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廣告創(chuàng)作要點——如何表達擁有感?
當人們擁有一件物品后,就會提升對該物品的價值觀。例如,購買新車的車主會覺得自己的車外觀最好看,內(nèi)飾最精致,甚至認為車的價值超過購買價格。即使是一只普通的馬克杯,只要人們曾經(jīng)親手握過,就會感到其具有更高的價值,愿意不理性地付出更多來獲得它。這種心理現(xiàn)象被行為心理學(xué)家稱為稟賦效應(yīng),并經(jīng)過多次實驗證實。近年來,神經(jīng)學(xué)家提出,只要人們以手觸摸過一件商品,就會認為它更有價值。
汽車試駕和產(chǎn)品試用都是利用稟賦效應(yīng)來促銷,使人們在短暫擁有體驗后,渴望永久擁有。在產(chǎn)品文案中運用"讓他擁有"的心理方法,是一種有效的說服用戶的方式,使用戶通過體驗后感受到擁有的喜悅。例如,午后紅茶的文案可以寫成:"聞著山間小雛菊飄來的清香,靈魂得到滋潤",讓用戶在品嘗這杯花草茶時產(chǎn)生獨特的享受感。
護膚品的文案可以寫成:"讓肌膚緊實水潤,一次使用即刻見效",使用戶一看就能感受到使用后的效果。
多彩椅子的文案可以這樣寫:"坐享獨一無二的色彩,讓你感受到專屬的舒適",讓用戶坐上這把椅子后獲得獨特的歸屬感。
休閑鞋的文案可以寫成:"走出去,遇見另一個與眾不同的自己",讓用戶穿上這雙鞋后能實現(xiàn)內(nèi)心向往的目的地。
在描述產(chǎn)品時,運用你的想象力,思考以下問題:"一旦擁有它,對方會有怎樣的感受?"設(shè)身處地地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用他們的感官去感受。
下面是湖南企發(fā)的小雪在電商平臺上看到的一個保溫馬克杯的文案標題:
三層防燙,溫馨護手
初看時,"溫馨護手"似乎可以給人一種使用后的感覺。換個角度,從用戶的角度出發(fā),思考一下是否"護手"是用戶對于一個馬克杯的內(nèi)心渴求。我們使用杯子時是否害怕被燙到呢?被燙到是否是我們使用杯子的痛點呢?很明顯,答案是否定的。因此,湖南企發(fā)的小李分析指出杯子是否采用三層或四層防燙并不是重點,燙傷也不是使用杯子的痛點,而呵護雙手更不是人們追求的亮點。簡而言之,沒有人會期待一個杯子能夠幫助他們呵護雙手,而呵護雙手更類似于人們對護手霜的期望。這個杯子的銷量并不理想,很可能是因為文案的方向出現(xiàn)了偏差。
這個杯子并不是典型的直筒保溫杯,而是一個馬克杯型的保溫杯。通過展示使用場景的視頻或照片,將這個馬克杯放在辦公桌上,利用桌面的質(zhì)感和下午的陽光,進行情景還原:
會議剛剛結(jié)束,已經(jīng)是下午了,而早上泡的那杯咖啡竟然仍然保持著溫暖的香濃。
用戶閱讀這些文字后,會感到仿佛自己是這個杯子的主人,在經(jīng)歷了早上忙碌的會議后,在下午工作的間隙,正享受著這杯溫暖馥郁的咖啡,使用戶的利益點得到清晰而具體的呈現(xiàn)。
針對產(chǎn)品的描述,我們應(yīng)該將"三層防燙"改為"三層超保溫,持續(xù)8小時",以更加準確地傳達產(chǎn)品的特點。原本的文案"三層防燙,好好呵護你的雙手"可以改為"三層超保溫,溫度持續(xù)8小時"。
一旦用戶擁有了這款保溫馬克杯,他會有怎樣的體驗感知呢?一旦他穿上這雙休閑鞋,他會有何感受?一旦她穿上這件衣服,除了美觀,她會不會感覺自己仿佛置身于她夢寐以求的沙灘天地中呢?這一切都需要你運用想象力,通過文案讓產(chǎn)品給用戶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