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2023嘉定中考一模語文小說《穿過風雪的音樂盒》
小說原文如下:
穿過風雪的音樂盒
那一年,他去西藏八宿的一個小鄉(xiāng)支教,支教兩年后,他就可以順利地回城獲得一份不錯的工作。
初入校門的那一天,孩子們在學校的操場上排成兩排,向他敬禮。那天白雪飄飄,那一雙雙舉過頭頂?shù)氖謪s沒有一雙戴著手套,他們的手套都掛在脖子上。
他留了下來,教他們語文、數(shù)學、自然、生物,教他們認識山外的山、山外的城。
孩子們來自不同的村落,近的就住在鄉(xiāng)里,最遠的孩子甚至要翻過一座海拔3000米的雪山。他很熟悉那個住在最遠地方的孩子,孩子的名字叫也措,黑黑的小臉,彌漫著兩坨高原紅。據(jù)說,他是這個學校最窮的學生,學費一直都欠著。他們家里只有一匹馬,是整個家唯一的生活來源,為他們負著生活的重擔,春天來的時 候,偶爾還能接上幾個觀光客。
也措平日里非常沉默,但是眼神卻很特別,有點怯怯的憂郁,憂郁中透著惶恐,惶恐中又露著一絲堅定。在這個偏僻的小鄉(xiāng)里,他見到的眼神是整齊的,老人孩子都一樣,單一而純凈,唯獨這個孩子,眼中似乎有很多的內(nèi)容。
雪大的時候,全世界只剩下了白,無法再找到道路。家遠的孩子只能留下來,住在老師的宿舍里。那天,他的宿舍也留下了幾個孩子。
那個晚上,孩子們在他的允許下翻看他的東西,并抱著他的吉他亂彈。只有也措,那個憂郁的小也措,在翻看他的一個小小的音樂盒——那是他的初戀女友大一時送給他的生日禮物。雖然畢業(yè)前他們已經(jīng)分手,但他還是一直保存著這個好看的音樂盒。他來到西藏后的那些日子,總是不停地打開它,聽那首熟悉的《致愛麗絲》的曲子,聽到淚眼模糊,直到有一天發(fā)條崩壞了為止。
此刻的也措正撫摸著那個音樂盒,眼神,是他熟悉的淡淡的憂郁。
他走過去,問也措:“你知道它叫什么嗎?”
“不?!币泊氲脑捯部偸悄敲瓷?。
“它叫音樂盒,一翻開蓋就會唱歌。”
“是誰送給你的?”也措居然問了一個令他措手不及的問題。
“是媽媽在我生日的時候送給我的。但是現(xiàn)在壞了,要不就可以讓你聽一聽了?!睂χ⒆?,他還是撒了謊。
也措看了他一眼,就低著頭不說話了。
那一夜的雪很大,他能聽到學校后山的樹木折斷的聲音。等他第二天醒來的時候,看到門前的花圃被雪蓋住了,操場的樹,枝干被雪壓斷了許多,遠方除了雪還是雪,除了白還是白。不知道為什么,他的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
那一次,也措在他的宿舍里住了整整三天,可是從第二天晚上開始,也措便開始想家了,聽到半夜風雪沙沙的聲音就哭了,他不由得把他摟在懷里問:“想媽媽了,是嗎?”
“我要見阿媽?!币泊胍婚_口,淚水又掉了一串。
他鼓勵孩子:“也措,老師的媽媽在很遠的地方,老師一年只能見一次媽媽,老師也很想媽媽,但是老師都不哭,不哭了好嗎?”
