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堅實可靠的“戰(zhàn)場伴侶” 德軍靠它橫掃歐洲?M24木柄手榴彈的故事

本專欄所有文章均為本人(筆名:夜鶯)原創(chuàng),同時也為坦克世界旗下公眾號供稿


手榴彈海
“什么金枝玉葉,能值五十箱手榴彈?”這是《亮劍》里李云龍找軍需部要手榴彈的時候,部長張萬和說的,足見手榴彈在八路軍心中的位置之重。手榴彈這不起眼的投擲爆炸物,在極度缺少火炮的八路軍眼里已經(jīng)是“重武器”了??上г诒姸嗫谷丈駝〉陌b下,手榴彈已然成為了一種非常魔幻的裝備——比如“褲襠藏雷”。今天小編就跟各位觀眾老爺們聊聊這種抗戰(zhàn)時“木柄手榴彈”的原型,德國M24型長柄手榴彈!
研究M24長柄手榴彈

“真香”
咱們抗戰(zhàn)時期使用的手榴彈,其實都是鞏縣兵工廠在1927年量產(chǎn)的“鞏式手榴彈”的“山寨”貨。而鞏式手榴彈其實也是“山寨”德國的M24型長柄手榴彈(Stielhandgranate 24)出來的,這倒也無可厚非,在20世紀初那個工業(yè)底子幾乎可以說是沒有的年代,仿制外國制式裝備才是正道。鞏式手榴彈為了節(jié)省材料還在M24的基礎上把木柄減短了,使得整個手榴彈的長度降至243mm長。

一戰(zhàn)中使用手榴彈的德軍
其實從剛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開始,德軍就已經(jīng)“緊跟潮流”開發(fā)出了屬于自己的M1915型手榴彈。與英國人的米爾斯卵型手榴彈不同,M1915型手榴彈有一個超級長的木柄,德國人認為這個木柄可以防止手榴彈落地后滾動(山地作戰(zhàn)仰攻的時候,手榴彈往上扔再滾回來可就慘了.....)。借助杠桿原理,擁有長長木柄的M1915型手榴彈最大投擲距離達到了驚人的37米遠,而米爾斯手榴彈的標準投擲距離也就27米遠,如果趴著扔的話只能扔22米遠(來源:《WO 291/472號 手持高爆手榴彈的表現(xiàn)》,不列顛戰(zhàn)爭辦公室)。

M24手榴彈
長柄手榴彈在使用中不斷的改進,從M1915到M1916再到M1917,外形上大致都一樣,只是有細節(jié)的不同。一戰(zhàn)時期的德軍手榴彈都會在戰(zhàn)斗部彈體外殼上點焊一塊彎曲的卡子(類似鋼筆筆帽)來方便掛在腰帶上,從M924型開始這個設計就取消了。M1924型手榴彈是魏瑪共和國時代定型的,為了方便稱呼后來直接改稱M24,不過因為其奇葩的外形,士兵們給它起了個“土豆搗子”(Potato Masher,用來把土豆搗成土豆泥,類似蒜搗子)的外號。
基本結構

嘗嘗這個!
需要指出的是,手榴彈根據(jù)用途的不同可以分為進攻型手榴彈和防御型手榴彈兩種。進攻型手榴彈說白了,就是推進的時候一邊沖一邊扔,這種手榴彈為了防止誤傷進攻中的自己人,主要靠裝藥爆炸的沖擊波來殺傷敵人,因此威力相對較小。防御型手榴彈就是使用者躲在掩體里,有掩體的遮蔽根本不用在意“友軍之圍”,所以戰(zhàn)斗部都制作的比較大而且通常彈體上會預置破片,主要利用飛濺的彈片來殺傷敵人。

M24手榴彈
M24就屬于典型的進攻型手榴彈,全長356mm,戰(zhàn)斗部長度75mm,直徑60mm。戰(zhàn)斗部裝藥雖然有170克TNT炸藥,但外部包覆的是沖壓成的金屬薄板,爆炸后產(chǎn)生的破片殺傷力較小,因此M24的有效殺傷范圍也就2-3米。

木柄和戰(zhàn)斗部

剖面圖,下方的M24加裝了早期型破片套
M24的結構非常簡單,戰(zhàn)斗部是直接旋在木柄上的,木柄中央突出的白色物體即為雷管,雷管下端的發(fā)火管置于木柄內(nèi)。

拉火繩
發(fā)火管下部連接一枚稍小的陶瓷圓球,陶瓷圓球連接一根長長的繩子,并在木柄末端伸出,為了便于拉住發(fā)火繩不至松脫,發(fā)火繩末端有一枚較大的陶瓷圓球以便抓握。為了防潮也是為了安全,木柄尾部有一旋轉(zhuǎn)蓋。

差不多就是這么使
M24手榴彈怎么用的問題.....相信各位應該都會懂,擰開蓋一拉弦,扔了就跑!畢竟M24不像蘇聯(lián)RGD-33或者日本九一式操作那么復雜。

