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作品中的華夏史(十二)——楊門女將

北宋三帝真宗,乃是太宗趙光義之子。景德元年,在宰相寇凖的勸說下,御駕親征,在澶淵打敗遼軍,最后達(dá)成“澶淵之盟”,結(jié)束了宋遼之間長達(dá)二十五年的戰(zhàn)爭。

雙方約定:
一、遼、宋為兄弟之國,宋為兄,宋尊蕭太后為叔母,后世仍以世侄論,使者定期互訪。
二、以白溝河為國界,雙方撤兵。遼歸還宋遂城(今河北徐水)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chuàng)筑隍城。
三、宋方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fèi)”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即歲幣)。至雄州交割。
四、雙方于邊境設(shè)置于榷場,開展互市貿(mào)易。

澶淵之盟簽訂后,宋真宗原以為這是一樁值得自豪的功業(yè),很得意了一陣子。不料有一天,大臣王欽若卻對他說:“城下之盟,《春秋》恥之。澶淵之舉,以萬乘之尊而為城下盟,沒有比這更恥辱的了!”王欽若的話,本來是要貶低寇凖的,但卻給愛虛榮的宋真宗潑了一盆冷水,從此怏怏不樂。
而演繹小說中“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推測就應(yīng)該發(fā)生在此次遼軍大舉南下的戰(zhàn)爭之中。
一、楊宗保陣前招親,穆桂英大破天門陣
書接上文,孟良從北國盜回“雌龍發(fā)”為楊六郎做藥引子,治好了楊六郎。宋營這才一片云彩落下。誰知,遼軍有了大行動,大舉進(jìn)犯宋朝邊關(guān),在洪州城外布下天門陣。老道顏容奉蕭太后之命,在洪州城外擺下天門陣。此陣內(nèi)含108個小陣,極其厲害。楊六郎看罷多時,不敢貿(mào)然行動。

深夜焦孟兩人出營盤,偷偷去探天門陣。結(jié)果孟良被落石陣所傷,兩人逃到五臺山的一座寺院求救。正碰上在此出家的楊五郎。
五郎楊延德治好了孟良的傷,楊五郎從師父哪里打聽而來,要破天門陣需要“伏虎羊、降龍木”二者取其一。焦孟兩人打聽到降龍木在穆柯寨,于是大鬧穆柯寨,打傷老寨主穆羽,火燒山寨。被狩獵歸來的穆桂英撞個正著,三下五除二給生擒活捉。
聽說他們是三關(guān)元帥手下的大將,不置可否,無法求證。只得將其懲治一番,放他們走了。孟良焦贊羞愧難當(dāng),回去的路上遇到楊宗保,添油加醋的說了不少穆柯寨的壞話,楊宗保大怒,獨(dú)闖穆柯寨,沒費(fèi)力氣,也被穆桂英給捉了。

鎮(zhèn)守三關(guān)的少帥被山寨所擒,老寨主穆羽也發(fā)現(xiàn)這是個燙手的山芋。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姑娘桂英對楊宗保有點(diǎn)意思,干脆將女兒許配給他,成為一家人。老寨主打定主意,將結(jié)親之事告訴孟良,托他做媒。
孟良大喜,將此事告訴侄兒,但宗保不答應(yīng)。陣前招妻,軍法當(dāng)斬。孟良哄騙他,說自己回營稟報過后,楊六郎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這門親事,天官寇準(zhǔn)、八王爺?shù)榷际种С?/span>。娶了嬌妻穆桂英,還能得降龍木,天門陣指日可破。幾句話把楊宗保繞進(jìn)去了,在山寨內(nèi)與穆桂英成了親,圓了房。

楊宗保被俘時,手下人趕回邊關(guān)稟報給了楊六郎。楊六郎親自帶兵到穆柯寨解救兒子。楊宗保跟著小頭目穆瓜在穆柯寨四處游逛,孟良以為來的是岳勝、楊興等人,于是鼓動穆桂英去滅滅對方的銳氣。誰知此番乃是楊六郎親自上陣,幾個回合下來,被穆桂英生擒活捉,灰頭土臉的吃了敗仗。

