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擒虎、賀若弼有多勇猛,陳朝百姓為何夾道歡迎入侵的隋軍
作為隋朝伐陳作戰(zhàn)最精銳的主力部隊,楊廣手里的軍事資源和人才儲備也是最多最好的,不但有頂級軍事參謀高熲,還有猛將韓擒虎和賀若弼。
此時的楊廣只有二十多歲,但已顯現(xiàn)出他老成持重的性格特點。面對南下的巨大功勛誘惑,楊廣并沒有急功近利,他趁著這次大霧帶來的難得時機,先是派遣韓擒虎和賀若弼作為先頭部隊分別從東西兩路夾擊建康。既將軍隊鋪展開,又可以試試陳朝的深淺,為自己帶著主力南下創(chuàng)造積極的戰(zhàn)略條件,一舉多得。

可惜楊廣還是低估此二人的能量,其實平定江南,有這兩人就足夠了。
自賀若弼到了廣陵之后,就一直在向南朝施放煙霧彈,一會兒賣馬,一會兒買船,又頻繁撤換江防,經(jīng)常聲勢浩大的帶軍出去晃悠。
一開始,陳朝守軍對賀若弼的一舉一動都緊繃著神經(jīng),但一直就是不見賀若弼出手,慢慢地這些守軍也就放松警惕。所以在賀若弼真的帶兵渡江的時候,并沒有遇到激烈抵抗,就渡過了長江天塹。

廣陵的對岸就是京口。由于之前沒有增兵,京口很好打,賀若弼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占據(jù)了京口,生擒了南徐州刺史黃恪。
賀若弼順,另一邊的韓擒虎比賀若弼還順。

這位猛人提著五百手下就渡江進攻采石,此時的采石守軍都還沉浸在輕松歡快的氛圍之中,個個喝得酩酊大醉,根本沒有抵抗的能力,韓擒虎到了采石都不用打,直接就把采石拿下了。
采石和京口是拱衛(wèi)建康的東西兩大門戶,居然如此順利就拿下了。拒絕了樊毅合理建議的陳叔寶,算是雙手把采石和京口送給了韓擒虎和賀若弼。

之后事情的發(fā)展只能說,沒有更順只有最順。到了京口的賀若弼繼續(xù)西進,一路上別說陳朝的主力部隊,連個民兵都沒見著。
正常來說對于侵略戰(zhàn)爭,民間的反抗情緒應(yīng)該是很深的。因為到地方駐防的正規(guī)軍,可能只是來混吃、混喝、混餉的外地人,打不過侵略者還能撤退,而當(dāng)?shù)孛癖妳s要以付出自己全部的財產(chǎn)和身家性命為代價。所以在古今中外的歷史里,隨處可見的是當(dāng)正規(guī)軍抵抗不給力的情況下,地方民兵的抵抗情緒和戰(zhàn)斗力往往是最強的。

現(xiàn)在的實際情況是,正規(guī)軍基本是零抵抗,而民間自發(fā)的反侵略隊伍,是負抵抗。因為當(dāng)?shù)厝瞬坏坏钟|這些“侵略者”,反而對這些“侵略者”還非常歡迎。
這一切還得歸功于隋朝的戰(zhàn)爭宣傳,自楊素開始隋朝對南陳戰(zhàn)敗的俘虜,都實行寬大處理,不但抓了就放,還給路費回家,態(tài)度之友好簡直不像是來搞侵略的。
與此同時,隋朝諸位將軍還下令務(wù)必對沿路百姓秋毫無犯。如此嚴明的軍紀,讓江南的百姓并沒有很強的抵抗情緒,反而很有好感。像對面的韓擒虎,此時最頭痛的不是怎么打仗,而是應(yīng)酬絡(luò)繹不絕、慕名而來的江南百姓。

治下的百姓最仰慕的居然是敵國的將領(lǐng),仗打到如此,只能說作為一個失敗的皇帝,陳叔寶實在是太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