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糧酒不上頭,上頭就是假酒?釀酒師:不靠譜,假酒鑒別看3招
時代的快節(jié)奏發(fā)展,已經讓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白酒了。無論是平常吃飯,還是重要宴請亦或是人生大事,最少不了的便是一瓶好酒作陪了。但是很多人喝了白酒之后會有上頭、頭疼的癥狀,再加上如今假酒泛濫成災,讓人防不勝防,所以大家對于“純糧酒不上頭,上頭就是假酒”的概念越來越深。但真的是這樣嗎?
據釀了一輩子酒的老師傅介紹,頭不疼就是好酒的說法一點也不靠譜,真正能幫助鑒別到底是否為純糧好酒的方法在大家現場買酒時僅有3招,剩下的就要靠大家買回家后自行品嘗得知了。現在將3招基礎鑒別方法分享給大家。
第1招:仔細看酒的“身份證”!
酒跟人是一樣的,每一瓶酒身上都有自己的“身份證”。這個身份證上寫了名字、香型、原料、酒精度、執(zhí)行標準、生產許可等鮮明條件。而咱們真正的純糧酒也是有標準的。因此一定要看清楚配料表與執(zhí)行標準,糧食、水、執(zhí)行標準代碼以及質量等級缺一不可。少一項多一項都不為真正的純糧酒。
第2招:多渠道對比價格!
許多人買到假酒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入手價格與市場上的售價明顯不匹配。這類人有明顯“貪小便宜”的心思,但往往最容易“吃大虧”。畢竟咱們中國有句老話,一分價錢一分貨,什么酒值多少錢那都是市場經濟試出來的,定價肯定是基礎又標準的。不然茅臺現在定價那么高,怎么還是有人買?單單是一些富豪們就養(yǎng)得起茅臺這么大的酒廠了?
同時也有許多網友私信說要是掏了高價還買到假的,那是怎么回事?這里最明顯的原因就是渠道供貨的問題了。因為造假太多,所以渠道也被打亂了。而且真正能堅守底線的人太少了,試問誰不想掙大錢呢?
因此在這一點上買酒,就一定要仔仔細細的看好渠道來源,對比好價格落差,最好也保留下買酒時的憑證。如此一來假如真的買到了假酒,你還是可以退出去索要賠償的,這一點一定要切記!
第3招:晃酒瓶看酒花消散快慢,這一招僅針對透明瓶有效!
在一眾大牌名酒中,小編對五糧液和瀘州老窖的認可度還是比較高的。因為它倆在大牌名酒中是為數不多的透明瓶白酒,在買酒時可以直接搖晃酒瓶觀察酒花綿密程度與消散快慢,從而在基礎上鑒定一款白酒是否為真酒。
拿現在最流行的醬香白酒舉例,一般來說,53度的醬香白酒酒花比較綿密,消散也很慢,品質也就很好。
但是醬香白酒的瓶子包裝一般都看不出來,只能用此前2招的鑒別方法,待買回家后拆開包裝,搖晃、觀察與品嘗才可得知好賴。小編此前用以上2招入手了幾瓶國康1935,回家后也試驗了第3招,因為覺得品質不錯,大家可以參考參考。
這瓶酒,瓶身身份證非常顯眼,沒有任何可以挑剔的毛病,原料:糧食、水。產品執(zhí)行代碼為26760-2011,等級為優(yōu)級,廠址與渠道也是官方指定的,所以沒什么毛病。
拿回家倒入玻璃杯中,該酒的酒花綿密細潤,晶瑩剔透,消散程度很慢,酒色有微微的老黃,但是純凈無雜質,品質讓人放心。其次這款酒是5年基酒+10年老酒勾兌而成,又窖藏了5年,因此酒水中的醇類物質和呈香物質分布的很均勻。仔細去聞絲毫不嗆鼻子,而且醬香味很濃醇,還有淡淡的糧食香與焦糊香。入喉后口腔里瞬間就席卷起一股綿中藏柔的感覺,不論是喉頭還是舌尖都沒有任何不適感,下肚后也覺得暖洋洋,尾段口感則更偏茅香,帶有絲絲回甜,斷的十分干凈,小酌完讓人渾身舒服。
本期“純糧酒不上頭,上頭就是假酒?釀酒師:不靠譜,假酒鑒別看3招”的文章內容到這里便要結束了,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留言探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