焦孟兩人發(fā)現(xiàn)已晚,急忙趕到,為楊六郎解了圍。楊六郎心里窩火憋氣,帶著楊宗保趕回邊關(guān)。元帥大帳里,楊六郎勃然大怒,楊宗保陣前招親,推出去斬首。雙天官寇準(zhǔn)、八賢王趙德芳等講清,楊六郎皆不依不饒。老太君求情也不行。最終孟良找來穆桂英,楊六郎看到兒媳,十分尷尬。穆桂英跪倒在地,為宗保求饒,并表示穆柯寨上下歸順朝廷,自己跟老師學(xué)習(xí)時對天門陣略知一二,愿意戴罪立功,攻破遼軍的天門陣。
楊六郎這才饒恕了楊宗保,經(jīng)過與八王爺、寇天官商定,楊六郎將帥位拱手讓給穆桂英,讓其統(tǒng)領(lǐng)三軍,大破天門陣。

孟良焦贊到五臺山請來?xiàng)钗謇?,眾人在穆桂英的指引下去探陣。天門陣可分為左中右三路,中央有個紫云臺,用于指揮整座大陣。
鎮(zhèn)守左路的是大將姜飛熊、姜翠屏兄妹。兩人跟師傅學(xué)藝,一個會射飛刀,一個有只會殺人金翎雕。楊宗保被姜飛熊的毒藥刀所傷,楊宗英(楊七郎遺腹子)偷入姜翠屏的營帳,殺死金翎雕,后穆桂英做媒,與姜翠屏定下終生。姜翠屏贈送解藥,治好楊宗保,后又指引楊家將,夜探紫云臺,俯瞰全陣,畫出天門陣的陣圖。

一切準(zhǔn)備妥當(dāng),穆桂英高臺點(diǎn)將:楊六郎帶孟良焦贊攻打白虎陣、佘太君帶領(lǐng)楊門女將去打王母陣、宗字輩三兄弟(宗保、宗勉、宗英)負(fù)責(zé)攻打銅光陣、八姐九妹楊排風(fēng)則去打黑風(fēng)陣,自己與婆母王蘭英主打玉皇陣。
天門陣一戰(zhàn)只殺的驚天地泣鬼神。有種說法楊宗勉、楊宗英名喪銅光陣,姜翠屏為夫君報仇后,死在宗英的身邊。
穆桂英沖殺玉皇陣,一箭射中老道顏容的眼睛,主陣之人負(fù)傷而逃,天門陣失去了總指揮,遂大亂。但穆桂英腹內(nèi)疼痛,不得已找處僻靜之所,陣前產(chǎn)子。楊文廣出生之時,天門陣大破之日。
破天門陣,須“伏虎羊,降龍木”,此版本來看,也許暗指楊、穆兩家人。但神話版本的天門陣可不一樣:穆桂英乃是紫霞宮梨山老母的徒弟,跟師傅學(xué)會了各種奇門遁甲與道家法術(shù),山寨中更有擁有寶物降龍木。

