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一下生活片段】老家一年一度的大戲臺演出——著名戲曲演員詹麗華演出結束...

回到老家剛好趕上今年村子里唱戲
怎么說呢,突然感覺自己更深刻領悟到了一個場面,就是我喜歡的樂隊蘇打綠的一首歌〈十年一刻〉中吳青峰寫的一句歌詞:「寧愿舍一頓飯也聽你唱」
老家是舊村,老人居多,這些年不斷逝去,下一代和再之后的孩子們都去了新村,舊村只剩下三四戶人家了,我的姥姥姥爺就是其中一戶。姥姥79歲 姥爺86歲,都已進入風燭殘年的狀態(tài),最近幾年因為生病 對身體的損耗巨大,每天做飯和行動都成問題,稍有不慎就會摔倒無法起身。兩人非常愛看戲,姥姥的身體狀態(tài)比姥爺差更多,走路都困難,但也總是自己想拄著拐杖蹣跚著挪上去,我就拎著板凳在她旁邊慢慢陪著。
老家每年都有傳統(tǒng)習俗,就是在面對著白龍神廟的大戲臺唱戲 意為求雨。農歷五月三十晚開唱,到六月初三結束,之后總會下雨,很神奇。這個時間是舊村最熱鬧的時候,也給暮色沉沉的地方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很多人也會去白龍廟祈禱家人平安健康 事業(yè)順遂之類的。
當大家知道這次請來的戲團是著名演員詹麗華的時候,十里八鄉(xiāng)的人全都來了,還有打出租車從外地來的。大車小車從戲臺的最頂坡上,甚至排到了姥姥家坡下門口,甚是熱鬧,老人們?yōu)榱寺爲颍『優(yōu)榱速I吃的玩的,那天一窩蜂的人都早早涌入了戲場,甚至下午不吃晚飯都要提早去占位。戲臺前,小板凳整整齊齊擺著 坐著興趣盎然的老人們,面對戲臺上著名戲曲家的演唱,沉醉其中,能從他們的眼神和表情中明顯看出和看之前的戲時候的不同,眼中充滿著向往與激動,他們不斷在精彩的地方喝彩鼓掌,那一瞬間,忽然感覺遲暮的村子也多了幾分生氣,他們的熱愛和喜歡溢于言表。
戲曲結束后,熙熙攘攘的人群逐漸散開,似乎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和凄涼。面對著這一幅場景,我不禁在心中感慨,這樣的傳統(tǒng)形式 還能流傳多久?這樣的場地 還能保存使用多久?這樣如癡如醉聽戲的一群人 還能活多久……想著想著,不由得一陣悲涼之意產生。
至少這一次,我陪老人看了,也見到了今年這樣的傳統(tǒng)文化形式,真真切切體察到了農村里人們的樸實 熱情 誠摯,這些是在城市里很難體會到的美好和寧靜。此時此刻我見證到了,也便不想那些未知的將來。
在老家的生活是艱苦卻美好的。雖然生活條件不便利,但是每天會有很多極度舒適的片段:早上山里的空氣十分清新涼爽,坐在門口的沙發(fā)上,旁邊坐著甩尾巴的小狗,它時不時蹭自己 抑或趴在一旁陪伴,遠離城市的喧囂與忙碌,有一段片刻是屬于自己的寧靜 可以放下一切防備 放下緊緊提著的精神 獨自享受悠閑的放空時光,這在我心中是十分珍惜和寶貴的體驗。
謹以此篇小記,來紀念我最近回姥姥家的一些零碎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