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車價格崩了,后果遠比你想得嚴重!

3月以來,湖北地方政府聯(lián)合東風汽車公司,對旗下本田、日產(chǎn)、雪鐵龍等本地車企推出了“史詩級”優(yōu)惠活動,其中最火的車型雪鐵龍C6補貼高達9萬,優(yōu)惠完后C6入門版只賣12.16萬,性價比簡直爆棚。從湖北當?shù)?S店的反饋來看,這次活動的效果立竿見影,曾經(jīng)一度滯銷的C6,居然在活動當天就被搶購一空。雖然這次補貼是臨時性降價促銷活動,且銷售地區(qū)并沒有擴展到全國,但它卻是國內(nèi)汽車市場格局變化的一個開端。


隨著新能源車不斷向低價位車型滲透,燃油車的市場份額也在不斷被侵蝕。具體到銷量上,2022年燃油乘用車相比2021年銷量直接減少了230.2萬臺,而新能源凈增268.7萬臺。今年1-2月國內(nèi)新車累計銷量為265.7萬輛,同比下降21%。其中,1-2月燃油車銷量為191.2萬輛,同比下降29.5%;新能源銷量為77.1萬輛,同比增加23.5%??梢钥闯觯谲囀邢滦械拇蟓h(huán)境下,燃油車市場在不斷縮水,新能源車卻沒受到什么影響。因此,以東風系合資品牌為代表的傳統(tǒng)汽車廠商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正是為了幫助本地車企渡過難關(guān),所以湖北才開始大搞汽車促銷活動。

客觀來說,湖北的購車補貼對消費者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是限制地區(qū)和品牌的補貼政策卻具有強烈的地方保護色彩。所以其它汽車大省是不會坐視不管的,比如吉林就針對一汽系的車企提供了補貼,廣東則給廣汽系的車系有額外補貼政策,最終的結(jié)果就是從地方保護演變?yōu)槿加蛙嚰w大降價。


比如一線品牌降2萬,二線品牌就降4萬,三線品牌還要降更多。這種踩踏式的降價把過去多年燃油車的定價體系徹底打亂了。最終出現(xiàn)的結(jié)果就是,消費者對燃油車的價格認知會長期停留在降價時期,傳統(tǒng)合資燃油車在消費者眼中不再值錢,日后車企再想把價格提上去,市場可能也不會買單了。

迫于銷量壓力,未來這些降價車型不得不以價換量,為了保證利潤,車企只能用偷工減料的方式壓縮成本,不僅導致消費者買到的產(chǎn)品越來越差,還會讓品牌過去多年建立的良好形象崩塌,甚至有些車型干脆徹底停產(chǎn)斷代,不再更新。也就是說,這次集體大降價雖然是臨時性的,但是卻實實在在加快了燃油車的衰落速度。

與此同時,新車接連不斷降價,也讓消費者認為,新車的價格會持續(xù)走低,隨著市場對降價預期的增加,會有越來越多準備買車的人推遲計劃,新車銷量很可能經(jīng)歷了補貼帶來的短期繁榮后,又再次跌到谷底。

所以原來計劃靠補貼消化庫存、扭轉(zhuǎn)財務(wù)狀況的企業(yè),剛剛喘一口氣,就又可能面臨更嚴峻的市場形勢。即便財務(wù)狀況好轉(zhuǎn)的車企有意穩(wěn)住價格,那些財務(wù)狀況不佳的車企也無法配合,就像這次湖北東風系的購車補貼一樣,外省的車企本來還想咬咬牙堅持一下,結(jié)果東風自己先挺不住了。

要知道,在消費者的眼中,只要價格便宜,品牌知名度差、產(chǎn)品缺點再多那都是不是事。畢竟現(xiàn)在有句名言:20萬的C6老氣橫秋,12萬的C6成熟穩(wěn)重。所以在二、三線品牌與一品牌價格相差懸殊的前提下,一線品牌的忠誠度和號召力將會變得一文不值,只有降價才是真理。

另一方面,燃油車價格崩盤很快會把壓力給到新能源車這邊。按照過去的行業(yè)預估,2030年純動車的成本才可以跟燃油車持平,但是今年燃油車大降價把很大一部分利潤讓了出來,一下子拉開了與新能源車的價格差距,進而削弱了新能源車的吸引力。在同樣的尺寸、配置面前,燃油車如果價格比新能源車便宜了一大截,對于預算不多的用戶來說,顯然會傾向于購買更便宜的燃油車。所以今年燃油車的大降價,不僅是在卷自己,也是在卷新能源車。