天門陣幕后主使乃是呂洞賓,他與師傅漢鐘離斗法,于是派蕭天佐、蕭天佑助遼滅宋。兩人皆是烏龍精轉(zhuǎn)世,下界來擺天門大陣。
楊六郎探陣被困,孟良到五臺山請楊五郎下山破陣。下山前五郎的師傅告訴他會遇到烏龍精,并賜予了一道降龍符克制烏龍精。楊五郎以降龍符制服了蕭天佑,救出了楊六郎。降龍符只能用一次,要破天門陣必須用降龍木來對付蕭天佐。這才有楊宗保穆柯寨招親,穆桂英帶著降龍木進(jìn)宋營,用降龍木打敗了守住陣中的烏龍蕭天佐,這才徹底破了天門陣。
【對應(yīng)影視作品】
穆桂英大破天門陣
1999年亞視出品,焦恩俊的楊宗保,陳秀雯的穆桂英,文頌嫻的楊排風(fēng)。本劇自創(chuàng)人物耶律浩南,乃是穆桂英的師兄,兩人跟隨希夷老祖學(xué)習(xí)法術(shù)。后因耶律浩南心術(shù)不正,被師傅趕出師門,他結(jié)合遼國邪術(shù)創(chuàng)出了六煞天門陣。
穆桂英請來降龍木,克制他的天門陣,但蕭天佐命格為金,金克木,蕭天佐以自己的性命破了降龍木,耶律浩南重新擺陣。正在宋軍被逼入絕境之時,已有身孕的穆桂英陣前產(chǎn)子,楊文廣出世,其命格克制天門陣。雖一波三折,但最終天門陣還是破了,宋軍大勝。

苗圃版穆桂英掛帥與寧靜版楊門女將
兩部劇各有千秋吧,只記得當(dāng)年看時感覺穆桂英的塑造比較尷尬,特別是苗圃版的。另外服裝造型比較雷人,還不如港臺戲曲扮相好看。

二、楊六郎心狠手毒拒丑妻,王蘭英不計前嫌澶州救主
宋遼雙方還在天門陣對峙之時,蕭太后親率一只隊伍,繞開主戰(zhàn)場,直奔大宋的東京汴梁。宋真宗大驚,向滿朝文武詢問,如之奈何?有人說南下遷都,有人說派人向遼國稱臣,割地議和。已升為宰相的寇準(zhǔn)向皇帝建議,再提議和、遷都者,斬!

寇準(zhǔn)建議宋真宗,由佘老太君、鄭王、高王帶兵,皇帝御駕親征。四處網(wǎng)羅軍卒,湊成三萬大軍,虛張聲勢,號稱十萬大軍,迎戰(zhàn)入侵的遼軍。
遼軍大吃一驚,沒想到宋真宗還有十萬大軍,雖然很快就識破了寇準(zhǔn)的花樣,但早已爭取時間,給邊關(guān)的楊六郎送信。楊六郎安排好前線,自己與穆桂英帶兵前去救駕。
這次解決并不成功,反而被圍困在澶州城。宰相寇準(zhǔn)建議宋真宗派楊六郎去西岐州請大刀王蘭英。王蘭英的父親乃是北漢大刀王令公之女,王令公與楊令公交好,指腹為婚,將女兒王蘭英許給了楊六郎。北漢滅亡,王令公退隱田園,楊令公轉(zhuǎn)投大宋,兩家斷了聯(lián)系。

王蘭英但自幼跟隨父親學(xué)藝,武藝高強(qiáng),有萬夫不當(dāng)之勇,但相貌丑陋。王令公去世早,母女兩人相依為命,又因曾訂下娃娃親,一直沒在另找人家。
當(dāng)年假任炳真六郎,去大輪國請孟良、焦贊回邊關(guān)之時,三人被遼兵追殺,正巧碰到王蘭英,將其救下。才知道了這樁婚事,假任炳看了一眼王蘭英,暗自慶幸楊六郎“已死”,不用相認(rèn)。后來,孟良去遼國盜“雌龍發(fā)”,被韓昌帶兵追殺,又是被王蘭英幾招之內(nèi)打敗韓昌,將其救下。孟良告訴“嫂子”六哥未死,并請其去邊關(guān)一家人團(tuán)聚。

