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為什么賠錢賣出阿里巴巴?
喬小白:你還記得去年查理·芒格買賣阿里巴巴股票的事兒嗎?
錢老板:記得,當時很多人以此作為看多中概股的理由,后來有人說芒格就是厲害,有人說芒格也不行,兩派觀點吵得不可開交。
喬小白:芒格的投資理念是長期持有,可沒過多久,他就進行了調(diào)整,賣出了一些阿里巴巴。
你知道為什么嗎?
錢老板:不知道,芒格這個操作挺奇怪的。
他一直是長線投資,怎么突然就變短線了,而且還賠錢賣出,很多人通過買賣時間估算,芒格應該賠了一大筆錢。

喬小白:前幾天,99歲的查理·芒格出席Daily Journal(《每日日報》)的年度股東大會,回答了全球投資者的提問。
有人也問了這個問題。
他問芒格:您怎么看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的股票在去年出現(xiàn)了一些調(diào)整,你也出售了一部分股票,賣出的原因有哪些?好像與平時的哲學思維是相違背的。
錢老板:我也想知道,芒格怎么回答的。
喬小白:芒格首先肯定了阿里巴巴是一家好公司。
他認為阿里巴巴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司之一,在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零售方面占據(jù)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然后他解釋了他賣出的原因。
他說有些股票會長期持有,極少數(shù)情況不會,他說明了一點,當初他們用了一些杠桿。
錢老板:有意思,巴菲特和芒格一向是反對借錢用杠桿炒股的。
巴菲特有句名言:如果你夠聰明你不用融資,如果你不夠聰明你就不該融資。

為什么芒格會違反自己的投資原則呢?
喬小白:有提問者可能也這么想的,在會上接著問芒格,有人認為以下三個事情是“邪惡”的:女人、酒和杠桿。其中一個就是杠桿,對此,您是怎么看待的?
芒格說:對比來說,杠桿并不是那么邪惡,我用過,巴菲特也會用。
在銀行業(yè),我們在稱之為“猶太國庫券”的產(chǎn)品上就使用了一些杠桿,而且很有效。
伯克希爾買入并持有動視暴雪,也是類似“猶太國庫券”的交易,當然套利也發(fā)揮了一些作用。
錢老板:芒格具體在阿里巴巴上用了怎樣的杠桿,怎么操作的,這些我們還不清楚。
不過他這個行為很有意思。
我們當然可以說,他違背了自己的原則,所以在阿里巴巴上虧了錢。
但不能用一次投資的成敗,來衡量這個行為。
就杠桿來說,它放大了收益和風險,確實比較危險,但投資界也有很多人擅長使用杠桿的,而且做得很成功。
我覺得有兩個角度來分析這件事。
喬小白:哪兩個?
錢老板:第一是芒格違背了自己的原則,所以吃了虧,賠了錢。
這告訴投資者,即使是芒格這樣的智者,在自己早就知道的原則上,也不是每次都能堅持。
他知道不能用杠桿,可看到賺錢的好機會,還是忍不住加了杠桿。
這里沒有嘲笑芒格的意思,他已經(jīng)是非常智慧,非常成功的投資家了。
但他依然是人類,所以永遠無法徹底擺脫人性中的各種弱點,比如貪婪和恐懼。
大師尚且如此,我們普通人想要對抗人性只會更難。

投資就是一場自己對抗自己的戰(zhàn)斗,我們永遠無法徹底打敗自身人性的各種弱點,所以只要投資,就要一直對抗下去。
喬小白:有道理,很多道理我們不是不知道,大多數(shù)時候也做到,但每次都做到太難了。
第二個角度是什么?
錢老板:第二個角度就是芒格雖然99歲了,他還是在不斷學習,不斷迭代。
芒格說他和巴菲特每年不推翻一兩個自己的原有觀點,就感覺這一年白過了。
而這正是他不斷進步的表現(xiàn)。
他以前不用杠桿,但他現(xiàn)在進步了,覺得可以適當用杠桿,這也是有可能的。
喬小白:你更傾向哪個角度呢?
錢老板:我覺得都有可能,不過我個人更傾向第二個角度,就是芒格在不斷進步。
不提杠桿的事,投資阿里巴巴也說明了他在進步。
以前芒格是不投資高科技企業(yè)的,所以即使巴菲特和比爾蓋茨是好朋友,也沒有投資微軟,他們也提到過,很遺憾沒有投資亞馬遜。
如果芒格還是以前的思路,他不會投資阿里巴巴,巴菲特也不會投資蘋果。
所以這兩個人真的是把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不斷進步迭代,詮釋得淋漓盡致。
喬小白:對投資者來說,這兩個角度都很有啟發(fā)。
一是時刻提醒自己,投資是與自己人性弱點的無止境戰(zhàn)斗,不要馬虎大意,否則就會賠錢。
二是投資者應該活到老,學到老,不斷推翻自己的原有觀點,這樣才能不斷進步,賺更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