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考博參考書真題資料筆記


初試招生目錄

1、中央民族大學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主要是“申請—考核制”,即初審+復試(筆試+面試)。提交申請材料后,根據材料分數(shù)劃定考生進入復試的名單。根據育明教育統(tǒng)計,這幾年伴隨著疫情,出國留學的研究生回國報考的人數(shù)越來越多,考北京地區(qū)博士的考生一定要盡早的做好復習備考的準備。
2.報考類別說明
(1)非定向:基本學習年限內在校全日制學習,轉戶口、調檔案,畢業(yè)后自主就業(yè)。
(2)定向:基本學習年限內在校全日制學習,不轉戶口、不調檔案,畢業(yè)后回原單位(或定向地區(qū))工作。
考生須慎重選擇報考類別,復試錄取時,學院將根據考生的報考類別確定錄取類別,錄取類別填報后一律不得更改
2、中央民族大學2022年報名時間是:網上報名時間:2022年1月20日—2月20日。近兩年基本上都是這個時間段出招生簡章??荚嚂r間一般都是三月中旬。這兩年因為疫情原因可能會推遲。
3、綜合考核名單確定:學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根據考生的科研能力評價總成績,依據招生名額原則上按照1:3的比例擇優(yōu)差額選拔進入綜合考核的名單。
4、外語考核免試條件:
滿足以下條件中的一項者外國語免考:
(一)英語:大學英語六級成績達到425分及以上,或者雅思成績(IELTS)≥6.0,或托福成績(TOEFL)≥80;或者專業(yè)八級通過者(該項成績有效期為5年,以網上報名結束為截止日期)
(二)在海外獲得碩士及以上學位,論文用非母語寫作(不限語種),經學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核通過。
(三)日語要求日本語能力測試N1合格或專業(yè)日語四級合格(該項成績有效期為5年,以網上報名結束為截止日期)。
(四)俄、法、德語等要求專業(yè)四級合格(該項成績有效期為5年,以網上報名結束為截止日期)。
? ? 未達到外國語免考條件的考生須參加中央民族大學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外語水平考試(英語、日語、俄語),成績以當年學校劃定的外語初試合格線為準。外語初試時間:2022年3月26日(周六)。
考試內容
三、筆試
筆試按照專業(yè)統(tǒng)一組織,由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宗教學、文化安全(交叉學科)四個專業(yè)方向負責命題及評卷工作,主要考察考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科研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及培養(yǎng)潛力,筆試結束按照規(guī)定時間向學院提交成績、試卷等考試材料。
四、面試
由專家組對申請者進行面試,考察申請者的思想政治素質、專業(yè)素養(yǎng)、外語能力、科研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及培養(yǎng)潛力。
提交申請材料內容
(一)個人陳述
個人陳述要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內容包括學習及學術研究經歷、對報考專業(yè)及研究方向的認識及個人優(yōu)勢,字數(shù)不超過2000字。
(二)研究計劃
研究計劃包括申請人擬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將要開展的研究問題、文獻綜述、研究內容設計、研究方法、已有的研究基礎與成果及創(chuàng)新性等內容。
(三)其他支撐材料
1.非應屆生提供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應屆畢業(yè)碩士生提供指導教師簽名的開題報告、學位論文摘要、目錄和部分章節(jié)等;
2.在學術期刊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重要的獲獎證書復印件、課題結項證書復印件以及其他可以體現(xiàn)申請人科研能力的材料;
3.通過網上報名系統(tǒng)打印的《中央民族大學報考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登記表》,須本人簽名;定向考生還須加蓋定向單位公章;
4.有效身份證復印件1份,正反復印在一張A4上;
5.碩士課程成績單(加蓋研究生院管理部門或檔案管理部門公章);
6.碩士畢業(yè)證、學位證書復印件1份(應屆畢業(yè)碩士生提交學校研究生學籍管理部門開具的在學證明或提供研究生證復印件,須入學時補交碩士畢業(yè)證、學位證書復印件并交驗原件);
7.外語水平證明復印件;
8.兩名與報考專業(yè)相關的正高級專業(yè)技術職稱的專家推薦信(空白表從網上下載);
9.報考“少數(shù)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博士生須提交生源省區(qū)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蓋章的《少數(shù)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記表》一份。
真題
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考博真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原著研究
1.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和《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三部著作中,各是怎樣闡述人的本質的?其區(qū)別和內在聯(lián)系何在?
2.怎樣理解“辯證法就是認識論”?
3.怎樣理解歷史既是“追求者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同時又是遵循著客觀規(guī)律的?
4.評述改革開放以來關于“實踐唯物主義”討論中幾種重要的觀點。
5.試論哈爾貝斯社會交往理論的基本內容。
6.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從工業(yè)社會向信息社會轉型的內容和實質。
7.論述人的存在方式的特點及其內在矛盾。
8.論述《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的基本內容及其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發(fā)展史上的地位。
9.怎樣理解社會是人們交互作用的產物。
10.怎樣理解邏輯、辯證法、認識論三者的統(tǒng)一。
11.試說明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
12.在新形勢下,怎樣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與時俱進和理論創(chuàng)新。
西方哲學
1.說明亞里士多德關于“本體”觀點,指出“本體論”思維方式的局限。
2.解釋黑格爾《小邏輯》中下述概念的涵義:純存在、本質、絕對理念。
3.概述西方近代哲學轉向的基本線索。
4.評述盧梭人類社會起源的理論
5.評述法蘭克福學派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
6.怎樣理解恩格斯關于基督教是從“普遍化了的東方猶太神學和庸俗化了的希臘哲學的混合物中產生”的觀點?
7.試論洛克、貝克萊、休謨的發(fā)展邏輯。
8.試論康德關于“現(xiàn)象”的思想
9.闡述古代哲學、近代哲學和現(xiàn)代哲學對主體的不同理解。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