王蘭英信了孟良的話,帶著自己的家丁親信與父親留下的“九宮八卦連環(huán)弩”前來投宋。楊六郎表面上留下了她,但一句不談婚事,對其極其敷衍,連神弩的兵器鍛造圖也沒興趣,生怕跟王家沾上一點(diǎn)關(guān)系。只有楊宗保時常去探望王蘭英,待其如自家長輩,對其必恭必敬。所以王蘭英十分喜歡宗保,經(jīng)常傳授其武藝。
后來西岐州兵變,楊六郎派王蘭英前去平叛,給她三千人馬皆是老弱病殘。王蘭英大怒,心中暗罵:楊六啊楊六,好生歹毒。投宋營以來,不提婚事也罷,我王蘭英并非搖尾乞憐非要與你楊家結(jié)下這門親事。你大可堂堂正正退掉,現(xiàn)在卻暗中使絆子,讓我?guī)埍テ脚?。我若是?zhàn)死在疆場,正合了你的心事。罷!罷!罷!俺王蘭英去也。

王蘭英臨走前,楊宗保帶親兵衛(wèi)隊前來送行,看到這只平叛的軍隊大吃一驚。楊宗保派自己五十名親信跟隨老人家一起去西岐州。孟良前來送行,看到了這支軍隊,連連搖頭。孟良、焦贊本是最佩服楊六郎,死心塌地的跟隨六哥,但這件事上,對其做法也是十分的看不慣。王蘭英兩次救了自己與六哥,你卻這樣對待人家,讓人心寒。
王蘭英憑借父親的“九宮八卦弩”與宗保的五十名精干的親兵,打下了西岐州。干脆不再回宋營,自立為“西岐王”,將西岐州治理的井井有條,兵強(qiáng)馬壯。

寇準(zhǔn)逼楊六郎親自去請王蘭英救駕,楊六郎就是不從,兒媳婦兒穆桂英出來打圓場,女扮男裝親自去請這位“婆婆”。穆桂英趕到西岐州,以真情感動了王蘭英,西岐王也不做了,湊齊八萬精兵去澶州救駕。
王蘭英一刀斬二將,殺退了遼軍,解了圍城之危。宋真宗十分高興,在寇準(zhǔn)的建議下,給王蘭英與楊六郎賜婚。王蘭英這才真是成為了楊家媳婦。
澶淵之盟
澶州之圍被解,天門陣也被破。遼國蕭太后有兩位好女婿,皆是金沙灘一役的降將:一個是化名“木易”的楊四郎,一個是使用本名王英的楊八郎(老令公的養(yǎng)子)。
楊四郎曾經(jīng)讓大公主偷取令箭,自己深夜出關(guān)去看母親。楊六郎不恥他叛國的行為,不讓他進(jìn)宋營。佘老太君十分思念四兒子,私下相見。楊四郎不僅見母一面,還吐露出天門陣的一些訊息。楊四郎回轉(zhuǎn)遼營,見大公主被綁,原來蕭太后發(fā)現(xiàn)了女兒盜令的行為,這才審出木易就是楊四郎。

木已成舟,蕭太后于是心生一計,讓楊四郎做中間人,宋遼議和。宋真宗雖御駕親征,但一場仗打下來,已心生怯意,也想議和。于是雙方在澶州城外一處四下開闊之處進(jìn)行合談。
議和進(jìn)行中,遼國伏兵殺出來,楊家將保著真宗與八賢王殺出重圍。眾人都懷疑楊四郎,慌亂之中楊四郎與楊宗勉見面,但楊宗勉卻被遼軍一箭穿心,死在楊四郎面前。這讓其更是百口莫辯,楊四郎只得自刎以表清白,而楊八郎則在混戰(zhàn)中不知所蹤。
于是宋遼雙方再戰(zhàn),遼兵退回北國,再次向宋提出議和。宋真宗立刻答應(yīng),如釋重負(fù)的簽訂了澶淵之盟。
三、洪羊洞盜尸,三英歸位
多年的征戰(zhàn),讓三關(guān)元帥楊六郎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想起老父親楊令公的尸骨還在遼國,更是心痛不已。千方百計打聽到其尸骨存放在“洪陽洞”中,于是派孟良前去盜骨。孟良去后不久,好友焦贊不放心,也潛入遼邦,要助其一臂之力。

