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陸戰(zhàn)爭4》法國將領介紹(32):維爾納夫

↑《歐陸戰(zhàn)爭4》中的維爾納夫。
↑《維爾納夫海軍上將》(現(xiàn)收藏于巴黎國家海軍博物館) 皮埃爾-夏爾-讓-巴蒂斯特-西爾維斯特·德·維爾納夫(法語:Pierre-Charles-Jean-Baptiste-Silvestre de Villeneuve;1763年12月31日–1806年4月22日)是拿破侖戰(zhàn)爭(英語:Napoleonic Wars)期間的一位法國海軍軍官。他在特拉法爾加海戰(zhàn)(英語:Battle of Trafalgar)中負責指揮法國艦隊和西班牙艦隊,但是他的艦隊卻被納爾遜(英語:Horatio Nelson;1758年9月29日-1805年10月21日)的艦隊擊敗。 早年生活
維爾納夫于1763年出生于瓦朗索勒,并于1779年進入法國海軍服役。他參加了美國獨立戰(zhàn)爭時期的海上軍事行動(英語:Naval battle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他在“馬賽”號風帆戰(zhàn)列艦[隸屬于德·格拉斯(法語:Fran?ois Joseph Paul, Comte de Grasse, Marquis of Grasse-Tilly;1722年9月13日 - 1788年1月11日)麾下的艦隊]上服役,擔任海軍少尉。 盡管他出身貴族,但是他支持法國大革命,并將自己名字中的貴族姓氏助詞去掉;當其他貴族軍官遭到清洗的時候,他仍能繼續(xù)在海軍服役。他參加了幾次戰(zhàn)爭,因此他于1796年被晉升為海軍少將。 在1798年尼羅河河口海戰(zhàn)(英語:Battle of the Nile)中,他負責指揮后尾海軍師。這場海戰(zhàn)中僅有兩艘法國風帆戰(zhàn)列艦逃過一劫,他所乘的“紀堯姆·泰爾”號風帆戰(zhàn)列艦便是其中之一。不久之后,英國軍隊攻占了馬耳他島[英語:Siege of Malta (1798–1800)],他不幸被俘,但是他很快就獲釋了。人們批評他沒有率領艦隊在尼羅河與英國艦隊交戰(zhàn),但是拿破侖(法語:Napoleon Bonaparte;意大利語:Napoleone di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認為他是一個“幸運兒”,他的事業(yè)沒有受到影響。英國人給他的待遇并不差,但是這導致他在一封給家人的信中將他們描述為“虛情假意的小妖精”。 1804年,拿破侖命令維爾納夫(時任海軍中將,其艦隊駐扎于土倫)率領艦隊逃離英國艦隊的封鎖,擊敗駐扎于英吉利海峽的英國艦隊,并保證入侵英國的計劃的成功。為了抵御英國艦隊,維爾納夫要率領艦隊前往西印度群島,根據(jù)計劃,他的艦隊將與西班牙艦隊以及駐扎于布雷斯特的法國艦隊在那里會合,并向英國在加勒比地區(qū)的殖民地發(fā)起進攻,然后艦隊返回大西洋,殲滅英國海軍英吉利海峽分艦隊,并護送“英格蘭”集團軍從位于布洛涅的營地出發(fā),在英格蘭登陸,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 特拉法爾加海戰(zhàn)
戰(zhàn)爭的前奏
一月份,在一次失敗的冒險之后,維爾納夫終于在1805年3月29日帶著11艘風帆戰(zhàn)列艦離開了土倫。他的艦隊避開了納爾遜的艦隊的封鎖,于4月8日穿過直布羅陀海峽,并在納爾遜的艦隊的追擊之下橫渡大西洋,但是由于風向不好,行動推遲了一個月左右。在西印度群島,維爾納夫在馬提尼克等了一個月,但是甘托姆海軍上將(法語:Honoré Joseph Antoine Ganteaume;1755年4月13日-1818年7月28日)麾下的布雷斯特艦隊卻遲遲沒有出現(xiàn)。最終維爾納夫在法國軍官們的壓力下開始了對英國艦隊的襲擊計劃,但是他只成功地收復了位于馬提尼克外的鉆石巖要塞。6月7日,他得知納爾遜的艦隊已抵達安提瓜島。