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zhàn)中的閃避王是誰?【硬核狠人50】

來講一下視頻提到的知識點:
1.
1)馬里烏波爾(烏克蘭語:Мар?уполь,英文:Mariupol):位于烏克蘭東南部的城市,面積244平方公里,人口約46萬,是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州的城市,為頓涅茨克州第二大城、烏克蘭人口最多的十個城市之一。
當?shù)貢r間2022年2月24日,據(jù)國際文傳電訊社剛剛報道,俄軍正登陸烏克蘭東南部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4月10日,據(jù)俄新社報道,車臣領導人卡德羅夫在社交軟件“電報”上稱,馬里烏波爾很快將完全解放。
2022年4月16日,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軍已在馬里烏波爾市區(qū)完全剿滅亞速營、外國雇傭兵和烏克蘭部隊。
當?shù)貢r間2022年5月1日,烏克蘭基礎設施部頒布命令稱,烏克蘭政府宣布關閉馬里烏波爾在內的四處港口。
當?shù)貢r間2022年5月17日凌晨,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發(fā)表視頻講話稱,在烏克蘭軍方、情報部門、談判小組、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和聯(lián)合國共同努力下,烏方希望盡可能拯救自己人的生命。亞速鋼鐵廠守軍中的重傷員正在接受援助
2)
羅馬尼亞(羅馬尼亞語:Romania;英語:Romania):首都布加勒斯特,位于東南歐巴爾干半島北部。北和東北分別同烏克蘭和摩爾多瓦為鄰,南接保加利亞,西南和西北分別同塞爾維亞和匈牙利接壤,東南臨黑海。海岸線245千米,國土面積23.8萬平方千米,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平均氣溫1月約2℃,7月約23℃。羅馬尼亞設1個直轄市和41個省,下設市和鄉(xiāng)。截至2023年1月,羅馬尼亞總人口為1905萬人,主要民族為羅馬尼亞族,官方語言為羅馬尼亞語,主要宗教為東正教。
羅馬尼亞人的祖先是達契亞人。約公元前1世紀,布雷比斯塔建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達契亞奴隸制國家。公元106年,達契亞國被羅馬帝國征服后,達契亞人與羅馬人共居融合,形成羅馬尼亞民族。1947年12月30日,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成立。1965年,國名改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1989年12月22日,齊奧塞斯庫政權被推翻,羅馬尼亞救國陣線委員會接管國家一切權力,易國名為羅馬尼亞,定國慶日為12月1日。羅馬尼亞于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約,并在2007年1月1日加入歐盟。?
羅馬尼亞是新興工業(yè)國家,為中東歐地區(qū)最大的市場之一。處于歐盟與獨聯(lián)體和巴爾干國家交匯處,交通便利。技術教育發(fā)達,IT和軟件人才享譽海內外。2021年,羅馬尼亞國內生產總值為2383億歐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2萬歐元。
2.
索姆河戰(zhàn)役(英語:Battle of Somme,法語:Bataille de la Somme):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會戰(zhàn),時間發(fā)生在1916年6月24日到11月18日間,英、法兩國聯(lián)軍為突破德軍防御并將其擊退到法德邊境,于是在位于法國北方的索姆河區(qū)域實施作戰(zhàn)。
雙方傷亡共計130萬人,是一戰(zhàn)中最慘烈的陣地戰(zhàn),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把坦克投入實戰(zhàn)中。英國采用的是“馬克I型坦克”。因其殘酷性被稱之為“索姆河地獄”。
3.
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 PTSD):是指個體經歷、目睹或遭遇到一個或多個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實際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脅,或嚴重的受傷,或軀體完整性受到威脅后,所導致的個體延遲出現(xiàn)和持續(xù)存在的精神障礙。PTSD的發(fā)病率報道不一,女性比男性更易發(fā)展為PTSD。
4.
1)溫酒斬華佗:化用故事“溫酒斬華雄”。華雄不可一世,在潘鳳等大將接連被華雄斬殺之時,關羽主動請纓前去戰(zhàn)華雄,在溫酒未冷卻的極短時間內斬殺華雄,關羽從此名震諸侯。見于《三國演義》第五回。
2)華佗 (約145年-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yī)學家。
華佗與董奉、張仲景并稱為“建安三神醫(yī)”。少時曾在外游學,行醫(y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鉆研醫(y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y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于手術。并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
華佗被后人稱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醫(yī)華佗稱呼他,又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有杰出醫(yī)術的醫(yī)師。
5.
愛爾蘭獨立戰(zhàn)爭:又稱英愛戰(zhàn)爭,是一場愛爾蘭共和軍在愛爾蘭發(fā)動的游擊戰(zhàn),以反對英國政府在愛爾蘭的統(tǒng)治。戰(zhàn)爭從1919年1月21日始,至1921年7月11日休戰(zhàn)協(xié)議止。
6.
垂死病中驚坐起,笑問客從何處來:
1)垂死病中驚坐起:選自唐代詩人元稹《聞樂天授江州司馬》,全詩為“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2)笑問客從何處來:選自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全詩為“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6.
1939年啊......就開到了海邊咦誒呦:化用電視劇《小兵張嘎》中的音樂《八路軍拉大栓》
7.
萬丈高樓平地起:漢語俗語,意思是再高的大樓都要從平地修建起,要把基礎打牢。也比喻事物從無到有
8.
倫敦塔(Tower of London):英國倫敦一座標志性的宮殿、要塞,選址在泰晤士河。
詹姆士一世(1566-1625)是將其作為宮殿居住的最后一位統(tǒng)治者。
倫敦塔曾作為堡壘、軍械庫、國庫、鑄幣廠、宮殿、天文臺、避難所和監(jiān)獄,特別關押上層階級的囚犯,最后一次作為監(jiān)獄使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
9.
