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今“年號”:645——2019AD

日本政府定于2019年4月1日發(fā)布新天皇繼位后使用的新年號,明仁天皇定于4月30日退位,皇太子德仁5月1日繼位,并改換日本國年號的時間和新年號的內(nèi)容。
年號制度最早始于中國,日本的年號制度仿自中國,在日本亦被稱為“元號”。最早的日本年號出現(xiàn)在645年孝德天皇在位時,當時以“大化”作為年號。從645年至今,日本125代天皇,共創(chuàng)生出247個年號,每個一般由兩個漢字組成。

1374年間247個年號,平均一個年號的“服役期”僅為5年左右。日本頻繁改元有不同的原因,除了常見的改朝換代原因(代始改元),出現(xiàn)喜慶之事(瑞祥改元)、出現(xiàn)災(zāi)害異常(災(zāi)異改元),甚至有重大變革的年份(革年改元)都可能改元。

不同于中國自明朝就確立“一世一元”制,日本到明治時期(1868年),才形成每一代天皇有一個年號的制度。1979年日本制定《元號法》,規(guī)定年號變更由內(nèi)閣總理大臣指定一些博學(xué)多識之士,提出幾個備選名單,咨詢參眾兩院議長等人意見,再交由內(nèi)閣會議討論決定。年號產(chǎn)生要經(jīng)過重重篩選,競爭相當激烈,歷史上,有的被提名40次都還沒被選中。

雖然想當上一次年號競爭很大,但數(shù)據(jù)分析顯示它們大多圍繞一些“字”轉(zhuǎn),在漢字的選擇上有明顯的偏好。日本天皇的年號一般由兩個漢字組成,在過去的247個年號中,共使用了504個漢字,字頻統(tǒng)計顯示,504個漢字去掉重復(fù)的字,實際使用了72個漢字,其中“永”、“天”、“元”字出現(xiàn)的頻次最高。觀察這些“漢字”的使用頻率可以發(fā)現(xiàn),越是筆畫簡單、含義祥瑞的字被選中的可能性也越大。

除了在字的選擇上有偏好,日本年號還喜歡引經(jīng)據(jù)典,尤其是中國古代典籍。據(jù)報道,247個年號出處最多的是中國古籍《尚書》共35個,其次是《周易》27個。例如,目前在使用的“平成”年號,《史記·五帝本紀》中就寫有“內(nèi)平外成”,《尚書》中也寫有“地平天成”。

原始文獻:
https://view.inews.qq.com/a/20190329A0U86D00?uid=1460415602&chlid=news_news_top#
參考文獻:
1、日本年號統(tǒng)計分析結(jié),年號來源:https://www.benricho.org/nenrei/sei-gen.all.html

2、HonKawa Data Tribune, 元號に使われる漢字、元號の出典、主な改元理由,https://honkawa2.sakura.ne.jp/5239b.html
3、新華網(wǎng), 日本定于4月1日發(fā)布新年號 5月1日開始施行,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9-01/03/c_1210028956.htm
4、川島真. 日本的年號制度及其歷史背景. https://www.nippon.com/cn/in-depth/a05403/
5、海外網(wǎng). 日本年號很難定?有的被提名40次還沒被選中. http://sn.people.com.cn/n2/2019/0203/c378286-32612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