也措看著他,停止了哭泣。
第三天黃昏,也措的母親騎著馬來到了他的宿舍門口,接走了也措。
那一年的冬天,雪一直很大,過年的時候,雪已經(jīng)封了路,他很想家,卻沒有能夠回去。
終于到了第二年春天,雪少了,陽光有了暖意,他聽說不遠的鎮(zhèn)子開始有了稀少的游客。路,看來是通了,但是他卻沒有時間回家了,因為孩子們已經(jīng)開學了。
也措也來了,像換了一個小孩一樣,眼神,不再是淡淡的憂郁,而是有種說不出的歡快,看著他,總?cè)滩蛔∠胄?。依舊不愛說話,總是偷偷地看他。
然后就到了他的生日,沒有人為他慶祝,他孤單地為自己點燃了蠟燭??墒侨旌?,他卻意外地收到了一個郵包,郵包是從北京寄來的,拆開來,竟然是一個音樂盒,比他那一個還要漂亮。音樂盒里放了一封信,他看著,心就像春天的雪一般簌簌融化了……
是北京的一個陌生人寄來的,那人在信中說,他在一個月前來了一次八宿,碰到了一個叫也措的小孩,小孩牽著家里的馬送他進山,卻沒有收他一分錢,只要求他回去之后,在四月初給他的老師寄一個音樂盒當做生日禮物。因為,老師的媽媽送給老師的音樂盒壞了,老師已經(jīng)很久沒有見媽媽了……
原本,他只需在那里支教兩年的,但是他卻整整待了六年才回去。走的時候,他把那個珍貴的、曾經(jīng)穿越風雪來陪伴他的音樂盒送給了也措——他已經(jīng)是個大孩子了,一個善良勇敢的大孩子。
個人觀點,該小說從題材上來看更像是一篇自傳體小說。作者駱非翔曾寫過多篇關于支教教師的小說,這篇小說是寫的最好的,因為它太像作者內(nèi)心的自況了。
小說以他的視角進行緩慢的敘事。全文開頭交代了他來到藏區(qū)執(zhí)教或許為了前途,抑或是為了躲避塵世的擾攘,卻看見了和自己內(nèi)心一樣深沉的一個孩子,全文的基調(diào)也就被拉得十分綿長低沉。
在這之后,作者緊接著插敘了一段關于他的經(jīng)歷:原來他因為一些原因和初戀女友分手,僅有的一個紀念:音樂盒也壞了??磥?,他的困境與也措的家境窘迫不同,他的靈魂深處是無盡的孤獨。
這里作者十分巧妙地做了很多環(huán)境描寫,不僅僅是對于天氣的描摹,更多的是對于他的孤獨與迷惘的進一步烘托。這正是文學的偉大,對于人文的局限性有著充分的描摹,對于著諸多困境,他沒有一直默默支撐,而是在這種凄清的環(huán)境下自然地無聲落淚。
在孩子面前,他還是十分溫柔的。也措問他音樂盒的故事,他自然地無奈撒了謊。在孩子想家哭泣時,他只是默默鼓勵。正是這種在困境中閃耀著的人性之光,將也措這個純真的孩子徹底地打動了。
“也措看著他,停止了哭泣”,這預示著也措的成長,這是脫離了自我的低沉與惶恐,徹底決心要幫助他,畢竟老師都已經(jīng)這么痛苦無奈了。在這里便將主角從他轉(zhuǎn)變?yōu)榱怂鸵泊?,顯得非常老練自然。
在這之后,也措似乎變得不一樣了,但還是默默關注著他。在來年的生日,孤獨的他沒有得到祝福,卻意外地收到了也措的禮物:一個嶄新的音樂盒。相比這個時候,他的反應一定也和也措一樣,停止了哭泣。
故事的結(jié)尾,是他放棄了優(yōu)越的工作,支教了六年才歸去,這正是人活著的最本質(zhì)的意義:為自己和他人的幸福人生而不懈奮斗。
全文情感真摯動人,有著十分老練的自我探索的成分,這既有老師對于孩子人生的改變,更有著孩子純真動人的情感對于成年人寒冷內(nèi)心的打動。這中間,混雜了現(xiàn)實主義者的無奈與痛苦,更摻入了理想主義者對于友情,理想,人生的討論??梢哉f,他和也措是真正意義上的患難之交,在不經(jīng)意間互相救贖了對方的靈魂,不禁讓我想到了電影《觸不可及》。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