6月8日,他的艦隊攔截了一支由15艘英國商船組成的返航船隊,該船隊由“巴巴多斯”號巡防艦和“內(nèi)特利”號小型風帆戰(zhàn)船(或雙桅縱帆船)護衛(wèi)。兩艘英國軍艦成功逃脫,但是維爾納夫的艦隊俘獲了整支船隊,船上的貨物價值約為500萬英鎊。維爾納夫的艦隊隨后在“美人魚”號巡防艦的護衛(wèi)之下將戰(zhàn)利品送到瓜德羅普。6月11日,維爾納夫的艦隊啟程前往歐洲,納爾遜的艦隊仍在追擊他的艦隊。 7月22日,維爾納夫帶著20艘風帆戰(zhàn)列艦和7艘巡防艦,經(jīng)過位于西班牙西北海岸的菲尼斯特雷角,進入比斯開灣。在這里,他遇到了英國海軍中將羅伯特·卡爾德爵士(英語:Robert Calder;1745年7月2日-1818年8月31日)麾下的英國艦隊(由15艘戰(zhàn)艦組成)。在隨后的菲尼斯特雷角戰(zhàn)役[英語:Battle of Cape Finisterre (1805)]中,在能見度很差的情況之下,英國艦隊雖然寡不敵眾,但還是攔截并俘獲了兩艘西班牙戰(zhàn)艦。 維爾納夫的艦隊跟蹤撤退的英國艦隊兩天,但是并沒有尋求與英國艦隊發(fā)生一場戰(zhàn)斗。相反,他率領艦隊前往拉科魯尼亞,并于8月1日抵達那里。在那里,他接到拿破侖的命令,艦隊按原計劃航行到布雷斯特和布洛涅。相反,也許是相信了“比斯開灣有一支實力更強的英國艦隊”的虛假報告,他不顧西班牙艦隊指揮官的反對,他率領艦隊返回加的斯,這使得拿破侖入侵英國的計劃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 戰(zhàn)爭過程
法西聯(lián)合艦隊被納爾遜的艦隊封鎖在加的斯。9月,維爾納夫奉命率領艦隊前往那不勒斯,襲擊駐扎于地中海的英國艦隊,但是他最初的時候不愿意率領艦隊前往那不勒斯,繼續(xù)公然無視上級的命令。 十月中旬,他得知拿破侖將命令弗朗索瓦·艾蒂安·德·羅西里-梅斯羅(法語:Fran?ois étienne de Rosily-Mesros;1748年1月13日-1832年11月12日)接替他的指揮權(quán),并命令他前往巴黎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拿破侖曾寫信給海軍大臣,信中說:“維爾納夫不具備指揮巡防艦作戰(zhàn)的能力。他缺乏決心,也沒有道德勇氣?!保┰诮犹婢S爾納夫的人到達之前,他下令于10月18日啟航。 他的艦隊缺乏經(jīng)驗的船員,并且離開加的斯非常困難,這意味著要花兩天時間才能將所有34艘船駛出港口,使其排成某種序列。1805年10月21日,維爾納夫得知了英國艦隊的規(guī)模,然后他又率領艦隊返回加的斯,但是法西聯(lián)合艦隊在特拉法爾加角被納爾遜的艦隊攔截。納爾遜的艦隊雖然寡不敵眾,但還是贏得了特拉法爾加海戰(zhàn)的勝利,維爾納夫所乘的旗艦——“巴森托”號風帆戰(zhàn)列艦和其他許多法國軍艦和西班牙軍艦一起被俘獲。 戰(zhàn)爭余波和死亡
↑《“歐律阿羅斯”號巡防艦上的法國海軍上將》(這是一幅蝕刻版畫,作于1805年) 英國人將維爾納夫送上了“歐律阿羅斯”號巡防艦,并將其送到了英國,但是他們將他假釋;在此期間,他居住于畢曉普斯沃爾瑟姆(位于漢普郡)。他住在王冠旅館內(nèi)的小酒館里,而他的200名部下則住在當?shù)氐姆孔永?。他被允許在畢曉普斯沃爾瑟姆參加納爾遜勛爵的葬禮。1805年底,他終于獲釋,并返回法國,他試圖回到部隊服役,但他的請求沒有得到回應。 1806年4月22日,他被發(fā)現(xiàn)死于家園酒店(位于雷恩)內(nèi),左肺有6處刺傷,心臟有1處刺傷。他給妻子留下了一封永別信。經(jīng)法院鑒定為自殺,該鑒定結(jié)果被記錄在案。他的死亡特征確保了當時的英國媒體認為這一鑒定結(jié)果十分可笑,人們懷疑拿破侖曾秘密下令謀殺維爾納夫。從那以后,維爾納夫的死因是否為自殺這一問題一直是歷史學家爭論的焦點。 后世紀念
他的名字被銘刻在巴黎凱旋門上。 (完) (聲明:以上內(nèi)容是本人從英文維基百科上翻譯過來的。本人翻譯水平有限,文章中可能有很多不足之處,還望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