孟良在洞內(nèi)小心謹(jǐn)慎的四處躲避遼兵,焦贊趕到洞內(nèi)并來到其身后。孟良大吃一驚,誤以為是敵將,反手一斧將其劈死。當(dāng)孟良發(fā)現(xiàn)是好兄弟時,哀痛不已,后悔莫及。于是將老令公與焦贊的尸骨帶回邊關(guān)后,自盡而亡。楊六郎病中驚聞噩耗,心痛不已,也追隨兩位兄弟而去。
【對應(yīng)影視作品】
碧血青天楊家將
1994年亞視請來“包青天”金超群,拍攝了這出大戲。徐少強(qiáng)的楊宗保、麥景婷的穆桂英、金超群的包龍圖、甄志強(qiáng)的展護(hù)衛(wèi)、秦沛的龐洪、蔡曉儀德龐妃等。

本劇以楊家第三代楊宗保、穆桂英為主角,但故事內(nèi)容卻與六郎楊延昭(楊宗保之父)的事情相同。只不過改成:楊延昭被大國舅龐龍所害,戰(zhàn)死天狼山,楊宗保趕回朝廷告御狀,國丈龐洪與二國舅龐虎意圖陷害楊家。開封府包拯審查此案,最終龐家伏法。
其中有段類似“洪洋洞”的故事:楊宗保返回遼邦,盜取父親楊六郎的尸骨,被遼兵發(fā)現(xiàn)。楊四郎之子耶律宗源,救走楊宗保,并協(xié)助其盜取尸骨。
楊八姐北國盜金刀

同樣的故事很多,比如金沙灘一戰(zhàn)后,楊八姐女扮男裝與兄六郎一起赴遼,尋找父骸骨及家傳金刀。二人分頭行事,八姐陰差陽錯被遼國二公主招為婿,更重遇已成為遼國大駙馬的兄長四郎。八姐得四郎之助脫身,卻在取金刀途中遭妖魔迫害,幸得圣母相助。八姐取得金刀后重遇六郎,一同返國。
TVB臺慶版楊家將中,就有楊八姐去遼國皇宮盜取父親的金刀,用來破天門陣,救被困陣中的楊六郎。

【老楊家的四大家將】
楊六郎鎮(zhèn)守邊關(guān)有四位結(jié)拜的好兄弟:花刀岳勝、孟良與焦贊、楊興楊九郎(楊令公隨口認(rèn)下的干兒子)。
楊興死在天門陣中,孟良、焦贊死于洪陽洞的故事中。楊六郎因此病重而亡,岳勝心如死灰,出家做了老道。后來在“呼家將”中,岳勝還將困龍戟法與破連環(huán)陣的方法,傳給了呼延慶。

這四位兄弟深受聽書的老百姓愛戴,于是說書藝人又讓其子孫出現(xiàn)在呼楊兩家后代的故事里,幾家人是父一輩子一輩的交情。
四家子孫都不是帥才,特別是焦孟子孫,雖然魯莽但卻是福將,都是評書主角的好幫手,出神入死的好兄弟。被人稱為“四大家將”(主角們的家臣)。
焦孟二代:
孟良之子孟定國,焦贊之子焦廷貴,兩人先跟隨楊宗保一起征西,后來宗保陣亡,后又跟狄青在《五虎征西》中一起繼續(xù)征討西夏。
焦孟三代:
孟強(qiáng)、焦玉跟呼延慶結(jié)拜為兄弟,在評書《呼家將》中有所表現(xiàn)。
焦孟四代:
孟通江,焦通海與楊懷玉結(jié)拜,合成五虎,在《呼楊合并》,《五虎平南》等書中都有出場。
四、楊宗保戰(zhàn)死沙場,楊門十二寡婦征西
楊家將回火塘寨安葬楊六郎,為其守孝。西夏國趁機(jī)興兵十萬,圍困了延安府,并揚(yáng)言直搗東京,奪取大宋的江山。
宋真宗無奈,只好下旨命楊宗保掛帥征討西夏。在《楊宗保征西》一書中:靈棚行刺、血濺池州、大鬧法場、充軍沙門、荒寺遭難、聚寶樓盜錘、力戰(zhàn)九頭魔、夜闖丞相府、比武招駙馬、二盜蟠龍槍、計取天臺山、勇赴人頭宴等等故事。最終楊宗保大勝而歸。
但更多的故事里,楊宗保死在與西夏的戰(zhàn)爭中的。大宋朝一時間無將可派,面對西夏的入侵束手無策。

