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商朝脈絡(luò)(二)
太戊。太庚之子,雍己之弟。成湯四世孫。勤政修德,治國撫民,先后任伊陟(伊尹之子)和巫咸為相。諸侯歸順,再度興盛。七年,朝堂上生怪樹,桑樹和楮樹合生。太戊問伊陟,陟曰,臣聞妖不勝德,君之政有過失,故現(xiàn)妖異。太戊從之,怪樹枯死。(太戊遣王孟奔西王母尋藥,困于路,食木實(shí),衣木皮,終生無妻。天帝憐憫,夢中從背肋間生二子,孟死。其后皆如此,號丈夫國。)子三,仲?。f,一作中?。?、外壬(名發(fā),一作卜壬)、河亶甲(名整,一作戔甲)。
仲丁,太戊之子。成湯五世孫。元年,將都城從亳西遷囂(亦作隞)。六年,藍(lán)夷犯商,平定藍(lán)夷。
外壬,太戊之子,仲丁之弟。成湯五世孫。姺(有莘氏之后,封于姺)與邳②反。
河亶甲,太戊之子,外壬之弟。成湯五世孫。國勢衰落,將都城從囂遷到相。三年,得大彭國相助,平定邳國。四年,征討藍(lán)夷。五年,命彭伯、韋伯征討班方、姺人,班方、姺人臣服。二子,祖乙(名滕,又作勝、且乙)、祖丙。
祖乙,河亶甲之子。成湯六世孫。將都城從相遷到耿。二年,又從耿遷到邢,將祖丙封于耿,建耿國。邢地發(fā)生河患。于是,再次遷都于庇。建都城,立宗廟、筑社稷、造營室。王朝再次興盛。歷法:有大小月之分,定三百六十六天為期,并用年終置閨來調(diào)整朔望月和回歸年的長度。有多次日食、月食和新星的記錄。二子,祖辛(名旦,一作且辛)、沃甲(名逾,一作開甲、羌甲)。
祖辛,祖乙之子。成湯七世孫。子,祖?。?,一作且?。?/p>
沃甲,祖乙之子,祖辛之弟。成湯七世孫。子,南庚(名更)。
祖丁。祖辛之子。成湯八世孫。四子,陽甲(名和,一作象甲)、盤庚(名旬,一作殷庚)、小辛(名頌)、小乙(名斂,一作小祖乙、后祖乙、亞祖乙)。
南庚,祖丁之堂弟,沃甲之子。成湯八世孫。
陽甲,祖丁之子。成湯九世孫。定都于奄。西征丹山戎。
盤庚,祖丁之子,陽甲之弟。成湯九世孫。從奄遷都亳,又從亳遷都殷。《史記》:“行湯之政,然後百姓由寧,殷道復(fù)興。
小辛,祖丁之子,盤庚之弟。成湯九世孫。
小乙,祖丁之子,小辛之弟。成湯九世孫。征伐東夷、鬼方,定祭祀。子,武?。眩?。
武丁,小乙之子。成湯十世孫。任傅說為相,得甘盤為賢臣,祖己輔政。修明政事,推行德政,勵(lì)精圖治。妻妾:司母戊婦姘(婦戊)、司母辛婦好(婦辛)、婦癸。四子,祖己(名弓,一作且己,小王、兄己、小王父己、且己、孝己)、祖戊、祖庚(名曜,一作躍)、祖甲(名載,一作且甲)。
祖庚,武丁之子。成湯十一世孫。遵行禮制。
祖甲,武丁之子,祖庚之弟。成湯十一世孫。創(chuàng)周祭之法,征伐西戎。二子,廩辛(名先,一作馮辛)、庚?。麌蹋蛔骺刀?、康且丁)。
廩辛,祖甲之子。成湯十二世孫。征調(diào)衛(wèi)、虎、受等部出兵攻打,蠶叢氏首領(lǐng)被射殺。并派逐、何等五族戍守。
庚丁,祖甲之子,廩辛之弟。成湯十二世孫。子,武乙(名瞿)。
武乙,庚丁之子。成湯十三世孫。元年,定都于殷。三年,遷都于黃河以北,將岐邑之地賜給古公亶父(周侯)。十五年,將都城從黃河以北遷到?jīng)i(即朝歌)。三十四年,季歷(周侯,古公亶父之子)前來朝見,賜土地三十里,玉十對,馬八匹。周侯季歷西滅程、北伐義渠,生擒義渠首領(lǐng)。次年,又征伐西落鬼戎(即鬼方),俘獲大小頭目二十。子,文丁(名托,一作大丁、太?。?。
文丁,武乙之子。成湯十四世孫。周侯季歷征伐余吾戎,敗而降周。向文丁報(bào)捷。嘉封季歷為“牧師”,專征伐權(quán),安定邊陲。季牧師又征始呼戎,敗而降周。不久,又打敗翳徒戎,給文丁獻(xiàn)捷。文丁下命囚禁季歷,并殺之。三子,帝乙(名羨慕)、箕子(名胥余,官太師,封于箕。其后箕子朝鮮)、比干(封于比邑,故稱比干。兒子,林堅(jiān),大夫、博陵郡公)。
帝乙,文丁之子。成湯十五世孫。定都于殷。三年,昆夷叛,派南仲率軍西御,修筑朔方城。九年,出兵征伐島夷和淮夷,受孟方截。遂率領(lǐng)諸侯討伐孟方,得勝而回。末年,遷都于沫(即朝歌)。四子,微子啟(名啟,后避諱改為開,封于微。宋國始祖)、微仲衍(名衍,又稱仲衍。宋國第二位國君)、帝辛(名受,一名受德,世稱紂)、子期(封于郝地)。
帝辛,帝乙之子。成湯十五世孫。營建朝歌、加重賦斂、嚴(yán)刑峻法,屢次發(fā)兵攻打東夷諸部。。牧野之戰(zhàn),商軍被周武王所率諸侯聯(lián)軍擊敗,帝辛身死,商朝滅亡。妃子,九侯女、妲己。子,武庚(名庚,字祿父)。
②注:邳國,奚仲十二世孫,仲虺之后,封于邳。黃帝生玄囂、昌意。玄囂生蟜極。蟜極生帝嚳。帝嚳生禺號。禺號生徭梁。徭梁生番禺。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