1)伊拉克共和國(阿拉伯語:????????? ????????,庫爾德語:?????? ?????;英語:Republic Of Iraq):簡稱“伊拉克”(Iraq),位于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北部。北接土耳其,東臨伊朗,西毗敘利亞、約旦,南接沙特、科威特,東南瀕波斯灣。幼發(fā)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西北向東南流貫全境。海岸線長60千米。除東北部山區(qū)外,屬熱帶沙漠氣候。7、8月氣溫最高,日平均氣溫24℃-43℃,1月氣溫最低,日平均氣溫4℃-16℃,6-9月降雨最少,月平均降雨量1毫米,3月降雨最多,月平均降雨量28毫米,國土面積43.83萬平方千米。伊拉克全國共分18個省,首都為巴格達。2022年,伊拉克人口4225萬。
公元前3000年中葉,兩河流域最早的居民蘇美爾人創(chuàng)造楔形文字、60進制計數(shù)法和圓周分割率。此后,伊拉克經歷了古巴比倫王國、亞述帝國、新巴比倫王國、波斯、塞琉西(中國史稱條支)、安息、波斯薩珊王朝統(tǒng)治。阿拔斯王朝定都巴格達。1920年淪為英國的美索不達米亞托管地。1921年,英國人從麥加哈希姆王室中選送費薩爾一世到巴格達建立伊拉克王國。1958年宣布成立伊拉克共和國
2)
開羅(阿拉伯語:???????????;英語:Cairo):埃及首都及最大城市,也是非洲及阿拉伯世界最大城市。城市位于埃及的東北部尼羅河三角洲的南端,橫跨尼羅河,氣魄雄偉,風貌壯觀,是整個中東地區(qū)的政治、經濟、文化、商業(yè)和交通中心。開羅由開羅省、吉薩省和蓋勒尤卜省組成,通稱大開羅。
開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當今世界上少有的遭受戰(zhàn)爭破壞最少的古城。而且經歷代王朝和政府不斷修建和擴建,形成這個古今并存、互相輝映的大城市。
在開羅,隨處可見的建筑物是清真寺和宣禮塔。在阿拉伯語中,宣禮塔稱之為“米納爾”,指宣禮員站著呼喚人們祈禱的地方。從7世紀起,隨著伊斯蘭教在西亞、北非一帶廣泛傳播,清真寺建筑藝術不斷發(fā)展,宣禮塔也演變?yōu)楦鞣N不同的式樣,成為清真寺建筑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開羅城區(qū)的一大亮點。
3)敘利亞,全稱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阿拉伯語:?????????? ???????? ??????????;英語:The Syrian Arab Republic;法語:La République arabe syrienne):位于亞洲西部,地中海東岸,國土總面積(包括戈蘭高地)185180平方公里。北與土耳其接壤,東同伊拉克交界,南與約旦毗連,西南與黎巴嫩、以色列為鄰,西與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首都大馬士革,截至2022年,敘利亞人口1929萬,其中阿拉伯人占80%以上,全國劃分為14個省市。
敘利亞在前3000年時就有原始城邦國家存在, 前8世紀起,先后被亞述帝國、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歐洲十字軍、埃及馬穆魯克王朝和奧斯曼帝國統(tǒng)治。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淪為法國委任統(tǒng)治地。1946年4月17日獲得獨立。1963年起由阿薩德家族領導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執(zhí)政。從2011年年初開始,爆發(fā)了敘利亞政府與敘利亞反對派之間曠日持久的沖突。
4) 黎巴嫩共和國(阿拉伯語:????????? ?????????;英語:Republic of Lebanon):簡稱黎巴嫩。位于亞洲西南部地中海東岸,東部和北部與敘利亞接壤,南部與以色列(邊界未劃定)為鄰,西瀕地中海,習慣上稱為中東國家,首都貝魯特,全國分8個省,國土面積10452平方公里,人口約607萬(2020年),絕大多數(shù)為阿拉伯人。
公元前2000年為腓尼基的一部分。以后相繼受埃及、亞述、巴比倫、波斯和羅馬統(tǒng)治。7~16世紀初并入阿拉伯帝國。1517年被奧斯曼帝國占領。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淪為法國委任統(tǒng)治地。1940年6月,法向納粹德國投降后,黎被德、意軸心國控制。1941年6月英軍在自由法國部隊協(xié)助下占領黎巴嫩。同年11月自由法國部隊宣布結束對黎的委任統(tǒng)治。1943年11月22日黎宣布獨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國。1946年12月英、法軍全部撤離黎巴嫩。1975年4月,內戰(zhàn)爆發(fā)。1990年,黎內戰(zhàn)結束。
5)
土倫(Toulon):法國瓦爾省省會,位于馬賽以東65公里處,法國東南部濱地中海的港灣都市,地理坐標43°08′N、5°55′E,面積42.82平方公里。 土倫在土倫灣內,半島環(huán)抱。人口17.9萬,加上郊區(qū)40.8萬(1982)。為法國最大軍港。造船業(yè)規(guī)模巨大,還有軍械、冶金、機器制造等工業(yè)。附近有鋁土礦。重要客運港。每年有許多旅客經此往科西嘉、撒丁等島。國家海洋研究中心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曾受重創(chuàng),后重建。
10.
印象派繪畫:西方繪畫史上劃時代的藝術流派,19世紀七八十年代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其影響遍及歐洲,并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國取得了最為輝煌的藝術成就。19世紀后半葉到20世紀初,法國涌現(xiàn)出一大批印象派藝術大師,他們創(chuàng)作出大量仍令人耳熟能詳?shù)慕浀渚拗?,例如: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