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詞苑 | “平替”熱潮的到來
◎王冬雪
近日,《消費日報》公布了2021年消費領域五大熱詞,“平替”和“攢錢”“國潮”“理性”“斷舍離”共同入選。
“平替”是“平價替代”的簡稱,指選擇購買貨真價實的平價商品,去替代昂貴的、徒有其名的奢侈品。例如:
(1)在抖音平臺,一些以“學生黨、貧民窟女孩,大牌平替”為標簽的美容儀推薦視頻播放量和點贊量均已過萬。(《北京商報》2021年10月11日)
部分互聯網平臺上,崇尚“拜金主義”“物質主義”的言論甚囂塵上,大肆渲染“唯有追求大牌、名牌,才能帶來幸福感”的錯誤觀點。不少消費者信以為真,物欲不斷膨脹,深陷“消費主義”的泥沼。殊不知,所謂“大牌高人一等”的價值觀,都是資本利用互聯網營銷手段而布下的“消費陷阱”。
如今,消費者們日漸脫離資本的裹挾,愈發(fā)注重產品的質量和性能,而品牌倒逐漸被淡化了,因此,“平替”開始映入人們的眼簾?!捌教妗焙痛笈频氖褂眯Ч愃?,但價格往往只有大牌的一半,消費者可以花更少的錢,獲得同等體驗,性價比極高。于是,社會上掀起了一股“平替”熱潮。
語言是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平替”“剛需”這些網絡新詞的誕生,說明人們的消費方式正在悄然發(fā)生變化。從一味推崇“高奢”品牌,到熱衷尋找“平替”,消費行為的轉變也反映了消費觀念的進步。過去,人們受虛榮、炫耀、攀比心理的影響,追求名牌帶來的自我滿足,盲目消費,沖動消費。更有甚者,有些消費者不惜借貸購買大牌,陷入“精致窮”的怪圈?,F在,更多年輕人回歸理性、科學的消費觀念,以儉代奢,適度消費,將商品品質作為購買的首要因素。
“平替”熱潮逐漸席卷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平替”一詞也在使用過程中逐步泛化。其一,“平替”的應用領域拓展,已從消費領域擴展到娛樂領域、體育領域、醫(yī)學領域等等。例如:
(2)特殊時期,在宿舍里找到外出娛樂活動的“平替”,既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又是對社會的安全負責。(《中國青年報》2021年6月12日)
(3)雖然后來引進了哲科和鄧弗里斯作為替代者,但能否發(fā)揮“平替”的作用要打上大大的問號。(《中國青年報》2021年8月20日)
(4)打造人體器官“平替”,功能兼容仍是難題。(《科技日報》2021年1月28日)
其二,“平替”的句法功能擴大。起初,“平替”語義不自足,多和其他名詞組合成短語,如“保時捷平替”“護膚品平替”“零食平替”?,F在,“平替”可在句中獨立使用,還可衍生出一些與之相關的語言形式。例如:
(5)本土品牌的高端化是趨勢,從“平替”到“高贊”,這個趨勢如果被我們抓住,就是我們跨越發(fā)展的機會。(《經濟參考報》2021年8月28日)
例(5)中的“高贊”并不是一個固定詞語,而是說話人在“平替”的語義基礎上,臨時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和它意義相對的語言形式。
“平替”并非僅靠低價吸引消費者,而是高品質和高性價比的消費需求帶來的現象,這也是社會文化不斷發(fā)展的結果。另外,消費者需明辨“平替”和假冒偽劣商品之間的區(qū)別,謹防商家打著“平替”的噱頭出售偽劣產品。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2年第6期《時尚詞苑》欄目。)

電子刊
我刊郵發(fā)代號4-641,歡迎至各地郵局訂閱。也可撥打我社郵購部電話021-53204211訂購。您還可以通過微信掃碼訂閱。(注意:電子刊只能在手機端閱讀,購買后無法退款)

跳轉郵政微商城訂閱

訂閱2022年全年電子刊

咬文嚼字公眾號

咬文嚼字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