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鐘有氧空擊,高效提升肌耐力

拳擊的基本姿勢
拳擊運動的主要目的是用拳擊手套上的白色部分(即拳鋒——拇指除外的其余四指根節(jié)所對應的拳套)去攻擊對方。而是用其它任何部位取而代之。拳擊運動中禁止擊打部位是后腦、頸部、背部以及腰帶以下的部分。做為一名拳擊手在任何時候都應牢記不許用腳進攻的古訓。一名拳擊運動員還需要—種使他能夠在進攻和防守之間繼續(xù)保持平衡的姿勢。
腳
任何擊打比賽的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供腳步移動的基地或拳擊臺。在這個拳擊臺上,拳擊運動員可以變換出各式各樣的擊打動作,而不致于失去其平衡。拳擊運動員的兩腳前后開立略寬于肩;左腳在前,腳尖內相約45°,全腳舉著地;右腳在后,腳尖斜向前方,前腳掌著地;身體重心在兩腳之間。左撇子拳擊運動員兩腳的位置與上述相反。
1.身體重量均勻地分配在兩腳上。
2.右腳前掌蹬地,并且偏離身體的中線。
3.兩膝關節(jié)處于輕微彎曲狀態(tài),并稍向內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拳擊運動員就能發(fā)現(xiàn)最適合于他自己的兩足間的距離
身體(軀干)
就拳擊運動員而論,防護自己的有效部位和在同一時間內盡可能多地擊中對方的有效部位,而避免對手擊中自己,軀干的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則起著重要的作用。通常,軀干應盡可能保持中正,兩肩略內扣,背部呈弓形,左肩舒適自然地保護下巴(左撇子相反)。
手
1、左手松握(各手指自然彎曲),前臂稍向內旋,肘關節(jié)的夾角約等于90°,左拳高于肩平,以便能夠使其旋轉或出拳。
2、右手自然握拳屈肘位于右下頜骨處,隨時準備捕捉戰(zhàn)機,重擊對方。
3.兩肘屈曲以感舒適為度,并將兩肘內夾保護肋部。
頭
還應特別指出的是:拳擊運動員必須“透過自己的眉毛”去窺視對方,嚴防下巴上抬(即仰頭)或歪頭。在學習過程中,拳擊運動員應該對著鏡子檢查自己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