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隼和軍師都以為沒有射中李長歌?李長歌拔劍有多痛?
長歌行細節(jié)做得真的太好了,我心疼長歌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看到了一個大佬發(fā)的文章,由衷地佩服。轉(zhuǎn)載自微博https://weibo.com/ttarticle/x/m/show/id/2309404622930607734793?_wb_client_=1
昨夜看長歌行哭的稀里嘩啦,李長歌太絕了,熱巴的這段表演太絕了!
擦干鼻涕眼淚我就開始思考兩個問題,為什么隼和軍師都以為沒有射中李長歌?為什么上一次拔箭沒有暈而這次會痛到昏古七,李長歌拔箭到底有多痛?

回答這兩個問題之前先夸一波《長歌行》劇組,道具細節(jié)爆攢,而且處處配合劇情環(huán)環(huán)相扣。因為這段戲涉及到弓箭知識,所以先簡單介紹一下。(以我淺薄有限的知識粗淺介紹,錯誤之處還請批評指正)
1.?長歌和守城士兵使用的是單體長弓,特點是制作工期短、堅實耐用,弓身穩(wěn)定射擊精準度高,穿透力大,但連發(fā)速度慢不夠靈活,無法搭配騎兵?!短屏洹酚涊d:“長弓以桑柘 步兵用之”,長弓是唐初步兵的主力弓形并在唐軍中大量裝備,我們看到劇中上弦后的弓體已經(jīng)與長歌大半個身高等長。(以上幾點從大量隋唐時期壁畫中都可以印證)。

2.?隼使用的是筋角復合弓,主材料是木材、牛角和動物筋腱,用熬制的魚膠粘合并以生絲纏繞加固,可想而知筋角弓強度有多大,其形制短小緊湊,連續(xù)射擊速度快,非常適合騎兵在馬上騎射使用,缺點是造價高,需要的力量更大,射擊技術難度大,但對于游牧騎兵來說是伴隨一生的必備武器。

3.?長歌使用的箭(如果我沒看錯)大致屬于破甲箭,箭頭細長,射程遠且穿透力強,中遠距離也可穿皮破甲對馬匹也可造成傷害,缺點是殺傷力小,傷害輕。

4.?隼是用的是三棱箭,箭頭三棱狀帶有倒刺和血槽,破甲和殺傷力都強,人被射中短時間就會喪失戰(zhàn)斗力,缺點是工藝復雜造價高(特勤應該用得起)。

對比在玄武門外撿到的箭,普通的錐形箭頭,各方面性能都不如上述兩種箭頭,配發(fā)非戰(zhàn)斗部隊日常戍衛(wèi)。錐形箭+長弓、破甲箭+長弓、三棱箭+筋角弓這三種組合你可以把它們對照理解成手槍、步槍、沖鋒槍的區(qū)別,在劇中配合使用的場景是日常戍衛(wèi)、守城、攻城??闯觥堕L歌行》的細致安排了嗎?

?
第一問:為什么隼和軍師都以為沒有射中李長歌?
答:因為被三棱箭+筋角弓這種組合射中,短時間就會失去戰(zhàn)斗力,力量大,有血槽放血,有倒刺不易取出。所以當時長歌就快昏迷了,更別說她忍著劇痛拔箭之后站起來。換成是誰在遠距離都會懷疑是否真的射中。
第二問:為什么上一次拔箭沒有暈而這次會痛到昏厥,李長歌拔箭到底有多痛?
答:非常痛!第一次被射中后落水,由于近距離射發(fā)又中箭落水,箭頭貫穿肌肉且箭頭折斷,直接拔就好了。這次遠距離且倒刺,箭體沒有貫穿,箭頭留在體內(nèi)。倒刺勾在肉里往外拔,可想而知一定是扯下皮肉或者因為鎧甲阻隔箭頭留在肌肉里.....說不下去了你們自己想象吧,我肩膀疼!
wb:起什么名啊起名
看完分析以后我更加心疼長歌了,長歌行真的值得,那樣的一個好劇不應該被埋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