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yè)單位聯(lián)考《綜合應用能力D類》必考考點大全

素質教育: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
(口訣:提速個性創(chuàng)兩全)
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
面向全體學生(優(yōu)等+一般+后進)
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德智體美勞動五育并舉+立德樹人+課外活動)


-----------------------------------------------------------------------------------------
新課標(核心:以人為本)
課程目標的轉變:雙基→三維
課程結構的轉變:均衡性、綜合性、選擇性
學習方式的轉變:接受學習→自主、合作、探究
學習理念的轉變:量化→質化,發(fā)展、多元、過程性評價
課程管理的轉變:國家、地方、校本課程
-----------------------------------------------------------------------------------------
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教學觀)
1、學生觀(口訣:兩獨一發(fā))
獨特的人
獨立意義的人
發(fā)展中的人
2、教師觀(口訣:角色→建研放促、行為→四個對)
課程的建設者、開發(fā)者
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社區(qū)型的開放教師
學生的引導者、發(fā)展的促進者
對待學生:尊重、贊賞
對待教學:幫助、引導
對待自己:反思
對待同行:合作
3、教學觀(口訣:學習過人)
學習者為中心
教會學生學習
重結果更重過程
關注人
師德(口訣:三愛兩人一終身)
愛國守法
愛崗敬業(yè)
關愛學生
教書育人
為人師表
終身學習
-----------------------------------------------------------------------------------------
學生發(fā)展指導能力-心理發(fā)展-認知
認知發(fā)展
感覺:個別屬性+特征的認識(視+聽)
知覺:對某物的整體認識(視+觸)
記憶:經驗的心理過程
思維:概括的反應(元認知)
想象:記憶表象的改造出的新形象
注意(小學發(fā)展特點)
1)、無意注意為主,逐漸發(fā)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導(易走神)
2)、具體生動直觀形象事物更容易吸引學生注意
3)、有明顯的情緒色彩
注意(中學發(fā)展特點)
1)、穩(wěn)定性提高(一直學習一直爽)
2)、廣度接近成人(一目十行)
3)、分配能力不成熟(一心二用成就未達成)
4)、注意轉移能力緩慢增長(突然從玩變成認真學習,反射弧長)
注意規(guī)律在教學中的運用
1、根據(jù)狀態(tài)外部表現(xiàn)判斷聽課狀態(tài)
2、運用無意注意組織教學:
- 教學環(huán)境(墻體干凈)
- 講課抑揚頓挫、板書重點換彩、教具多樣(PPT/視頻等)
- 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多樣化(多種方式教學)
3、運用有意注意組織教學:
明確學習目標和任務(強調重難點)
培養(yǎng)間接興趣(為了XX而學習)
合理組織課堂教學,防止學生分心(走到面前提高注意力)
運用多種教學手段
增強學生意志力(堅持就是勝利)
4.相互轉換注意規(guī)律組織教學
小學生記憶發(fā)展的特點
有意識記替代無意識記的主導地位(你知道什么是鐺鐺鐺鐺么)
意義識記(先有魚后有紅燒魚)替代機械識記的主導地位(死記硬背)
抽象記憶(picture)替代形象記憶的主導地位(圖片.jpg)
中學生記憶發(fā)展的特點
記憶容量大、短時記憶廣度接近成人
直接材料>抽象材料、圖形記憶>詞語
抽象記憶、有意記憶是主導地位
理解記憶是主要記憶手段
提高記憶力(認知策略)
- 明確目的,增強主動性
- 理解材料意義,少機械記憶(死記硬背)
- 對材料加工、促進理解(精加工策略)
- 組塊化學習策略、合理組織 (認知策略)
- 多重編碼方式、提高信息加工處理質量(組織策略)
- 及時復習(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過度學習50%)
1、及時復習 2、合理分配復習時間 3、分散+集中復習結合
