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年輕人的重要交友觀:斷親,只見有意義的人
謹由我與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這篇與社交文化有所相關聯(lián)的美文并看看其中所藏有著的知識點以及亮點在哪里,接下來的內容是這樣描述的,如下:
問題:現(xiàn)在的年輕人“斷親”、“不喜歡社交”,是對情感關系的一種自動篩選?這種“在有限的時間里見有意義的人”、是不是一種新的交友觀?
勿染說:
這的確是個比較新的交友觀,主打一個“自由自在”。
不過這個“斷親”應該指的是親戚,總不能父母兄弟姐妹也“斷”吧。
而且親戚不是不能來往,而是也要挑人來往。
不合拍的、在一起不愉快的、在一起需要“演戲”的,還是不要強行來往比較好。
有句話說:好朋友是自己挑選的親人。
反過來說:親戚就不是自己挑的,是原本就存在的。
那么他們中肯定有些人跟自己“合不來”。
如果你能成為一個“跟誰都合得來”的人,那也可以往來,畢竟也可以代表著熱鬧。
也代表著你的父母會欣慰你在親戚那里的“周到表現(xiàn)”。
所以要是禮節(jié)上需要來往的親戚、相處時也挺溫馨,那就融入,就接納,就費點心,不必刻意去排斥……
不過現(xiàn)在的年輕人斷親或不社交、也未必全是因為跟誰相處不愉快,而是更注重個人空間和個人感受,不將就,不演戲,不勉強,所以在情感關系上也顯得干凈利落。
老一輩的人經(jīng)常不懂拒絕,或是要面子,過分為他人考慮,以至于維持著許多沒什么必要的“社交”和“關系”。搞得大家彼此都很累。
倒不如“清清淡淡”的關系,彼此都需要見面才見面,彼此都接納都舒適才來往。
該有的禮節(jié)不能丟,但是情感關系上的篩選還是很有必要的。
大家各自把時間用在相處更合拍更喜歡的人身上、彼此也更愉悅,還有利于家庭和社會氣氛和關系的整體和諧。
強行湊在一起,有時候反而矛盾重重,從而導致大家都難免生起一些負面情緒和念頭。
因此,大家各自珍惜自己的時間、才能將它用在更有意義的人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