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看見千萬種生活
我們身處一個豐富而多元的世界,任何一種生活方式都有存在并被認可的理由。
隨著社交媒體平臺的火熱,我們生活的邊界亦隨之無限擴展。
今天要講的三個故事,來自三位堅持分享自我、展現(xiàn)不同生活邏輯并圓滿自洽的“生活家”博主。而聽故事的我們,無需行萬里路,就可以跟隨“旅行生活家”走遍千山萬水,身未動心已遠;無需親自下廚,就可以感受“美食生活家”傳遞的柴米油鹽幸福感,心向往之;無需沉迷美顏和濾鏡,也可以從“穿搭生活家”身上看到自信與真誠的光芒,感知人間美好。
而這多樣生活的樣板,都在微博被記錄和分享,無數(shù)粉絲從中找到共鳴與方向?!吧罴摇眰円苍谶@里找到了最大程度的包容和認可,奮力讓每一種生活的可能性被看到。
這是楊旭開房車環(huán)游中國的第 310?天,總行駛里程 36566 公里。
將房車停在大涼山的邛海邊,他從房車里拿出折疊自行車,一邊沿著邛海邊的棧道騎行,一邊用綁在車把上的運動相機記錄下眼前的景色與此刻的感受,這就是他與61 萬微博粉絲一起分享的一段旅程。
房車雖小,五臟俱全。一張床、一個卡座構成了這個旅途中的“家”的主體,洗碗機、洗衣機、電磁爐、浴室,再加上一只在房車營地收養(yǎng)的小狗小飛兒,這輛房車就能滿足他在路上的幾乎所有需求,有的時候他說自己就是在這 10?平方米的車上“過家家”。
八年前,楊旭賣掉了自己合伙創(chuàng)辦的公司的股份,用了半年時間環(huán)游了一次中國。“那半年里,我喜歡上了這種在路上的狀態(tài),就沒有再回到所謂常規(guī)的生活軌跡,沒有再去工作,一直在路上?!?/strong>
@楊旭游記:
“旅行會拉長你的生命線”

2020?年春天,楊旭度過了“人生到目前最大的難關”,他買下了一輛房車,開始自駕環(huán)游中國,并嘗試用視頻記錄下每天的旅行。微博旅游博主@楊旭游記?正式上線。“夢想這個東西非常美妙,如果你有機會抓住夢想的話,一定不要放棄?!?/strong>在解釋自己出發(fā)的理由時,他這樣說道。
這一次,他從北京出發(fā),經(jīng)過河北、內蒙古、陜西、四川、湖北、湖南、廣東、云南、新疆、甘肅。每天睡前,他習慣在床頭貼著的中國地圖上用黑色記號筆標記下開過的軌跡,指著那些空白的地方說“未來這些地方我都會一一走到”。
每隔一兩個月他會把房車放在機場或者高鐵站旁邊,搭乘公共交通回一趟北京,和家人、孩子一起待幾天,寒暑假的旅程則以陪伴家人為主,所以地圖上的軌跡并不是清晰的環(huán)線,而是交錯復雜的——那正是旅行成為生活的痕跡。
每天,楊旭開在路上的時間平均不超過一個小時,他的行程很慢,在一個城市待上三四天,像當?shù)厝艘粯由?,一日三餐或是在房車上自己做,或是在當?shù)匾捠场?strong>很多時候他都駐車在荒郊野外,享受那種“自己與自己對話”的過程。
在之前的旅途中,他積累了豐富的旅行經(jīng)驗,于是這一次的房車環(huán)游中國,就不局限于風景名勝,他更感興趣的是當?shù)厝苏鎸嵉纳詈湍切┞猛局胁黄诙龅碾H遇。在視頻中記錄下的,也更多的是那些觸發(fā)心中共鳴的、溫暖的故事。

有一次,他在大理的白族聚居區(qū)停留,走進一家舉辦婚禮的人家,和賓主都聊得盡興?!靶吕尚履锞淳频轿疫@一桌,新郎就拍了我一下肩膀,你知道他說了一句什么嗎?他說哥們你幫忙照看好這一桌,我一聽這句話當時就開始更加興奮了,于是就跟他們聊了一些旅行當中的見聞,臨了,我還隨了兩百塊錢份子。”
隨著旅途一日一日在視頻中展開,楊旭與微博粉絲的關系也已經(jīng)從最初簡單的“作者與閱讀者的關系”演化成一種陪伴關系。有一次,他在視頻里說了自己的駐車地所在位置,視頻在晚上 7 點發(fā)出,到夜里 10?點之前,陸續(xù)來了七撥探望的人,有的送來了生活用品,有的則帶來了溫暖的話。
最近讓楊旭感受到成就感的還有另外一件事,女兒的老師在班上播放了楊旭的視頻,女兒開心又自豪地告訴班上的同學:“我的爸爸是一位旅行博主!”八歲的女兒不僅每天都看楊旭的作品,也會一條條看視頻的評論,那些楊旭帶給粉絲的積極力量,女兒則有更深的感觸。

