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新肺炎源自野味!求求你們了,管住自己嘴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爆發(fā)的源頭,已經(jīng)確定下來了。
而原因,也有了猜測。
“吃野味”。

鐘南山院士這樣說——
“病毒很可能來自野味,例如竹鼠,獾這類野生動物?!?/p>
”我想現(xiàn)在的形勢,感染人群的地理分布和武漢海鮮市場關系很密切。這個所謂的海鮮市場有相當多的野生動物?!?/p>

他說的這個海鮮市場,就是在這幾天中,惡名傳遍了整個中國的——
華南海鮮市場。

一張網(wǎng)傳的華南海鮮市場價目表,讓你了解這個所謂的“海鮮市場”,究竟在賣什么。
“表面賣海鮮,深處除了待宰的貓狗,活蛇活鱉,各種野雞,活蹦亂跳的土撥鼠,都在明晃晃地賣,梅花鹿、活猴之類的招牌也在明晃晃地掛……”

孔雀,狐貍,豚鼠,狼仔,大雁,鷓鴣,果子貍,豪豬,鱷魚,狗貍獾,海貍鼠,竹鼠,梅花鹿,海蛇。
你可能見都沒見過的生物,卻被他們明碼標價,沒有經(jīng)過任何檢疫,就大搖大擺地放到了人口密集的海鮮市場。

微博:@閻小駿
如果仔細了解一下這張價目表上的動物,你會被嚇得跳起來。
但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這些動物,在這個海鮮市場里,處于一個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
冰柜?不,它們活生生地,養(yǎng)在能夠與人類零距離接觸的簡易籠子里。




微博@Sam小K
華南海鮮市場的亂象,決定了……這一次爆發(fā)的疫情,是偶然,也是必然。
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藏著這么大的一個雷,它一定會炸。
而且,如果不整頓這樣的野味市場,雷一定還會再炸!新型疾病一定還會爆發(fā)!
如果自然界準備了一百萬種整治人類的病毒,那么野味市場就是病毒傳播過來的最大“功臣”!

第一例病情出現(xiàn)在12月8日。
而12月31日,當記者去這個海鮮市場探尋的時候,這里仍然在秩序井然的營業(yè)著。
遺棄的兔子頭及動物內(nèi)臟散落在市場的角落,沒有任何防護措施。
1月1日,這里終于被修市整治。

而你知道,華南海鮮市場,究竟在什么位置嗎?
它離漢口火車站,直線距離不到1000米。
十分鐘,就可以登上通往中國各地的列車,帶著病毒,走向千家萬戶。

剛才說,如果你仔細了解一下這張價目表上的動物,你會被嚇得跳起來。
這話沒有夸張,因為這些野味攜帶的病菌,超乎你的想象。

國家衛(wèi)健委高級別專家組高福表示:
“我們在野生動物銷售環(huán)境里檢測到了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源尚不明確,找不到是哪個動物。
但是,大家一定要相信科學,科學是只是不斷累積,不斷認知的過程。
新型冠狀病毒應該說是第7個,過去我們知道6個,其中包括非典,它們都是從某個哺乳生物、野生動物傳來的?!?/p>
病毒在自然界中的源頭,我們叫做貯存宿主。
貯存宿主可能在偶然間,感染了中間宿主,而這中間宿主,又不幸是人類野味食譜中的一種。
于是,某個被感染了的宿主動物被關進籠子里,運到了市場,也傳播給了附近的其他動物。

這些動物在自然界中本不會有交集,卻因為人類對于野味的渴望而被關在了一起,病毒在異種之間不停傳播,也一次一次的變異。
最后,整個市場,都變成了一個病毒窟。
終于,在某一次變異中,它變異成為了可以傳播給人類,甚至可以持續(xù)人傳人的病毒。
然后,一場疫情,就此爆發(fā)。

那么,我們就從非典說起,來仔細說到說到,這些病毒是究竟從何而來。
當年SARS病毒爆發(fā)的時候,醫(yī)護人員很快發(fā)現(xiàn),最先發(fā)病的那一批患者,很多人都與野味有所關聯(lián)。
防疫人員迅速去檢查、查封了一批野味市場。

而查的結(jié)果呢?
那些被隨意販賣的動物里,果子貍身上有SARS,貉身上有SARS,雪貂身上有SARS,麝香貓身上有SARS……
十七年過去了,果子貍,這個非典傳播的最大中間宿主,依然被明碼標價的在海鮮市場販賣著。

最終,SARS的貯存宿主,被確認為蝙蝠。
蝙蝠是最致命的傳染源,很多病毒都是通過蝙蝠傳染給野生動物,再傳染給人類。

蝙蝠的身體是一個巨大的“病毒儲藏庫”,但當你搜索”蝙蝠病菌“的時候并點開鏈接的時候,它會告訴你……
“用戶還搜索了:蝙蝠怎么吃”

除了SARS之外,你肯定還記得,去年居然有人被診斷出腺鼠疫。
鼠疫,或者說黑死病,這個病在我們的印象中,那都是已經(jīng)塵封進歷史的黑色回憶。
幾百年前靠著“人死沒了”才結(jié)束傳播的疾病,居然在9102年還有人患上,而原因你猜是為什么?