新車價格崩盤,自然也會影響到二手車市場的行情,畢竟一輛車的二手保值率,向來都是跟新車成交價緊密相連的。最近燃油新車價格大跌,二手車商在收車時一定會往“死”里壓價,畢竟誰也不敢保證燃油車價格不會繼續(xù)下滑,二手車商肯定不想收來的車砸在手里,這也會直接導致目前已經(jīng)持有燃油車的車主們,未來如果想要賣車,會面臨很嚴重的汽車貶值問題。

至于已經(jīng)進入市場流通的二手車自然也不能幸免,畢竟一些降幅較大的車型,目前的新車價格甚至比當初車商收車的二手價還便宜,為了不讓車輛砸在手里,車商只能硬著頭皮賠錢甩賣。以這次降價聲量最高的雪鐵龍C6為例,去年在二手市場上,1年車齡的C6 400THP舒適版收車價格為14萬,但是現(xiàn)在新車優(yōu)惠完才賣13.68萬,比二手車還便宜。

所以一些二手車商看到新車大降價后,馬上把C6?400THP舒適版價格下調(diào)到12.68萬,當然也有一些商家不忍心割肉,依然在網(wǎng)上掛著13.98萬的價格賣。經(jīng)歷了這次慘痛的教訓后,相信未來一段時間,二手車商可能都不敢碰C6了,即便是膽大敢收C6的車商,也會大幅壓低收車價格,C6從此會變成一款非常不保值的車。


值得留意的是,這次地方補貼名單中不乏豐田、本田、日產(chǎn)這些一線日系品牌。過去,日系品牌給用戶樹立了保值的形象,甚至為了維持住這一形象,豐田、本田甚至寧愿銷量低一點,都不愿意降價,以此來保證新車價格穩(wěn)定。

正因如此,以前日系合資車的保值率一直比國產(chǎn)車高,再加上早期日系車確實更加出色的可靠性表現(xiàn),才造就了這些年合資車更高的溢價能力和品牌認可度。這里我們不妨以本田UR-V舉例,這款中型SUV雖然銷量不高,但終端優(yōu)惠力度并不大,新車價格非常穩(wěn)定,所以UR-V的3年保值率高達79.56%,僅次于豐田漢蘭達。

但由于近兩年日系車企在新能源領(lǐng)域的疲軟,連豐田、本田的熱銷車型都開始在終端有了比較大的優(yōu)惠。這次突如其來的官方補貼,更是進一步對日系車的價格產(chǎn)生了很大沖擊。比如今年湖北地區(qū)的本田UR-V,直接降了6.8萬,原來1年車齡的二手UR-V 370TURBO兩驅(qū)尊雅版的收車價高達23.08萬,但是現(xiàn)在新車只賣21.18萬,比二手車收車價還低!所以UR-V這類日系車的處境與前面提到的雪鐵龍C6是非常相似的,它們的二手車價格在未來一段時間內(nèi)都可能跳水。而失去了保值這塊金字招牌后,日系車想要靠燃油車維持高溢價會越來越難。

相比之下,向新能源領(lǐng)域轉(zhuǎn)型較快的國產(chǎn)品牌,在此次價格戰(zhàn)中損失較小。以比亞迪為例,插電混動宋PLUS車系目前官方優(yōu)惠只有6888元,純電動車海豹優(yōu)惠也只有8888元,與合資燃油車動輒幾萬的優(yōu)惠相比,國產(chǎn)品牌降價簡直少的可憐。也可以看出,國產(chǎn)品牌在新能源領(lǐng)域主導權(quán),在這一波踩踏式降價中,確實得到了切實的體現(xiàn)。


今年燃油車集體降價,既是被迫自救,也是對新能源的絕地反擊。但不管怎么說,燃油車降價無異于飲鴆止渴,短時間的低價確實可以換來銷量的增長,但消費者心中原本屬于合資燃油車的高價光環(huán),卻再也不會回來了。所以,這次大降價活動本質(zhì)上是在加速燃油車在中國市場的滅亡,各大車企除了盡快朝著新能源轉(zhuǎn)型,已經(jīng)再無退路可言。2023年對于中國車市來說是一個轉(zhuǎn)折點,燃油車逐漸喪失歷史地位,國產(chǎn)新能源飛速崛起,這樣的變革很可能會影響到未來幾十年中國汽車市場的發(fā)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