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人對你說了這句話,才是真的“走心”了!
常言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身處感情中的男女,每當濃情蜜意之際,總難免會情不自禁地相互訴說諸多動人的情話。尤其是男人,各種甜言蜜語更是如數(shù)家珍、信手拈來。
男人愛說情話,女人也愛聽情話。因為情話會牽動情感的絲線,去編織壯闊美麗、令人心馳神往的愛情藍圖。
曾幾何時,“星爺”周星馳在電影《喜劇之王》中對柳飄飄說的一句“我養(yǎng)你啊”,不知被多少男男女女奉為情話的經(jīng)典。

正如俗話說的“嫁漢嫁漢,穿衣吃飯”,落到柴米油鹽上的表白,委實比哪些花里胡哨、華而不實的肉麻措辭“實在”和震撼多了。
然而,倘若只是從字面上去理解“我養(yǎng)你”這句話的意思,或許并不見得真正理解和洞悉了這句話背后的深意。
電影中,“星爺”飾演的尹天仇與張柏芝飾演的柳飄飄“同是天涯淪落人”,彼此都是處于社會最底層、為生計艱難奔波、受人冷眼、飽受煎熬的小人物,沒有人比他們更懂活著的艱難。對于他們而言,能夠吃飽穿暖、衣食無憂,便是人生的第一要務,更是人生中莫大的幸福。
像他們這樣的人,終日提心吊膽地生活在巨大的生存壓力之下,最缺乏、也最需要的,就是足夠牢靠的生活保障,以及由生活保障所帶來足夠的安全感。
所以當尹天仇對柳飄飄說出“我養(yǎng)你”這三個字的時候,并不只是一句普普通通的承諾,而是之于對方最核心需求的洞察和滿足。其目的在于解除柳飄飄內心的顧慮,令她心安。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尹天仇所謂的“我養(yǎng)你”,其實本質上無異于是在傳達“你放心”這層意思。
而“你放心”三個字,恰恰是世界上最生動、也最靠譜的一句情話。事實上,它的確比“我養(yǎng)你”這三個字的字面意義得體、莊重、深刻得多。
首先,時至今日,很多人對于愛情和婚姻的追求早已不再停留在“穿衣吃飯”這種原始的訴求之上,而是更多地傾向于精神世界的契合與共鳴?!梆B(yǎng)”與“不養(yǎng)”倒無所謂,重要的是是否“合得來”、是否誠摯和“走心”。
在這種情況之下,如何令對方感到安心、令對方可以毫無顧慮地信任,才是真正的“心理剛需”。

其次,在特定的情況下,“我養(yǎng)你”這三個字所傳達的含義未必就是善意和美好的。
在電影里,從尹天仇和柳飄飄倆人的身份和境遇來看,它代表著一種果敢的擔當、一種熾熱的承諾,是最有心靈震懾力的一句情話。而對于其他人而言,卻很可能因為情況不同而衍生出別的“弦外之音”。
第一種是帶有一方對另一方的輕視。這種情況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一些狂妄自負的人身上。當他們說出“我養(yǎng)你”這句話的時候,并不是在表達渴望照顧與呵護對方的心情,而是無異于在表示“你不行,你得靠我”這種真實的內心想法。
在這類人眼里,對方至于他們并不是一種對等的存在,而不過是一種弱勢、依附的關系。本著這種想法,他們即使“養(yǎng)”著對方,通常也不會表示出應有尊重和顧及,甚至他們還很可能會有意無意地諷刺、打擊對方,以貶損對方為樂。
第二種是“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有的人不過是偶然跟個風、耍耍嘴皮,并不曾真正理解“我養(yǎng)你”這三個字背后真正的深意。他們既無所謂擔當、更無所謂深情,只不過隨口一說,過過嘴癮。若是對方信以為真,則如同人們調侃的那樣:認真你就輸了。
第三種是“別有居心”。相對于前面兩點而言,這是最不易覺察、也最具有“后患”的一種情況。對于這類人來說,“養(yǎng)”沒什么了不起,重要的是讓對方習慣于“被養(yǎng)”。因為一個人一旦習慣于“被養(yǎng)”,便無異于親手將自己放到了任人擺布的被動境地。
所以,無論“我養(yǎng)你”這三個字聽上去如何動聽,也未必值得盲目感動和歡喜。因為感情中真正需要的不是誰對誰的“供養(yǎng)”,而是相互之間的懂得與信任。故而最美的情話,與其說是“我養(yǎng)你”,倒不如說是“你放心”。
而這三個字,恰恰也是“情癡”的賈寶玉對自己的靈魂伴侶林黛玉吐露的肺腑之言。
那么林黛玉聽了之后是什么反應呢?書中寫道:“林黛玉聽了這話,如轟雷掣電,細細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來的還覺懇切······”
為什么這句話會有這么大的魔力呢?原因就在于,它真正觸及到了我們每個人靈魂深處之于人類情感的終極需求。
正如陳奕迅在他的歌詞中唱的那樣:“我要穩(wěn)穩(wěn)的幸福,能用生命做長度,無論我身在何處,都不會迷途······”
是啊,“穩(wěn)穩(wěn)的幸?!?,誰不想要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