2019年4月27日,一個俄羅斯人在蒙古生吃土撥鼠,還把土撥鼠刺身分給了懷孕的老婆。
他自己傻逼,自己當天死亡,妻子三天后死亡。
他們兩個的傻——行為,讓蒙古整整封城六天,確認無事以后,才終于取消隔離整個城市。
有人問,嘴就那么欠?土撥鼠還敢生吃?!真不愧是俄羅斯人!

結(jié)果,11月,在咱們內(nèi)蒙古也發(fā)現(xiàn)了腺鼠疫。
一名55歲的男患者,在剝食野兔11日后被確診為鼠疫。
是的,就算是我們覺得沒什么問題的兔子,可誰知道它在野外又接觸過什么動物,碰到過什么腐尸?
——只要是野味!它就有危險!

除此之外,臭名昭著的埃博拉病毒,相信你也聽說過。
最高致死率可達90%,無藥可救,兩周左右就可能死亡,患者到后期會血液逆流,甚至可能會把自己的腸子都吐出來,最后五臟俱爛,七竅流血而亡。
這種病毒是怎么出現(xiàn)的呢?
有大量學者認為,人們從森林里獵回來“叢林肉”,就是它的中間宿主。
他們的工作人員深入到非洲的一些村子里,教育當?shù)厝巳绻谏种锌吹剿廊サ膭游?,千萬不要撿回家吃肉,因為很可能那些動物是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死的。

除了這些可怕的病毒,野味里面,還有寄生蟲。
報姐努力過了,但實在找不出不惡心的照片。
這些野味里,甚至可能有多達60條幾十厘米的白色細長寄生蟲。
曾經(jīng)新聞里報道的“腦袋里長蟲”所說的裂頭蚴,就是在人吃了野味后,蟲卵在腸壁上媳婦孵化成幼蟲,通過血液循環(huán)進入人腦,在人腦中吸取腦細胞營養(yǎng)發(fā)育長大。

可怕嗎?惡心嗎?
更想問的是,那些吃野味的人……
為了一口肉,值得嗎?
就那么饞嗎?
在《武林外傳》中,就有關于野味的一段話。

野味并不會大補,不會壯陽,也不好吃。
這有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如果野味對人類身體這么有好處的話,那它們就不會是野味了!
幾千年前,人類開始馴化養(yǎng)殖動物的時候,千挑萬選綜合各種因素考量,才挑出幾種動物開始定向培育養(yǎng)殖。讓它一代更比一代強,更好吃、更健康、更有營養(yǎng)。

人類馴化的優(yōu)勝劣汰,是讓養(yǎng)殖動物朝著“更適合吃”的方向前進的,讓它們更適口、更有營養(yǎng)。
但在大自然中自由生長的動物則恰恰相反,它們的優(yōu)勝劣汰,恰恰是讓自己變得“不好吃”
又騷又腥又臭,甚至帶毒,咬不動,嚼不爛,天敵才會離它遠去。
時常饑腸轆轆,甚至可能會食用各種腐尸為生的“野味”,怎么可能比被精心伺候、吃著科學配比的飼料的養(yǎng)殖動物更有營養(yǎng)?

人類制定了一系列的現(xiàn)代養(yǎng)殖業(yè)指南、標準、檢測,就是為了能更健康安全的活下去,不要吃到帶著病毒的野生動物。
牛羊豬雞鴨鵝魚蝦蟹,它們不香嗎?
這種情況下,還要堅持吃野味,甚至把野生動物吃到快滅絕的人,到底是在圖什么?

為了滿足一時的口腹之欲,卻讓全國,全世界為之付出代價。
八十四歲的鐘南山院士,冒著生命危險,重新披甲上陣,奔赴這不亞于戰(zhàn)爭的前線。
無數(shù)醫(yī)護人員,在這個闔家團聚的日子里,卻要視死如歸,寫下“不計報酬、不論生死”的悲壯語句。

很多網(wǎng)友們對吃野味的行為深惡痛絕


甚至也有人提出,干脆以毒攻毒,用“善意謠言”勸退冥頑不靈的人。

吃野味的人圖什么呢?
迷信沒有科學依據(jù)的藥用價值,但不想想,他吃了這么多年,有效果了嗎?
覺得在養(yǎng)殖場里養(yǎng)大的動物沒有營養(yǎng),但不想想,如果連人類精心飼養(yǎng)的都沒有營養(yǎng),憑什么野外更有營養(yǎng)?
覺得外面的野味純天然無公害,對身體更好,但不想想,那些病毒和寄生蟲,可也是純天然的。
用別人吃不到的野味來顯示自己的財力和權力,但不想想,做出這樣無知而冷血的行為傳播病毒,甚至害的全球拉響疫情警報,人們又會怎么看待他?

尊重野生動物的生命和他們棲息的地方,因為他們和我們是同一個地球圈里的居民。
惜命一點,理智一點,別去禍國殃民。
2020年了,別再吃野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