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 列島縱斷!10日日本鐵道旅!|D9-4| 京都·嵐山散策、嵯峨野觀光鐵道

第九日(四)嵐山散策、嵯峨野觀光鐵道
游覽嵐山還有一種非常有特色的方式,就是嵯峨野觀光鐵道Torokko Train列車!19世紀末,限于當時的工程水平,山陰本線的選線是沿著保津峽的河谷一路穿過嵐山地區(qū);20世紀80年代末,JR西日本對山陰本線嵯峨野段進行線形優(yōu)化,其中嵯峨嵐山到馬堀一段新建高標準復(fù)線;原有線路則被開辟為游覽保津峽風(fēng)光的支線,每天運行10對左右觀光列車。觀光列車無論在日本游客還是國際游客間都極受歡迎,櫻花季和楓葉季更是一票難求。9月份不算旺季,但到達觀光列車嵐山站的時候,候車室已經(jīng)是滿滿的游客(不過當次列車倒是還有余票,勉強算是隨到隨搭)。
這次嵐山的行程原本和嵯峨野觀光列車完全無關(guān),僅僅是路過車站而已,不過既然還有10分鐘火車就到,也就順便買個站臺票上站臺看看。寫了“硬券、記念入場券”幾個字給售票員,售票員兩手一攤,之后先后劃掉“硬券”“記念”,站員還是搖頭。我是覺得這么有特色的線路不發(fā)行一套站臺票實在有點可惜,不過表明來意之后,站員倒是很歡迎我直接上站臺拍照。


這條線路絕對是臺灣人的最愛,無論自助游還是團隊游,即使是最大眾化的行程,差不多都會有到嵐山搭嵯峨野觀光列車的內(nèi)容;列車上臺灣人比日本人多完全不意外,而站臺上這些人九成以上都是臺灣人就真的有點太夸張了。車站的行車人員高歌一曲“愛拼才會贏”,贏得滿堂歡呼。話說這次在日本搭乘(加上看到)的大多數(shù)列車都完全不擁擠,唯二兩次擁擠的感受居然不是在通勤線路上而是在這種觀光線路上(另一次是江之電),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車來了,DE10型柴油機車牽引5節(jié)客車的編組,嵯峨野觀光鐵道的特別涂裝。這個車站的設(shè)站用我國的標準來看,應(yīng)該算作“特別困難地段”,列車的1車、2車、3車必須要停在隧道里,隧道里面的站臺只有大約一人寬,乘降組織難度極大。滿滿一站臺旅客全部上車差不多需要10分鐘。

列車編組表上特別注明了需要在隧道中乘降的部分(黃底字,1-3車需要在隧道中乘降)。

這是Torokko嵐山站的上行(嵯峨方向)出站,線路的設(shè)置非常有意思:畫面的近端,左側(cè)兩條線路為現(xiàn)山陰本線的上下行線,右側(cè)的這條線路就是嵯峨野觀光鐵道的單線。畫面遠端可以看到一個道岔和一臺信號機,也就是嵯峨野觀光鐵道其實和山陰本線并非完全獨立設(shè)置,這個道岔以遠的線路是共線的!而且共線區(qū)段有足足800米長,幾乎一直要到JR嵯峨嵐山站的上行進站信號機為止!之后再用一個道岔將線路分往JR山陰本線的和嵯峨野觀光鐵路的兩個幾乎平行設(shè)置的車站。于是畫面遠端右側(cè)這條線要在山陰本線下行每小時五班車,還包括需要高速通過的特急列車的基礎(chǔ)上,再塞進觀光鐵路上下行各一班車,同時還要考慮觀光鐵路這種小型機車機輛模式的不穩(wěn)定性和旅客乘降等等因素,體現(xiàn)出了極高的調(diào)度水平。

列車的5號車廂是開敞式設(shè)計,目的是讓游客更加親近保津峽的景色,列車即將開車,站員向旅客揮手致意。

列車駛?cè)臊斏剿淼?,向保津峽深處行進。

左邊是嵯峨野觀光鐵路的單線非電氣化龜山隧道;右邊是山陰本線的雙線電氣化小倉山隧道,列車不同節(jié)奏的駛過,不僅看到了交通的發(fā)展、時代的變遷、游客的笑臉,更表達出鐵道是一種工業(yè)時代的文化。

嵐山相當著名的“竹林之道”,觀光小火車的車站出站1分鐘就到,看不到頂?shù)闹窳诸H為壯觀。


竹林之道的盡頭是野宮神社,看了看簡介大概是與源氏物語有關(guān)的神社,仍然是禮貌性質(zhì)的參拜。

小心頭頂柿子掉落!

嵐山散策的最后一站就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大本山天龍寺,時間緊張加上有點疲憊,只在院子里面走了走沒有進殿堂參觀。



轉(zhuǎn)一轉(zhuǎn)嵐山商店街,回到嵐電的車站。嵐電在嵐山站的站臺上設(shè)置了一個足湯,售票處買150日元的足湯票就可以拿到一個毛巾來這里泡腳(持一日券可以享受100日元的優(yōu)惠價),利用的人還滿多,都是在嵐山上走了一天的觀光客,城市的行程總是十分緊湊,對腳程是不小的考驗,這里確實泡到了出汗程度的完全放松才擦腳離開。


回程的電車是這輛70年代生產(chǎn)的嵐電101型電車。

嵐電的車內(nèi)電顯,主要是路線圖,部分重點車站會有相關(guān)周邊觀光景點的介紹,換乘站會有換乘信息。

由于來日本之前又好好復(fù)習(xí)了一次電車Go!旅情編,于是站在駕駛臺后方展望,對于每個車站也很熟悉——完全設(shè)置在路面上的山內(nèi)站。

幾乎是我十多年前第一次玩電車Go!就印象深刻的場景,主要就是左上那個非常顯眼的“注意電車”紅色標志。

搭乘到終點站四條大宮也就實現(xiàn)了嵐電的完乘,再轉(zhuǎn)乘公交車往二條城方向。在京都的一票寺院與神社之中,二條城是一個風(fēng)格不太一樣的世界遺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