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悶坐番帳思憶漢皇-李麗蓮 1930年歌劇《王昭君》1931年電影《一夜豪華》
我小學時聽會的歌,有一支:“王昭君,悶坐雕鞍,思憶漢皇,朝朝暮暮,暮暮朝朝,……”。
現(xiàn)在得知,粵曲(廣東音樂)名曲有“昭君怨”,器樂演奏之外,也有配詞歌唱的,歌詞不止一種,最流行的是“王昭君,悶坐雕鞍,思憶漢皇”。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李麗蓮在廣東粵樂粵劇界,在上海演藝音樂界,已經(jīng)出名, “昭君怨”已是李麗蓮的名曲。
音樂史家說,中國第一部大型正歌劇是《王昭君》,上海曦社歌劇部演出,1930年9月在上海演出10多天。編劇蕭梅(蕭崇素),演員有李麗蓮、李化、張君燮等,導演,現(xiàn)在的一些論述說是蕭梅,而當年當時的報刊文章有說導演是李化(李麗蓮的哥哥)。歌劇的劇本,曾經(jīng)以為佚失,后來被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已有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復印的歌劇《王昭君》劇本??上?,曲譜仍然沒有能發(fā)現(xiàn)。第三幕中,李麗蓮唱了這支粵謳“昭君出塞(昭君怨)”。演出很成功,李麗蓮的表演和歌唱,當時報刊都有稱贊好評。
后來天一公司拍攝電影《一夜豪華》,陳玉梅主演,里面有一個演出“昭君出塞”的情節(jié)和場景,李麗蓮唱“昭君出塞(昭君怨)”。不妨這樣推想,正是由于李麗蓮的“昭君怨”大受歡迎,電影里就特為編排了這場戲,可以編入劇情,可以滿足觀眾聽歌享受,還具有商業(yè)號召力。
李麗蓮的“昭君怨”百代灌錄了唱片。我們現(xiàn)在從唱片聽到的這個唱段,正是1930年歌劇第三幕以及電影里的唱段。在歌劇第三幕里,應該是原詞原曲的采用了粵曲的“昭君怨”,只有個別字詞改寫,“悶坐雕鞍”改寫作“悶坐番帳”。
中國第一部大型正歌劇《王昭君》(1930年9月演出),樂譜佚失,現(xiàn)在能聽到的,唯一一曲就是這支李麗蓮“昭君怨”了!雖說這并不是歌劇演出的現(xiàn)場錄音,它是:李麗蓮本人、在時間上唱片錄音與歌劇演出時間很靠近、同一支歌曲——這樣的演唱錄音,于中國第一部正歌劇《王昭君》史料來說,難能可貴,珍貴!
當年李麗蓮、紫羅蘭、黃牡丹并稱廣東三藝花。紫羅蘭也錄有“昭君怨”唱片,1928年再版的《璧架公司 唱片曲本》有“昭君怨 紫羅蘭”的歌詞。可惜現(xiàn)在網(wǎng)上還沒有出現(xiàn)紫羅蘭版的“昭君怨”。
“昭君怨”的曲和詞,黃錦培大師(“廣東音樂界第一人”“教授中的教授”)有文,考證曲的源流,暫定是一首器樂曲作品,設(shè)想始作者是久遠流行江浙一帶古琴曲“昭君怨”,而客家而潮州而廣東,定型為廣東音樂“昭君怨”;歌詞“顯然出于文人手筆,惜作者佚名,無從查考。”
舊曲新聞LeoZhou??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