老虎:我讓你扔!
但是M24有個小瑕疵,那就是引信延遲時間比較長,足足有5秒的延遲,這導致很多時候會出現(xiàn)剛把手榴彈扔過去,對面又扔回來反而炸了自己人的奇葩事情。在南斯拉夫的著名戰(zhàn)爭片《橋》中就有非常鮮明的體現(xiàn),偵查員老虎在碉堡上接住下面德軍投上來的M24手榴彈并反扔回去。

我讓你再扔!
而且這樣的戲碼還上演了兩次.....老爺們這下知道這個5秒延遲有多坑爹了吧?所以經(jīng)驗老道的使用者,通常都會在拉弦后把M24握在手里等個2-3秒再扔出去,這樣敵人根本沒時間反應,而且因為M24較遠的投擲距離,這還會使得手榴彈在空中爆炸,造成更大的傷害覆蓋范圍。

早期配備的破片套
有的老爺說了,小編你這么一說那這M24性能好像也不怎么樣?。康聡瞬恢栏倪M一下嗎?當然,德國人自己也不傻。針對M24威力小的特點,德國人開發(fā)了專用的“威力倍增器”,即在M24戰(zhàn)斗部的外面包裹一層破片套以增加爆炸時的破片。早期的破片套為閉合圓柱形,末端焊有4個鐵片箍,又在外面套了個鐵環(huán)。使用時只需要把破片套往戰(zhàn)斗部上一套,在把鐵環(huán)往下一捋,鐵箍就會把破片套牢牢的箍在戰(zhàn)斗部上。

收納箱中的M24,注意木柄上的后期型破片套
早期的破片套為了增加效果,還在破片套的外面預先車制了溝槽,這樣是為了爆炸時能產(chǎn)生更多的規(guī)則型預置破片,殺傷力更強。但是戰(zhàn)爭進行到了后期,就是這樣的破片套也有點奢侈,因此德國人把它也簡化了。后期型的破片套就是一個用彈簧鋼卷制而成的鋼筒,往戰(zhàn)斗部上一套就完事兒了,這樣簡陋的破片套效果雖然差了些,但總比沒有強。
攜行方式

攜帶M24的專用箱子
德軍還為M24型手榴彈開發(fā)了專用的手榴彈攜行箱子,可以裝載15枚M24手榴彈和它的引信盒。每個步兵班都會發(fā)這么一箱。箱子用薄鋼板沖壓而成,不僅箱體上有把手,箱子里的攜行架上也有把手,關鍵時刻不用帶箱子,只要拎著里面的攜行架就行。

箱子里的托架

插在腰間
當手榴彈已經(jīng)從班組下發(fā)至個人手里時,由于M24長達356mm,體積比起卵型手榴彈而言大了不少,因此德軍還有一套專門的“個人攜帶說明”。比如可以像上圖一樣斜插在腰間,這一般是老兵的做法。還可以掛在皮帶扣上,還可以用根繩子把木柄系住之后掛在脖子上,還能插在靴筒里。
集束使用

集束裝藥示意圖
M24還有一種有趣的使用方法——集束裝藥(這種長柄手榴彈都能這么玩),以一枚手榴彈為中心,周圍捆上4-6枚手榴彈的戰(zhàn)斗部(鞋帶、鐵絲網(wǎng)、皮帶什么都行),這些額外的戰(zhàn)斗部不需要插雷管,由中間這枚“主彈”引爆。這是為了增加威力而采取的土辦法,通常用于反坦克或者工事。

看這堅毅的眼神
但是這么一來,單顆M24集束手榴彈的重量就高達1700克上下,差不多有三斤半的重量,因此集束手榴彈的攜行只能是扛在肩上。而且使用這種“大殺器”的必須是隊伍里最高大威猛的戰(zhàn)士,平常人真玩不來這個,扔不遠不說還容易被集束裝藥波及。
裝備歷程

一名警惕的士兵握著一枚M24
嚴格算起來,從第一款長柄手榴彈M1915開始直到最終的M43,德國原產(chǎn)的長柄手榴彈一直從1915年戰(zhàn)斗到了1975年(越南戰(zhàn)爭中也曾使用)。而德味十足的“精神續(xù)作”木柄手榴彈在中國一直生產(chǎn)到80年代(77-1式木柄手榴彈停產(chǎn)),據(jù)估算中國目前還保有上億枚手榴彈.....

經(jīng)典的照片
隨著德國在歐洲大陸上的四處征伐,戈培爾的宣傳機器不斷地吹噓著第三帝國的勝利,投擲長柄手榴彈的德軍形象已經(jīng)深入人心。可以說,M24型長柄手榴彈已經(jīng)和虎式坦克一樣,成為了二戰(zhàn)中德國軍隊的象征符號。
原創(chuàng)不易,讀者老爺關注支持一下吧
本專欄定期更新,只要是老爺們喜歡的,全都聊!
UP已開通頭條號,ID阿納貝爾卡多,同步更新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