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判斷礦卡的措施,有一半是錯的
最近礦卡的新聞比較多。寫個文章說一下幾個常見的小白自己坑自己的誤區(qū):
反正記住一句話:
人們在什么都不懂的情況下,只敢信自己愿意信的東西,無論是否科學(xué)。
舉例:以前從地心說變成日心說,這個過程中可沒少有人被吊起來。
如果你不認(rèn)同這句話,沒必要看下去了。我也懶得爭論,好言難勸該死鬼。反正掏錢買的是你,不是我。怎么花你的錢那是你的事情。

常見的判斷礦卡的措施
1,看顯卡核心背面黃不黃判斷是不是礦卡——半對半錯
首先是黃不黃的問題
最大問題是,顯卡核心背面的米粒電容,本身就是黃色的,并且不同規(guī)格的,顏色還不一樣。這個就沒標(biāo)準(zhǔn)。你怎么判斷?網(wǎng)上找個人,自稱大師,那人瞅一眼,說你這卡黃,肯定是礦。
你信還是不信?一個不夠,3個呢?
為啥會發(fā)黃?
以前挖礦,挖BTC,吃啥? 顯卡核心。所以7X24挖礦=顯卡7X24跑FULMARK烤機(jī)測試。老化快,再加上高溫,長期使用確實(shí)會變黃氧化,尤其是焊錫部分。但是這一條針對某些電容本身就很黃的電容不適用。
而且最大的問題,2020年底到現(xiàn)在的礦潮,挖的是ETH,根本不是BTC。
ETH吃啥?吃顯存。B站那么多挖礦教程,但凡看幾個都知道,挖ETH,礦老板是顯存超頻+核心降頻,這樣能降低功耗,降低發(fā)熱。
舉個例子,一個無鎖的3060,跑游戲,平均功耗最高170W,而挖礦的時候只有120W。這數(shù)據(jù)百度就能看到。
功耗平白無故少了50W,比某些人打游戲的時候功耗還低,你看核心能判斷挖礦?怕不是7X24? ?打游戲,核心都比礦卡黃。
2,看導(dǎo)熱墊出油多不多來判斷顯卡是否挖礦——半對半錯而且自己受傷。
首先,這個判斷是需要拆卡的,而現(xiàn)在很多顯卡,拆了直接沒法7天無理由,也沒法享受質(zhì)保。(以前是可以的,但是都被礦老板逼的)這就是我說自己受傷的原因。
其次,導(dǎo)熱墊這個東西不同規(guī)格,不同材質(zhì),出油率就不一樣,比如,萊爾德的HD300出油率就比HD9000高的多,多高呢?
我那負(fù)載直播推流的機(jī)器,用的是3060,平時顯存占用不到4G,核心負(fù)載不到25%,用了倆月,顯存上都是油。
而我拿來打游戲和做視頻的機(jī)器,用的是3080TI,顯存還是發(fā)熱更大的GDDR6X,用了3個月,基本沒有油痕。
利民前段時間有個導(dǎo)熱墊,雖然比較硬,但是他出油率好像就很低,我之前自己整活玩,放到CPU散熱器上,用來替代硅脂,結(jié)果后來CPU過熱關(guān)機(jī)了,它一點(diǎn)油都沒出。
所以這個法子也不算靠譜。但是可以參考。
3,看金手指是否有劃痕——最傻的判斷方式,穩(wěn)錯。
這問題都快成上古問題了。15年了大哥們!15年?。。?!每年都有人問,每年都有人傳。
顯卡出廠要跑測試,廠商周自己就要跑3D AMRK或者FUL MARK,避免問題卡流出,因?yàn)榱鞒鋈ブ髞砘刭M(fèi)和人力消耗都是額外成本。
具體流程有很多報道,自己看比較官方的報道吧:
2007年的:https://vga.zol.com.cn/59/590864_all.html#p590864
2017年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67444133046363 這個我在微型計算機(jī)雜志上看過。
出廠跑測試的是,就會插拔顯卡,金手指就會有劃痕。
目前看到比較多的就這三種方法,也是坑人坑的最多的方法。
那有啥檢測的辦法么?沒,只能盡力確保自己買的是全新卡:
很簡單:
盡力官方自營店鋪買。留下購買證據(jù)。
買之前看包裝,開箱錄像。
外盒破損或者貼紙有翹起,這些需要小心。
里面防靜電袋的一次性封條有破損,直接退貨換貨。
防塵橡膠蓋脫落的這個不用擔(dān)心,因?yàn)橛行┡谱咏o的那個防塵蓋很松,你放盒子里拍拍都能把它震掉。
SN號碼試著打一下客服電話進(jìn)行驗(yàn)證,看一下出廠日期,看一下是否注冊過或者有過維修記錄。
別的不說,這樣最起碼你能享受到完整的官方質(zhì)保。
其他地方買的話,也照做,并且問清楚官方質(zhì)保策略,如果必須寄給他們,他們給你質(zhì)保,要么是品牌不支持個人送保,要么你就當(dāng)他是個礦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