4、反復閱讀+試圖回憶結合 5、多樣化復習 6、多種感官參與
7、適當過度學習
思維
小學生:具體形象邏輯
初中生:抽象邏輯性
高中生:抽象思維、形式思維、辯證邏輯思維
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案例題)
1、啟發(fā)式教學,激發(fā)學習冬季
2、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
3、發(fā)展創(chuàng)造想象能力
4、創(chuàng)造性活動
5、創(chuàng)造性思維策略(頭腦風暴)
6、結合學科特點進行創(chuàng)造思維訓練(一題多解/多角度思考)
認知理論
皮亞杰-認知發(fā)展理解
1、圖示:頭腦中的獨特認知結構 (水果)
2、同化:量變(蘋果、梨、香蕉是水果)
3、順應:質變(堅果不屬于水果,是堅果)
4、平衡:有機體適應環(huán)境的狀態(tài)(食物分為水果和堅果)
(一)感知運動階段(0-2歲)
1、探索感知和運動(用嘴感知世界)
2、低級行為圖示(有需求就哭)
3、獲得客體永恒性(9-12月(門外的杠鈴還在))
(二)前運算階段(2-7歲)
1、泛靈論
2、無守恒(10斤鐵和10斤棉花,鐵重)
2自我為中心(重復→惡心心、吃飯飯、獨白→過家家、集體獨白→各說各的)
3、思維不可逆性(1+2=3,3-1=?)
5、集中化(絕對化、非黑即白、清澈但愚蠢)
海因斯偷藥—科爾伯格三水平六階段
(三)具體運算階段(7-11歲)
1、守恒
2、可逆、去集中性
3、去自我中心化
4、理解原則和規(guī)則,不刻板
5、可簡單抽象
(四)形式(抽象)運算階段(11-16歲)
1、歸納、演繹(實踐)解決問題
2、能理解符號意義
3、可逆性、補償性、靈活性
4、思維接近成人水平
皮亞杰認識發(fā)展理論的教育價值
1、充分認識兒童的差異
2、遵循兒童的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階段性、順序性)
3、兒童存在個體差異性
維果斯基→最近發(fā)展區(qū)(蹦一蹦,摘桃子)
教學應走在發(fā)展的前面
支架式教學→老師是幫助者、引導者
認知風格類型(無優(yōu)劣之分+因材施教)→辨析題
場獨立:內在參考——獨立思考、自然科學/數(shù)學、引導型教學
場依存:外部參考——從眾→社科/人文成績好、受環(huán)境影響、結構型
沉思型:速度慢、精度高→科學家
沖動型:速度快、精度低→流水線
輻合型:唯一答案
發(fā)散型:多種答案
辨析題→ 先判斷再分析最后總結
判斷:正確/錯誤
分析:文段中正確的部分和好處
文段中錯誤部分并寫出正確的理論 / 指出原因和危害+應該怎么做
總結:文段中的XX觀點是錯誤的+正確的結論。
-------------------------------------------------------------------------------------
學生發(fā)展指導能力-心理發(fā)展-情緒情感
情緒:喜怒哀懼
情緒:動物有 自然性需要有關 產生早 情緒性+動搖性 外顯性+沖動性
情感:人才有 社會性需要有關 產生晚 穩(wěn)定性+深刻性 內隱性+持久性
小學生情緒、情感特點(口訣:三加強)
1、沖動性減弱、情緒調節(jié)控制能力強
2、情緒、清高內容豐富、社會性成分不斷增加
3、高級情感進一步發(fā)展(責任感、愛國感)
初中生情緒、情感特點(三共存)
1、強烈、狂暴性+溫和、細膩性共存
2、可變性+固執(zhí)性共存
3、內向性+表現(xiàn)性共存
初中生情感發(fā)展特點
1、自我意識增強,有自尊心了
2、情感有文飾、內隱、曲折性(喜歡誰就欺負誰)
3、情感易受挫折,忍受能力差(男神不愛我,蘭壽香菇)
高中生情緒發(fā)展特點
1、情緒的延續(xù)性
2、情緒的豐富性
3、情緒的特異性
高中生情感發(fā)展特點
1、情感不穩(wěn)定到穩(wěn)定
2、情感豐富多彩、復雜而深刻(暗戀)
學生發(fā)展指導能力-心理發(fā)展-意志
意志品質(口訣:自制堅果)→活動設計題
自覺性
內涵:能支配自己行動、自主決定
對立:易受暗示(盲從)、獨斷
自制性
內涵: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動、情緒,排除干擾
對立:任性、怯懦
堅持性(堅韌性)
內涵:百折不撓完成既定目標
對立:頑固執(zhí)拗、見異思遷
果斷性
內涵:明辨是非、迅速合理采取執(zhí)行決定
對立:優(yōu)柔寡斷、草率決定
心理過程(口訣:知情意)
認知過程→情感過程→抑制過程
-----------------------------------------------------------------------------------------