萬不得已,佘老太君再次掛帥,帶領(lǐng)八個兒媳婦,與那個孫媳婦,一起征討西夏。這段書被稱為“十二寡婦征西”。
關(guān)于十二寡婦都有誰,由多個說法:
八個兒媳:大郎之妻張金定,二郎之妻李翠平,三郎之妻朱玉梅,四郎之妻林素梅,五郎之妻馬賽英,六郎之妻王蘭英,七郎之妻杜金娥,八郎之妻周淑榮。三個孫媳婦:宗保指妻穆桂英、宗勉之妻焦月娘,宗英(七郎之子)之妻姜翠屏。此外,上陣的還有一生未嫁人的八姐九妹,以及燒火丫頭楊排風(fēng)。

也有說:八姐、九妹分別嫁給了銅錘將與銀戟將,兩人丈夫也都戰(zhàn)死。十二寡婦中有她兩人,孫媳婦則只有穆桂英一人。宗勉戰(zhàn)死時未婚配,宗英與妻子姜翠屏一起死在天門陣。
有的書中楊門女將大勝而歸,不久楊家兒媳紛紛離世,只剩下王蘭英、杜金娥的寥寥幾人,孫媳婦輩只剩下穆桂英。
此后,十五歲的楊文廣刀劈王倫奪魁。寇準(zhǔn)保薦穆桂英掛帥,五十三歲的穆桂英整肅軍紀(jì),懾服先鋒楊文廣的傲氣,出征保國,收復(fù)瓦橋三關(guān)。。

也有書說,十二寡婦征西時,已經(jīng)五十三歲的穆桂英掛先鋒印出征,戰(zhàn)死在虎狼峽。
【對應(yīng)影視作品】
穆桂英之十二寡婦征西
接著前一部“大破天門陣”的收視熱潮,同年亞視又用原版人馬,推出了這部續(xù)集“十二寡婦征西”。與前作類似,本劇神話色彩依舊濃重。

五、女扮男裝打擂臺,校場奪印楊金花
楊金花是楊宗保與穆桂英的女兒,楊文廣的妹妹。自幼她就愛舞槍弄棒與弓馬騎射,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她與楊排風(fēng)女扮男扮到校軍場去看比武。上場接連打敗七位戰(zhàn)將,并將狄青的兒子狄龍打傷,楊金花奪帥印的傳奇故事名震天下。

但也因此,老楊家與老狄家結(jié)下了仇怨。在評書《呼楊合并》中,楊文廣平南陳李青叛亂。二路元帥八寶公主和兒子狄龍公報私仇,以臨陣招親的罪名要?dú)钗膹V。幸吳金定和楊金花搬動三路帥呼延慶和監(jiān)軍潞花王趙璧(八賢王趙德芳之子)及時趕到,救出文廣,八寶公主和狄龍、狄虎母子畏罪逃往八寶公主娘家單單國。狄楊兩家的仇恨一直到《楊懷玉征西》的書中,狄青之孫狄難撫時代才算化解開來。
至此,楊門女將的故事基本說完。下回將介紹,被宋其他幾家虎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