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被剝削勞動人民宣言》(1918)
立憲會議決定:
一
1.宣布俄國為工兵農代表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和地方全部政權屬于蘇維埃。
2.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是建立在自由民族的自由聯(lián)盟基礎上的各蘇維埃民族共和國聯(lián)邦。
二
立憲會議的基本任務是消滅人對人的任何剝削,完全消除社會的階級劃分,無情地鎮(zhèn)壓剝削者的反抗,建立社會主義的社會組織,使社會主義在一切國家獲得勝利,因此決定:
1.廢除土地私有制。宣布全部土地連同一切建筑物、農具和其他農業(yè)生產用具均為全體勞動人民的財產。
2.批準蘇維埃關于工人監(jiān)督和關于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的法令,以保證勞動人民對剝削者的統(tǒng)治,并作為使工廠、礦山、鐵路及其他生產資料和運輸工具完全為工農國家所有的第一個步驟。
3.批準將一切銀行收歸工農國家所有,這是使勞動群眾擺脫資本壓迫的條件之一。
4.為了消滅社會上的寄生階層起見,實行普遍勞動義務制。
5.為了保證勞動群眾掌握全部政權和根除剝削者的政權復辟的一切可能,特命令武裝勞動者,建立社會主義工農紅軍,徹底解除有產階級的武裝。
三
1.金融資本和帝國主義使全世界都淹沒在這次空前的罪大惡極的戰(zhàn)爭的血泊之中,立憲會議表示堅定不移的決心,要把人類從它們的魔掌中拯救出來,因此完全贊同蘇維埃政權所執(zhí)行的下述政策:廢除秘密條約,組織目前交戰(zhàn)國雙方軍隊中的工農進行最廣泛的聯(lián)歡,無論如何都要用革命手段爭取在各國人民之間締結以自由的民族自決為基礎的、沒有兼并沒有賠款的民主的和約。
2.為了同一目的,立憲會議堅持必須同資產階級文明世界的野蠻政策徹底決裂,這種政策把不多幾個特殊民族的剝削者的幸福建筑在對亞洲和一切殖民地以及小國億萬勞動人民的奴役之上。
立憲會議歡迎人民委員會宣布芬蘭完全獨立、開始從波斯撤出軍隊、宣布亞美尼亞有自決自由的政策[108]。
3.立憲會議認為蘇維埃關于廢除(取消)沙皇、地主和資產階級政府所訂立的債約的法令,是對國際銀行資本即金融資本的第一個打擊,并深信蘇維埃政權將堅定地沿著這條道路前進,直到國際工人奮起反對資本壓迫的斗爭獲得完全勝利。
四
立憲會議是根據(jù)十月革命前各黨所提的名單選出的,當時人民還不可能全體都起來反對剝削者,還不知道剝削者為保護他們的階級特權而進行的反抗會多么激烈,還沒有實際著手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因此,立憲會議認為,如果它同蘇維埃政權對立起來,即使從形式的觀點來看,也是根本不正確的。
而就問題實質來說,立憲會議認為,現(xiàn)在正是人民同剝削者進行最后斗爭的時刻,任何政權機關都不能有剝削者立足之地。政權應當完全地、絕對地屬于勞動群眾和他們的全權代表機關——工兵農代表蘇維埃。
立憲會議擁護蘇維埃政權和人民委員會的法令,并且認為它本身的全部任務就是規(guī)定對社會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根本原則。同時,立憲會議力求建立俄國各民族勞動階級的真正自由和自愿的、因而也是更加緊密和鞏固的聯(lián)盟,不過它的任務只限于規(guī)定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聯(lián)邦的根本原則,而讓每個民族的工人和農民在自己的全權蘇維埃代表大會上獨立決定,他們是否愿意參加和在什么基礎上參加聯(lián)邦政府及其他聯(lián)邦蘇維埃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