學生發(fā)展指導能力-個性發(fā)展-性格-氣質
性格:后天的、可改變的
穩(wěn)定的態(tài)度和習慣化的行為方式結合的人格特征
氣質:天生的、無好壞之分
心理活動在強度、速度、穩(wěn)定性、靈活性的心里特征
膽汁質:(張飛)暴躁易怒、好動沖動
教學啟示:直接了當、勿激怒
多血質:(王熙鳳)反應迅速、熱愛交際、穩(wěn)定性差、粗枝大葉
教學啟示:適時引導、培養(yǎng)專一
粘液質:(林沖)安靜穩(wěn)重踏實、自制力強、反應性低、呆板
教學啟示:耐心教育
抑郁質:(林黛玉)細膩、敏感、行為孤僻、容易疲勞
教學啟示:鼓勵為主、委婉暗示
辨析題

氣質——無好壞
性格——有好壞
自我意識
1、生理自我 1歲——3歲 第一飛躍期 成人評價為主
2、社會自我 3歲——少年期 自我獨立評價過渡ING
3、心理自我 青春期—— 第二飛躍期 理想自我+現(xiàn)實自我
學生自我意識的發(fā)展
小學生:低水平→高水平
初中生:1、幼稚性
2、超限性: 過分敏感、獨立、自尊、自責;
過分自我表現(xiàn)(社牛)、自我掩飾(撒謊)、無能體驗(喪)
高中生:1、獨立意識的發(fā)展
2、意識成分的分化
3、對個性獨特性的關注
4、自尊心強
埃里克森人格發(fā)展8階段
任務——人格發(fā)展任務
特征——發(fā)展障礙者的心理特征
嬰 兒 期:
年齡:0—歲半
沖突:基本的信任/不信任感
任務:發(fā)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安全感)
特征:面對新環(huán)境時會焦慮不安
兒童早期:
年齡:1歲半——3歲
沖突:自主/羞怯+懷疑
任務:發(fā)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安全感)
特征:面對新環(huán)境時會焦慮不安
學 前 期:
年齡:3歲——6、7歲
沖突:主動/內疚
任務:培養(yǎng)主動/克服內疚
特征:畏懼退縮,缺少自我價值感
學 齡 期(小學):
年齡:6、7歲——12歲
沖突:勤奮/自卑
任務:培養(yǎng)主動/克服自卑感
特征: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滿失敗感
青 年 期:(中學)
年齡:12歲——18歲
沖突:同一性對角色混亂
任務:建立同一性(有自知之明)/防止角色混亂(普信)
特征:生活無目的、無方向感,時感到彷徨迷失
成年早期:
年齡:18歲——30歲
沖突:親密/孤獨
任務:發(fā)展親密感/避免孤獨感
特征:與社會疏離時感到寂寞孤獨
成年中期:
年齡:30歲——60歲
沖突:繁殖感/停滯感
任務:獲得繁殖感/避免停滯感
特征:不關心別人與社會,缺少生活意義
成年晚期:
年齡:60歲——GG
沖突:完善/絕望
任務:獲得完善感/避免絕望與沮喪
特征:悔恨舊事,徒呼負負
能力(智力)
流體智力(記憶力)
1較少的專業(yè)知識
2先天稟賦
3 .20以后頂峰
晶體智力(社會經驗)
小學心理發(fā)展的特點
1、快速性
2、協(xié)調性(全方面共同進步)
3、開放性(溢于言表)
4、可塑性
中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
1、反抗性/依賴性
2、閉鎖性/開放性
3、勇敢/怯懦
4、高傲/自卑
5、否定童年/眷戀童年
案例分析——解題步驟
1、讀題,回顧知識
2、讀材料,找行為(圈畫)
3、行為對照理論(標記)
4、組織語言、分點作答
----------------------------------------------------------------------------