粉絲常在評論中留言說,@楊旭游記?就如同是身邊的朋友帶著自己轉世界。有一位粉絲是漸凍人,目前已經(jīng)是全身癱瘓的狀態(tài),她在最近的一條留言里寫道:“你的微博一直是我的期盼,看到你的視頻就像我在旅行一樣。不要放棄你自由和放飛自我的那種生活態(tài)度,那是你最可貴的財富。祝一切順利!”
楊旭常說,旅行會拉長一個人的生命線,在粉絲的一天天見證之下,被拉長的不只有楊旭的生命線,還有在微博跟著他看世界的粉絲們的。
@陳說美食胖妹:
“把柴米油鹽的生活過出幸福感”

“陳說美食”是胖妹剛開始嘗試做短視頻時起的 ID,陳說美食一開始真的是“說”,最開始是婆婆做飯胖妹來解說,那時胖妹夫妻倆開的燒烤店因為經(jīng)營不善結束營業(yè),丈夫大洋和朋友開了養(yǎng)雞場,胖妹則開始做美食自媒體。
胖妹本不叫胖妹,家人喊她的小名“梅子”,母親有時喊她“大霞”,胖妹這個名字,則是從 2019 年開始追著看她吃播視頻的粉絲們喊出來的。2019 年因為爺爺去世,她和丈夫搬回農村老家,她決定將一直沒什么起色的美食自媒體改成現(xiàn)在的形式,自己出鏡拍視頻,結果第一條拍炒河蚌、炒螺獅就爆了。于是就一直做到了今天。
有粉絲說,眼睜睜看著胖妹從 90?斤把自己吃成了“胖妹”,看到視頻里的身材就能大致估算出視頻是哪年哪月拍的。如今,在每一條視頻的開頭,她都會咧開嘴、笑著和鏡頭打招呼:“Hello 大家好,我是胖妹!”
胖妹拍自己的鄉(xiāng)村生活,拍農家美食,也拍那些她好奇的網(wǎng)紅食物,打動諸多粉絲的,既是她鏡頭下的鄉(xiāng)村食宿,也是她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更是鏡頭下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氛圍。
有人說:“看他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地買菜燒飯吃飯就覺得什么是平凡、簡單又不失濃烈、幸福的人生。”也有人說:“看胖妹吃飯,有一種食物是大自然的恩賜,糧食一粒都不許浪費的自覺感。”
在各個平臺,胖妹都吸引了不少的粉絲。開始重點運營微博平臺,是在進入 2021 年之后,這里的用戶有更多包容度,也更愿意耐心將視頻從頭看到尾,在這里,她感覺自己更像交了一群朋友,而不僅僅將微博當做發(fā)布內容的渠道之一。
微博美食頻道運營聯(lián)系上胖妹之后,胖妹在微博的漲粉速度快了起來。“我們之前只知道往上傳,現(xiàn)在平臺給了我們一些指導,教我們帶上標簽,還教我們加群聊天,之后的播放量漲得非????!?/strong>胖妹說。
在微博的粉絲群里,胖妹常常和粉絲在群里打成一片,聊聊人生,談談理想,胖妹也常常接受粉絲的意見,在視頻里嘗試新的烹飪方法。不過,粉絲們習慣了胖妹先放“去腥四劍客”下鍋爆香,再“生抽老抽一起抽”的做飯程序,在群里聊起胖妹的口頭禪,就如同對暗號一般。

/ 獲得2021年度微博新銳紅人
微博 2021 最具人氣美食大 V
胖妹的粉絲以女性為主,有 30-40?歲之間的寶媽,有在讀大學生,有與胖妹的婆婆差不多年齡的中老年女性,還有一些和胖妹的大女兒雨菲年紀相仿,“不看胖妹阿姨的視頻就不吃飯”。
喜歡胖妹的人,有的是喜歡鄉(xiāng)村生活的張力,有的是被美食所打動,更多的則是被她的活力與開朗所感染。她不化妝,大大的笑容總在臉上,愛穿紅色的衣服,做飯的過程常常翻車,下魚塘撈魚也常常沒什么收獲,卻總是能將積極的一面找出來,展現(xiàn)在粉絲面前。正如一個粉絲所說:“這份樂觀太寶貴了?!?/strong>
因為拍短視頻,胖妹一家被大江南北甚至海外的觀眾所了解,除了偶爾有熱心的粉絲自己找到村里來做客,一家人的生活似乎沒有太多的變化,那份淳樸與樂觀,也好好地保存了下來。
“家里沒有添什么大件,只是經(jīng)常給公公婆婆、媽媽、奶奶買一些衣服,柴米油鹽不用操心了,小孩想吃的東西也不會太省,都會盡量滿足她?!彼f,“我們也沒想成為多大的明星,家里幸福、平安,要是遇上老人生病這樣的大事,能拿得出來錢就可以了?!?/strong>
@石原泥美 mei:
“一個女生最美的樣子
就是由內而外的自信”

