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選必二第三課筆記知識點匯總

3.1訂立合同學問大
一、生活離不開合同
1.合同的含義: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xié)議。
2.合同的種類:合同種類繁多,常見的有買賣合同、贈與合同、租賃合同、運輸合同、物業(yè)服務合同等。
3. 合同自愿原則
??無論哪種合同,都必須由訂立合同的各方當事人在自愿的基礎上達成共識。即就某種民事法律關系的設立、變更、終止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以實現(xiàn)各自的利益。
名詞點擊:P23
意思表示,是指行為人將其期望發(fā)生法律效果的內心意愿,以一定的方式表現(xiàn)于外部的行為。意思表示是民事主體自由意志的體現(xiàn),對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注:必須表達于外,可以是書面的、口頭的、甚至沒有語言的行為(直接履行的行為),意思存于內心,是不能發(fā)生法律效果的。
4. 訂立合同的意義
交易者角度:①在市場經(jīng)濟中,市場交易者參與交易活動最常見的形式就是訂立合同,利用合同參與交易活動,就能夠充分體現(xiàn)市場交易者的自由意志。
社會角度:②自愿訂立的合同可以滿足市場交易者的特定需求,有利于資源的有效配置,從而增加整體的社會財富。③自愿訂立的合同促成市場交易者相互合作,共同形成社會的信用機制。
???????因此,法律鼓勵合同的訂立和履行,尊重市場交易者的合同自由,維護誠實守信的履約機制。
5.格式條款:
1. )含義: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xié)商的條款。
2. )作用與不足: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適應現(xiàn)代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的要求,但也限制了 對方當事人的合同自由。
3. )民法典規(guī)定,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對方注意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等與對方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
?
二、合同的訂立
?合同的訂立需要當事人各方的平等協(xié)商,很多時候需要經(jīng)歷反復協(xié)商才能就合同條款達成一致的意思表示。
法律將這個過程概括為要約與承諾兩個階段。
1. 要約
(1)含義: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在一項要約中,發(fā)出要約的一方為要約人,接受要約的一方為受要約人。
(2)效力:為了保護受要約人的合理期待,維護穩(wěn)定的交易秩序,生效的要約具有法律約束力。

2. 承諾
(1)含義: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2)要求:應當由受要約人及時向要約人作出,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 ???該意思表示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
(3)效力:承諾到達對方后,立即發(fā)生法律效力,訂立合同的過程隨之結束。
(4)承諾對要約的變更:
???????在實際協(xié)商過程中,受要約人的“承諾”可能增加新的內容,如果對原來的要約內容進行了實質性變更或者超過了要約確定的期限,此時,該項“承諾”轉化為新要約,需要原來的要約人作出承諾,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
相關鏈接:P25
?????根據(jù)民法典的規(guī)定,有關合同標的、數(shù)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和解決爭議方法等的變更,是對要約內容的實質性變更。
?
三、合同的生效
訂立合同并不當然意味著合同的生效
無效合同:
①合同內容出現(xiàn)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或者違背公序良俗等情形,仍然可能導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無效。
②如果合同的主體不合適或者因欺詐、脅迫導致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也會使得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處于不確定狀態(tài),不能產(chǎn)生當事人預期的法律約束力。
2.?有效合同: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內容合法。法律鼓勵交易,從嚴認定無效合同。
?
四、合同的形式與意義
(一)合同的成立判斷:除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約定采用特定形式外,只要各方當事人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就是訂立了合同。
(二)合同的形式及意義:
???????無論口頭形式還是書面形式,甚至直接履行的行為都可以產(chǎn)生合同。 ??????
???????但是采用何種形式訂立合同,有時會對當事人能否順利實現(xiàn)其合法權益產(chǎn)生影響。
1. 口頭合同
(1)含義:口頭合同是現(xiàn)實生活中一種常見的合同形式,是當事人通過口頭語言達成意思表示一致所形成的合同。
(2)優(yōu)點: ?口頭合同充分適應了現(xiàn)代社會對訂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
(3)缺點: 口頭合同的問題在于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多不明確,發(fā)生糾紛時難以舉證。
(4)適用場合: ?它通常用在一些金額較小、即時清結、權利義務關系相對簡單的民事法律關系中。
2. 書面合同
(1)含義:
????書面合同是以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xiàn)所載內容的形式訂立的合同。以電子數(shù)據(jù)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xiàn)所載內容,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shù)據(jù)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2)優(yōu)點:
?①書面合同內容清晰,有利于督促各方當事人根據(jù)確定的義務履行合同,有利于守約方根據(jù)約定追究違約責任。
?②書面合同有據(jù)可查,能夠為處理合同糾紛提供明確的證據(jù),有利于案件的公正裁決。
(3)適用對象: ?對于權利義務關系復雜、金額較大以及履行期限較長的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
可見,“空口無憑”未必正確,“立字為據(jù)”確有意義。我們在生活中應當樹立合同意識,尤其要用好白紙黑字這個工具。


3.2有約必守,違約有責
一.一諾千金 重在履行
1.合同履行的關鍵
履行合同的關鍵是明確合同內容。
(1)合同內容的含義:合同內容就是合同的條款,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通過合同的條款來體現(xiàn)。
(2)合同內容條款:
合同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標的,數(shù)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方法。
P29相關鏈接2:
民法典規(guī)定的合同一般包括的條款,并非合同必須具備的條款。合同缺少價款、履行期限、履行地點、違約責任等內容時并不影響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在缺少上述內容時,合同當事人可以簽訂補充協(xié)議或者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解釋合同,補全意思表示。
(合同不能缺當事人、標的物、數(shù)量這三樣,否則合同不成立)
2. 合同履行的含義P29-2:履行是合同當事人按照合同約定實現(xiàn)各自權利義務的行為。
3. 合同履行的原則P29-2
①全面履行原則:根據(jù)民法典的規(guī)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②誠信原則: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根據(jù)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xié)助、保密等義務。
③協(xié)作履行原則:當事人履行合同義務時,對方當事人應積極配合。
④綠色原則:當事人在履行全面合同過程中,應當避免浪費資源、污染環(huán)境和破壞生態(tài)。
4.合同的變更P29-4
(1)原因:合同訂立后,隨著外部條件的變化,當事人可能會有改變或者解除這種法律約束的想法。
(2)變更要求:
①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如簽訂補充協(xié)議延長合同履行期限。
②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外,合同的一方當事人不能單方面變更或者解除合同,否則須承擔違約責任。
?
二.言而有信 違約有責
1. 違約責任的含義及意義P30-1
(1)含義:
除法律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免責事由外,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守約方可以要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 ???????
(2)意義:違約責任既是違約方應該付出的代價,也是法律給予守約方的救濟。
P30相關鏈接1:
依據(jù)民法典,對守約方的損害賠償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有限度)。
2. 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
①法律規(guī)定了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適用定金罰則等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

②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
(違約金和定金二者只能選其一,不能同時適用)

注意:違約金與定金二者不能并用,即不能主張支付違約金又要求雙倍返還定金。但是當收受定金的一方違約時,非違約方選擇違約金責任后,并不影響其要求對方返還定金的權利。
3. 違約免責
①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遇到當事人約定的免責事由或不可抗力時,根據(jù)這些情形對合同履行所造成的影響,可全部或者部分免除當事人的違約責任。
注:可以≠應當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如地震、洪水、火災、戰(zhàn)爭等。
②P31-相關鏈接:民法典規(guī)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并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本文內容均來自課本與課堂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