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壓力的方法——白日夢
阿航讀后感,今天要分享的是《深度休息》
當你在床上睡不著時、漫無目的的散步時、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打盹時,你的大腦在想什么?
有時候,明明精力已經(jīng)消耗的差不多了,身心處于一種疲憊狀態(tài),但腦海中的念頭卻一刻也不停歇的輪番上陣。
或許你沒有嘗試用正念的方式察覺,做白日夢時腦海中閃現(xiàn)的念頭是什么。
研究者們讓許多人記錄下發(fā)呆時的念頭,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念頭是零碎、混亂、一閃即逝、無意義的。

無需察覺,只需放空,任由大腦神游。
當處于白日夢模式時,雖然大腦異常活躍,但整個過程卻不需要耗費任何腦力,念頭的出現(xiàn)是自動的,不受控制的。
我們完全不必在意腦海中的念頭是什么,因為只要動用意識稍微察覺一下,就會破壞白日夢。
正是由于處于無意識的忙碌,大腦才得以休息。因為大腦的默認模式是:忙碌。在我們清醒時,大腦會做白日夢。就算我們睡著了,大腦也會通過做夢,來激活腦海中的某些畫面。
做白日夢是大腦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這種機制可以讓你暫時從壓力中逃離,在短暫的逃離中,大腦會專注積蓄能量,在結(jié)束白日夢后,有助于你完成接下來的困難工作。
最后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白日夢。悲觀主義者在做白日夢時,腦海中閃現(xiàn)的畫面傾向于悲觀色彩。如果長時間做白日夢,不僅有害,而且悲觀主義會加重。這時,就要有必要通過正念的方式,察覺并停止不好的念頭的產(chǎn)生,或轉(zhuǎn)移注意力,或?qū)W⒂诤粑?,來達到深度休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