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譯領域,讓AI的工作歸AI,人類的工作歸人
在ChatGPT掀起大模型熱潮后,翻譯行業(yè)被認為是率先受到?jīng)_擊的。
OpenAI曾在報告中提到,如果一項工作使用AI能減少50%以上的時間,那么它就是可替代的,翻譯就是容易被AI取代的職業(yè)之一。但其實譯員使用廣義的AI技術工具來輔助翻譯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一直以來,機器翻譯軟件之于專業(yè)譯者,就如同Photoshop之于設計師。

目前,神經(jīng)網(wǎng)絡機器翻譯是主流的機器翻譯方式。畢業(yè)于蒙特雷高翻學院的Wang告訴我們,“現(xiàn)在業(yè)內大多數(shù)譯員都會采用譯后編輯的方式,可以以機翻為基礎進行修改。但是對于有些保密性的內容,公司為了避免風險可能會要求譯員不能上傳機翻平臺,盡量自己手翻”。
ChatGPT的翻譯能力則比機器翻譯更勝一籌,比如能提供潤色、生成多種譯文、變化譯文風格,但在譯文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上存在局限,短期還不能與人工翻譯相媲美。如果譯員翻譯能力在機器技術水平之下,那有可能就會被取而代之。
如今譯員要怎樣和AI共存?作為一家深耕語言科技領域的上市公司,甲骨易推出了面向專業(yè)譯者的AI翻譯平臺LanguageX,近期升級了新版本,支持AI翻譯、AI潤色、訓練個性引擎等功能。
他們提出:讓機器的工作歸機器,人類的工作歸人。目前AI尚不能代替要求較高的筆譯工作,更別提強調互動交流的口譯了。雖然AI翻譯還不成熟,但想成為有競爭力的譯員,一定要去了解最新的技術。
對譯員來說,學會使用AI工具已成為眼下非常急迫的一件事情。“失去的工作不會再現(xiàn),你只有和機器協(xié)作,創(chuàng)造新的崗位?!狈g過《人類簡史》的資深翻譯閭佳向九派新聞表示。
?AI技術對從業(yè)者的沖擊不是突然發(fā)生的,我們還有時間去主動學習AI,探索技術的邊界,提升人類占優(yōu)勢、而機器難以提供的那部分價值。這是翻譯從業(yè)者的應對之道,也是其他行業(yè)值得思考和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