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升學率是否可信?
每年都會迎來一波招生熱潮,首先各大院校都相繼公布了錄取名單,再就是次年考研的學生也要開始自己的備考復習了,正是招生的好時機,各大機構會紛紛推出自身的考研升學率來宣傳自己。
但是同學們要知道,雖然機構處心積慮的提高自己升學率,廣告法中卻明確規(guī)定以下內(nèi)容:
升學率屬于保證性承諾,是不被允許的。

那為什么各機構如此熱衷于考研升學率的通報?作為在考研教育行業(yè)摸爬滾打了些時日的教育從業(yè)者,對于同行的招生手段也很了解,實在是不希望同學們再被輔導機構牽著走了。
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來扒一扒考研升學率背后不為人知的真相。
一、升學率宣傳現(xiàn)狀
1.升學率內(nèi)容構成
升學率的宣傳句式一般為:“考研升學率50%”“某學校錄取*人,其中本機構*人”需要的數(shù)據(jù)有三個
1報班學習人數(shù)
2上岸人數(shù)
3學校錄取人數(shù)
2.宣傳升學率的原因
1、升學率是一個機構教學水平的直接體現(xiàn),代表師資的教學能力,機構的針對性,甚至還有對機構服務的認可。最重要的是當今學生很吃這一套,而且因為高升學率報班的學員不在少數(shù)。
2、升學率宣傳很簡單,而且回報率很高。只要關注院校錄取信息,推出自己還不錯的升學率,就會有大批的學生報名。
二、升學率內(nèi)幕
考研機構通常會在學校公布錄取名單后,推出自己的升學率,而且一般都在50%左右,這些數(shù)據(jù)大部分都不真實,水分就在上岸學員和報班學習人數(shù)上,常見的套路有這幾個:
1填信息:
先由培訓機構發(fā)出資料,課程或者助學服務,比如考試鬧鐘提醒這些獲取學員信息,等到學員上岸,就將其納入機構培訓上岸學員。大家平時莫名收到這樣的短信,不知不覺你也被納入了他們的學員 。
2開小課:
同學們一定接觸過這樣的課程吧,比如常見的“7天帶背小課”,輔導機構先開一節(jié)比較短的,成本較低的課程,或者一些無關痛癢的帶背班,屬于是暴力多銷類型,只要學員上課,就會在錄取時被納入機構培訓上岸學員。
3付費買:
這個就很直接,學校公布錄取名單之后,機構會和上岸學員聯(lián)系,然后通過支付傭金的方式,讓學生對外宣傳是某機構學員,這也是最簡單粗暴的提高升學率辦法。
總而言之,就是將上岸學員以各種方式“拉入”自己的機構。不是成為學員之后上岸,而是上岸之后才成為機構學員。
三、如何看待升學率
升學率不可信且違反廣告法,同學們要擦亮自己的雙眼,認清自己的目標,不要把精力浪費在升學率,報錄比這些虛無縹緲的數(shù)據(jù)上。要明白,是自己在走考研的路。如果不努力,升學率再高也會淪為考研分母,換言之,只要努力奮斗了,哪怕只錄取一個人,那又為什么不能是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