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書》——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從沒有接觸過原作小說,也并沒有看過什么相關(guān)的劇情簡介或者概要,很多人或許跟我一樣,在初看這部作品時會有些茫然,甚至是產(chǎn)生了許多誤解。
就像初看秋葉與博子的那一段吻戲時確實令我感到不適,但看著看著才又找回男樹已經(jīng)去世兩年了的細節(jié),重刷時也發(fā)現(xiàn)這件事早已在開頭提及;

抑或是最初對于博子和女樹的臉盲,因此也腦補或誤解了許多不必要的情節(jié);還有本片的敘述方式,故事開始可謂是迷霧重重,但隨著情節(jié)的緩慢展開,一封封信件就像是一把把鑰匙一樣,為我們解開了一道道謎,同時也帶著我們經(jīng)歷了一遍男女樹青春朦朧的過去。
而當故事結(jié)束,解開的已經(jīng)不完全是我們心頭的迷了,還有博子的心結(jié);不是僅僅只有我們才看到了男女樹的青春情結(jié),女樹也通過博子為她帶來的這次機會得以重新回顧,整理與男樹的記憶,從而收到了這封穿越可能有十年之久的情書。

多年以后回首才發(fā)現(xiàn),所有的一切都已經(jīng)藏在了男樹所借的書名中——《追憶似水年華》。

我在觀影看到這里時,也不禁想到了李商隱的那首千百年來費人解的《錦瑟》,最后一句真的是無比的契合:
? ? ? ? ? ? ? ? ? ? ? ? ? ?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重新回到這部作品,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其情節(jié)跌宕的同時又不失其完整,人物形象塑造上的鮮明豐富以及在細節(jié)上的仔細處理。
情書的故事雙線展開,一邊是男樹去世兩年后仍放不下他的博子,另一邊則是因誤會收到博子信件的女樹。值得注意的是,秋葉也是情節(jié)能夠不斷向前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推手。
深愛著博子,也忘不了男樹,但秋葉并沒有像女樹那般沉浸在過去的世界中。他積極追求博子,努力鼓勵博子走出去,不要再囿于過去的陰影魔障,正如第一段的吻戲后他對博子所說的:你也還自己自由吧。

在我看來,這也是為什么許多人隨著觀影越來越喜歡秋葉的原因。重視兄弟情誼,做事也不畏手畏腳,無論是主動提出去小樽見見女樹,還是想帶博子重返雪山,他都只希望自己眼前這位深愛的女孩兒能甩掉過去,重新生活。

當然,秋葉做到了。
博子也終于做到了。

其中在雪山喊話的情節(jié)中,還穿插有因感冒拖延而高燒住院的女樹部分,此時在病床上的她,也正回味著博子寫給男樹的第一封信。
藤井樹親啟
你好嗎
我很好
渡邊博子

這一段博子與女樹的穿插像是對話,像是回應(yīng),更是兩人對生死的釋懷與慷慨。
在我看來,博子的第一封信件中的“我很好”可能只是自己代男樹的一個回復(fù),因為她心里清楚的知道這封信件是無法送達給男樹的,更是無法得到男樹的回應(yīng)的,她只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尋求某種安慰。
而在最后雪山喊話中博子發(fā)泄出自己的全部感情,向群山一遍遍喊出的“我很好”可能終于指的是博子自己了。是的,這終于成了博子自己的心聲。是對男樹的告別,也是對過去的自己的告別。
對于女樹,此時的她同樣對生死有了新的理解。
已故的父親、甚至是山上雪地中凍死的蜻蜓,都深深刻在女樹的腦海中?;蛟S她自己是不自知的,正如同對于男樹的感情一般,在某一天定會因什么而重新想起。
此刻,這些種種則穿插在一起,與博子的第一封信相碰撞。

女樹回味著,然后看向了身旁操勞一晚的媽媽與同樣躺在病床上打著鼾的爺爺。

在我眼中,女樹在病床上看到的是生的希望,是眼下珍惜的人,是活下去的理由。
在故事的最后,又以一個耐人尋味的倒敘結(jié)束。
突然來探望自己的孩子們遞給女樹的,正是男樹當年借走的那本《追憶似水年華》,女樹一愕,在孩子們的提醒下,女樹終于看到了一直藏在借書卡背后而自己又久久未能發(fā)現(xiàn)的畫像。
所有的一切,所有無言純樸的情感,都在此刻迸發(fā)與被理解,跨越了十年之久的情書,終于得以傳達。


渡邊博子親啟
實在太羞人,
這封信還是不寄了。
帶著些許的傷感與遺憾,故事在此也戛然而止了。

僅憑這些,作為一部作品來說,好像已經(jīng)足夠優(yōu)秀了,但是,成就情書的,不僅僅只有故事,還有我最初提到的人物與細節(jié)。
首先便是那首被吟誦始終的松田圣子的藍色珊瑚礁,是秋葉出場時便唱著的,而當我們看到雪山的那段情節(jié)時才知曉,這也是男樹生前最后所歌唱著的。這才明白了秋葉對于摯友的珍重與思念,這份充滿敬重的思念并不輸于博子。

另一個便是男樹很喜歡畫畫的細節(jié),尤其是在背面!這個細節(jié)其實在故事開頭就有所體現(xiàn)。而當我們看到故事結(jié)尾借書卡背面的女樹畫像時,是否也回想起了男樹在女樹英語試卷背面的涂鴉?

種種微小的細節(jié)堆疊,男主的性格也被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不善言辭,喜歡通過繪畫或者其他隱晦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透過男樹在借書卡上一遍又一遍的書寫女主的名字,我們也可窺見一斑。
另外就是人物細膩的情感轉(zhuǎn)變,這不僅使得一位位人物鮮明生動,也促就了這部作品含蓄內(nèi)斂的特點。
最明顯的一處是博子細膩地發(fā)現(xiàn)女樹與自己的相似以及搞清了男樹選擇自己的原因。微小的察覺與心理轉(zhuǎn)變卻很大的程度上影響了作品的走向。


還有一處是女樹和媽媽在經(jīng)歷過住院事件后對待爺爺?shù)膽B(tài)度轉(zhuǎn)變。從一開始的不在乎與忽視,變成了后來的在乎與重視。雖然在表面上好像并沒有什么太大的改變,但所有的一切已藏于相處時的一言一行中。
媽媽最初強烈的搬家意愿甚至不愿考慮爺爺?shù)母惺?,但?jīng)過這次的雪夜搶救,最后則選擇留在在原來的家中。這其中并沒有再多說什么,但媽媽的心中已然明白誰才是這個家中的靈魂人物。

女樹則是從最初不把爺爺當回事兒,不愿向他分享什么,到最后也變得愿意向爺爺敞開心扉……


是的,這是一場有關(guān)于拯救的故事,有關(guān)于生死的故事;一場帶有遺憾的故事,一場因愛而起、由愛結(jié)束的故事……
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留有遺憾,但我們?nèi)砸獙W(xué)會面對一切,熱愛生活。
我很喜歡羅曼羅蘭的一句話: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仍然熱愛生活。
我們是否也會在未來的某一天不自覺地駐足,或者在未來某一天的下午,回憶起過去?

很感謝你能夠看到這里,如果本文對您有所幫助,還望留下一個免費的點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