沒有不復(fù)制一軌midi也能實現(xiàn)移調(diào)的方法?”
可以在Kontakt里動點手腳:
點開Kontakt中需要移調(diào)的樂器左上角的小扳手,然后點開Script Editor欄。在這里,你將看到采樣音源的腳本界面?,F(xiàn)在,看看有沒有寫著empty的頁面標(biāo)題。如果有,那大概率是官方?jīng)]有在那里寫過代碼?,F(xiàn)在,點開它,然后點開左邊的Preset菜單,依次找到Factory→Randomize & Change→Change Pitch。加載出來的頁面中,Semi旋鈕就是移調(diào)選項。你可以通過這個旋鈕直接將輸入的midi信號移調(diào),然后再把輸出的音頻信號用Tune移回去就可以了。
但是,你加載的移調(diào)腳本可能與音源官方的腳本產(chǎn)生沖突,從而無法正常演奏。那么,你可以試試在不同位置的腳本欄下加載(主要是加載到最前一個前和最后一個進(jìn)行嘗試)。如果位置被官方的腳本占用,那么你可以試著用Preset→Save preset來保存腳本。并用Preset→User→(你保存的那個腳本的名字)來重新加載腳本。利用這個辦法,你可以把保存官方的腳本,然后把它加載到別的位置去。(但要注意,不要打亂官方腳本的先后順序),如果還不行…那還是復(fù)制一軌midi吧,我也沒有辦法了…
“在音源的Double中,排除存在使用同一個采樣的漏網(wǎng)之魚的方法”
把兩個的聲音都調(diào)成單聲道,再把其中一個音軌反相處理。然后播放。如果沒有聽見聲音,說明用的是同一個采樣,聲音被相位抵消掉了。
“能否把兩個不同的采樣用Mid/Side通道混合,而不是用極左極右?”
可以,這種方法反而能更好地保護(hù)聲音的結(jié)像,讓聲音聽起來能保持集中,而且在單聲道模式下回放不會有相位問題。但這種方法對其他小白而言,上手門檻較高,因此沒有在視頻里講出來。而且,采樣的音高往往有細(xì)致差異,波形疊加后,會造成少量失諧,因此不建議在原聲鋼琴、原聲吉他等樂器中使用。但如果類似于弦樂合奏這種既需要集中,又可以失諧的聲音的話,可以使用。
“能否用不同的音源實現(xiàn)Double?”
能,但不建議,因為差異性太大,可能聽起來已經(jīng)不算Double,而是兩把不同的樂器了。當(dāng)然,如果就是是追求兩把樂器擺在左右耳的那種聽感,那完全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