視頻無濾鏡、不美顏、原相機拍攝
在平臺大部分用戶都致力于將自己打扮得更精致的時候,@石原泥美m(xù)ei 選擇了一條截然相反的路。她將“身高?158,體重130,天生黃黑皮”以及身材各個圍度寫在個人簡介里,堅持原相機拍攝、沒有濾鏡、沒有花里胡哨的妝發(fā),一件白色的跨欄老頭背心和一條松松垮垮的睡褲幾乎如半永久一般焊在@石原泥美 mei 身上,去除了穿搭博主們精心營造的氛圍感,加上精心的剪輯和搞笑的音樂,這種真實感與沖突感得到了諸多粉絲的喜愛。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這個在鏡頭前收放自如的女孩,大學學的是計算機專業(yè)。在畢業(yè)之后“理所當然”成為了一名碼農,收入不算低,她卻總覺得生說索然無味,于是就開始了不斷折騰——兼職做主播、加入劇團演話劇、甚至跑會做會銷主持人……現(xiàn)在回頭想想,也是那段時間的折騰培養(yǎng)出了她在鏡頭面前的表現(xiàn)力。
而成為穿搭博主之前,@石原泥美 mei 已經(jīng)成功運營過好幾個短視頻賬號,而這一次,她決定將真實的自己展現(xiàn)在鏡頭前。
雖然有一些內容規(guī)劃,但她的內容受歡迎的程度,是泥美在最初的那段日子里始料未及的。
“發(fā)出去第三條視頻爆了,標題是 130?斤的我挑戰(zhàn)制服風,那時候我和家人在西安旅游,一邊在冷風里排隊買華清池表演的票,一邊看頁面上粉絲在增長,我趕緊給弟弟看,跟他說,你看,姐有粉絲了,姐要紅了?!?/p>
在做短視頻以前,泥美對于自己身材的評價都是“胖”,以前也曾拼命減過肥,但現(xiàn)在的她已經(jīng)與自己的身體和解。身材并不是評判一個人的唯一標簽。
“我現(xiàn)在是真的覺得自己挺好看的,自己屁股大也挺好看的,自己胳膊肉肉的也挺好看的,這也可能是她們(粉絲)喜歡我的原因之一,源于內心深處的自我認同?!彼f。
于她來說,在微博收獲的包容與鼓勵,是做自媒體兩年來最珍貴的獲得感來源之一。微博上其他的大碼博主也同樣是光,大家彼此照亮,也幫助了更多的女孩從身材焦慮中走出來,接納真實的自己。
而這種真誠也建立起了長久的信任。如今,在穿搭博主們精致的“種草”視頻留言區(qū)里,總有無數(shù)的粉絲@她,讓她測評這件衣服或是這套穿搭。“讓@石原泥美 mei 幫我排排雷”是她們共同的認知,“泥美穿了都好看,就可以無腦沖。”粉絲量大漲的同時,@石原泥美 mei 也憑借著自信與真實登上了今年 3 月的《時尚芭莎》封面。
在那條發(fā)布芭莎封面的微博里,她寫道:“一個女生最美的樣子就是由內而外的自信”
?
前不久,@石原泥美 mei 報名了綜藝《大有可為的我》的錄制,那是一檔大碼女孩的職場真人秀節(jié)目。在節(jié)目里,她大大方方地在節(jié)目中把肚子露出來,她不避諱身材的缺點,卻也展示著自己的自信與能力。
在傳統(tǒng)觀念中,女性需要通過“瘦”來獲得稱贊,獲得認同,而以@石原泥美 mei 為代表的的博主則用自己的努力呈現(xiàn)了另一種可能性——完全的接納自己,這種力量也能影響更多人。

?@石原泥美 mei 錄制綜藝
生活有千百萬種樣子。
@楊旭游記?生活在路上,在山水之間、在茫茫戈壁、在邊陲小城、在車水馬龍、也在陌生人給予的善意與溫暖里觸摸這個世界,是旅行,也不止旅行。
@陳說美食胖妹?就生活在原地,菜園、魚塘、集市、曬谷場,鄰里親戚串個門,家里絲瓜臘肉做一盆,是柴米油鹽,也是真摯的人間煙火氣。
@石原泥美 mei 拼命減過肥,最終接受了原相機鏡頭里的自己,將真實的身高體重掛在個人主頁里,就靠“真實”二字收獲了數(shù)百萬人的信任與喜愛。
他們在微博上分享的生活,正是千萬種生活可能之中的其中幾種。正如@楊旭游記 的一位粉絲在留言中寫道的:“雖然坐輪椅了,但楊旭游記陪伴我走過千山萬水?!?/strong>
你無需一一經(jīng)歷生活的各種樣子,那些來自各行各業(yè)的博主的分享,就如同從世界不同角落發(fā)出的光,匯聚在一起,就是眼前的藍天白云、霧靄虹霓、星河璀璨。
世界這么大,現(xiàn)在就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