斯金納——強化、懲罰、消退(置之不理)
負強化:
擺脫厭惡刺激、增強某行為概率+1
排除厭惡刺激、增加某行為概率+1
表揚良好行為(將功補過)
懲罰:
呈現(xiàn)厭惡刺激、減少某行為概率+1
呈現(xiàn)厭惡刺激、降低某行為概率+1
降低良好行為(懲罰≠體罰)
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
觀察學習(替代學習=模仿學習)
奧蘇貝爾——學習方式
接受學習(效率高)(奧蘇貝爾力挺接受學習)
發(fā)現(xiàn)學習(探究學習、效率低)(布魯納點贊發(fā)現(xiàn)學習)
機械學習(死記硬背)
意義學習(理解學習)
布魯納:發(fā)現(xiàn)學習理論 (獲得-轉化-評價)
實質:主動形成認知結構
過程:獲得、轉化、評價
教學觀:1、理解學科基本結構
2、提倡發(fā)現(xiàn)學習(只給線索、學生生自主、探索、思考)
3、
奧蘇貝爾: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新舊知識理解)
1、將新舊知識建立非人為、有實質的聯(lián)系
2、有意義學習的條件:
- 有邏輯關系
- 學習的心向
- 適當?shù)幕A
人本主義——有意義的自由學習觀(非指導性教學)(忽視教育的引導作用)
建構主義
1、知識觀:動態(tài)、主觀、情境性
2、學生觀:學時經驗豐富性、差異性(學生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的)
3、學習觀:
- 學習的主動建構性(自主、探究)
- 學習的學習的社會互動性(合作)
- 學習的情境性(拋錨式教學)
4、教學觀教學:生成性教學(原有知識再生長)(老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共同的合作創(chuàng)造新知識的過程)
學習動機:
印發(fā)和維持個體學習活動,并將學習活動引向一定目標的動力機制
缺少的知識+結果/想要的知識=動機

動機和效果之間,行為是關鍵(辨析題以下文字是得分點)
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之間是既一致又不一致的關系,
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系不是直接的,它們之間往往以學習行為為中介,學習動機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條件。
行為應作為重點來抓,只有抓住了這個關鍵,才會保持正向一致與負向不一致,消除負向一致與負向不一致。
學習動機和學習效率(效果)的關系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線關系/定律)
普通情況:中等強度的動機最有理于任務的完成
特殊情況:學習較復雜(高數(shù))→動機強度最佳水平點低些
學習較簡單(乘法口訣)→動機強度最佳水平點高些
小考小玩,大考大玩(普通考試認真點,關鍵考試放松點)
適度焦慮有利于提高思維張力,提升學習效果
過度焦慮會導致焦慮癥,無法集中注意力到學習上,導則緊張。(就像適度健身吸引女性,過度健身吸引男性)
學習動機理論
(一)強化理論(行為主義)
人物:巴普洛夫、斯金納
手段:通過獎勵(正強化)+懲罰措施維持學時學習動機
(二)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1生理、2安全、3歸屬于愛、4自尊
5認知、6審美、7自我實現(xiàn)

- 需要有層次性(1-7低到高)
- 同一時間多種需要,只有一種需要占主導地位
- 高級需要產生后,低級需要仍存在
辨析題:怎么讓學生更想學習/提生學生學習動機
答:人的行為動機都是在需要的基礎上被激發(fā)出來的
引導學生正確歸因 :努力+現(xiàn)實
班杜拉——自我效能感

阿特金森——成就動機理論


高趨高避型——過度努力者——表爛實努學婊
高趨低避型——成功定向者——陽光開朗學霸
低趨高避型——避免失敗者——不當學渣就行
低趨低避型——失敗接受者——徹底擺爛學渣


