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承認智商有差異需要莫大勇氣—養(yǎng)娃記0015

步入社會慢慢會承認智商的差異,但是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要難不少。

無意中遇到一個95后,畢業(yè)5年,基本算是行業(yè)頭部里面的頂級了。
很謙虛,做得挺好,又出了很多課程。
這是一個比較無奈的現(xiàn)實。
帶孩子的過程中,固然會遇到各種流派各種打法。
有如何激勵的,有如何陪伴的,等等不一而足。
在正式帶孩子之前會想,如果突破了心理上的隔閡,負擔(dān),似乎馬上就能迎來春天。
確實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是這樣的,也就是所謂“開竅”。
有些人成年以后后悔不已,如果有機會,一定會好好讀書。
但是在平行世界里,也許很努力,也未必能得到想要的。
客觀來說,大部分人終其一生能認識的人是很少的。
這有限的人群里,幸存者偏差不可幸免。
也不是說非要拿這個數(shù)據(jù)來證明自己的對或者錯。
而是錨定目標的時候,需要考慮是否適合自己。
安慰自己上,我們的語言體系是非常豐富多彩的。
于是給我一個觸動,所謂成功,其實是什么?苦哈哈一輩子?一切隨緣?
不管哪種,好像包袱都會有點重。
承認自己平庸需要勇氣,但是很多時候還是會承認的。
但是承認自己的孩子智商不夠高,相對來說會困難很多。
不知不覺,已經(jīng)進入中學(xué)階段,叛逆的萌芽已經(jīng)越發(fā)明顯,許多看起來無法接受的缺點,拖沓,拖拉,信心不足,情緒管理不善,丟三落四,凡此種種,一應(yīng)俱全。我似乎慢慢把一手好牌給打壞了。不管如何,還是希望嘗試著記錄這段經(jīng)歷,聊以慰藉,撫慰余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