樹立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


IQ<70=低智
IQ ≥ 70=正常人






525心理健康教育日





--------------------教學-辨析題---------------------
教學過程=教師教+學生學=雙邊活動過程=雙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
考點一 教學就是智育?
智育=開發(fā)智力的教育
教學是智育的主要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需要課外活動等全面實現(xiàn),教學要完成智育任務,也要完成其他各項教育任務。
教學≠智教
考點二 間接性規(guī)律+發(fā)展性規(guī)律+雙邊性規(guī)律+教育性規(guī)律
(一)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統(tǒng)一
直接經驗=自己得到的
間接經驗=別人得到的,喂你的
1.學生學習以間接經驗為主
2.學生學習以間接經驗要以直接經驗為基礎
3.間接經驗要與直接經驗相統(tǒng)一
4.(原因)間接經驗(成熟),學習效率高,短時學習好
(缺點)間接經驗(抽象),難理解
5.(缺點)直接經驗(未知),學習效率低
(優(yōu)點)好理解,記憶深刻
(二)掌握知識與發(fā)展能力相統(tǒng)一
1.掌握知識是發(fā)展能力的基礎(一般而言)
2.發(fā)展能力是掌握知識的重要條件
3.掌握知識與發(fā)展能力相互轉化的內置機制,使知識與智力相互轉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三)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相統(tǒng)一
1.教師,教學過程,組織者,主導作用
教師在教學過程處于組織者的地位,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2.學生,教學過程,學習主體,主體能動性
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學習主體地位,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3.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有機結合
(四)傳授知識(教書)與思想教育(育人)相統(tǒng)一
1.知識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礎
2.學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為學生積極地學習知識奠定了基礎
3.傳授知識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機結合
考點三 教學原則
直觀教學原則(演示法)
(優(yōu))直接,學生易于理解、觀察,幫助快速理解,提高學習興趣。
(缺)影響學生抽象思維、創(chuàng)造性想象能力發(fā)展;定型化、固定化,不能替代針對性啟發(fā)、講解、示范、訓練、互動。
(總結)應根據(jù)教學需要來決定,不能把直觀當作目的,盲目追求形象與形式。直觀是手段,不是目的,應適當使用直觀教具。
考點四 教學方法
1.講授法(師講生聽)
運用最多、廣的,運用口頭語言系統(tǒng)向學生傳授。
班級授課制=集體教學,有計劃的集體上課(優(yōu)缺點參考講授法)
(優(yōu))
教師:
1保證教學質量
2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
3發(fā)揮集體教育作用
學生:
獲得系統(tǒng)的科學知識
(缺)
學生:
1不利于主體性發(fā)揮
2不利于培養(yǎng)探索精神、創(chuàng)造能力、實踐能力
3不能適應教學內容、教學多樣性(音體美)
4不利于因材施教
5不利于學生之間真正交流、啟發(fā)
注入式:應試教育,填鴨式,膜的感情的應試教育機器,機械學習。
啟發(fā)式:素質教育,啟發(fā)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指導學習
講授法是具體的教學方法。不一定是注入式的。
講授時注意啟發(fā)學生思考,也可以是啟發(fā)式的。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
任何方法都不能被夸大,有一定的適用范圍。
選擇時要考慮:課程性質,學生年齡特征。教師專業(yè)水平,環(huán)境因素(教學時間、設備、條件)。
2練習法(費曼學習+刻意訓練=瘋狂手搓火球術)
(優(yōu))
1強化吸收
2加深理解和吸收
(缺點)
1占用其他發(fā)展時間,不利于全面發(fā)展
2容易EMO(忽視學生心理狀態(tài),使學生壓力過大,厭學)
3.枯燥無味,失去學習動機
(措施)
因材施教、分層次布置作業(yè),適度作業(yè)
考點五 教學組織形式
(一)個別教學制
優(yōu))因材施教,適合學生接受
缺)難以系統(tǒng)化、程序化傳授,數(shù)量少,教學效率低。
------
個別輔導:班級授課制的補充形式,彌補不足,解決課堂學生問題。
(二)班級授課制
(三)走班制
優(yōu))
發(fā)展學生興趣愛好,開闊學生思維
有利于學生血液規(guī)劃,自主決定學習內容
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缺)
學習興趣不穩(wěn)定,選課盲目,自身結構不合理
換教室,師生關系淡薄,溝通交流少
教學對象相對同質
(四)網(wǎng)課
慕課網(wǎng)MOOC(大規(guī)模在線課程開發(fā)模式)
優(yōu))
短視頻形式,在線測試,易學
學時短,教學成果、學習效果高
系統(tǒng)性,資源優(yōu)秀,促進全面學習。終身學習
劣)
互動少
學生完成教學低,教學質量不高
結構化知識傳授,缺乏系統(tǒng)性
微課(5-10MIN,一次一個知識點)
優(yōu))隨時隨地網(wǎng)絡學習;內容少,效果明顯,
缺)碎片化,不夠系統(tǒng);不適合長期學校教學,可教學輔助

直播課
優(yōu))多人同時聽課,大面積培養(yǎng)人才
互動性強,課程更具樂趣性
不受地點等條件限制
缺)
缺乏對學生監(jiān)督管理;對教師要求高,必須掌握多媒體教學技術。
考點六 翻轉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