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健、孫怡官宣離婚,屬實出人意料,明星皆有兩重身份!
看到董子健和孫怡官宣離婚的消息,第一感覺是挺突然的,畢竟之前并沒有傳出兩人不和的消息。

但此消息一出,之前的各種細節(jié)就被“扒”了出來,例如二人許久未同框、孫怡的手機殼寫著“遠離男人”諸如此類的。
兩重身份
仔細想了一下,大家之所以覺著董子健和孫怡離婚出人意料,是源于明星的兩重身份。任何明星,其基礎身份與普通人一樣,僅僅只是自然人。同樣吃五谷雜糧,有七情六欲,生活中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除此之外,明星還有另一重身份,即公眾形象。公眾形象由明星及其經紀團隊共同打造的,擁有區(qū)別于常人的優(yōu)質人設,更是被視為社會的榜樣。

在大眾的眼中,看到的往往是明星的公眾形象,而鮮有機會能夠了解到明星私下里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顯而易見,董子健和孫怡如今成了最為典型的例子,眾人皆以為兩人夫妻恩愛,實則已經走到了不得不離婚的地步。

具體緣由暫時不得而知,但有一定是肯定的,董子健和孫怡刻意沒有將彼此之間的矛盾公開化。在此前提之下,對于那些沒有意識到明星有兩重身份的吃“瓜”群眾而言,的確令人錯愕不已。對此只能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離婚意味著董子健與孫怡的關系疏遠到一定程度了。
公眾形象并非自然人
關于明星的兩重身份,還想再嘮叨兩句。之前,肖戰(zhàn)因“2022世界首帥”登上了熱搜,汪海林稱違反了《廣告法》,粉絲怒斥這是將肖戰(zhàn)物化了。誠如前文所述,肖戰(zhàn)作為藝人也有兩重身份,而“2022世界首帥”明顯的對應肖戰(zhàn)的公眾形象,而非自然人肖戰(zhàn)。

至于該怎么理解明星的公眾形象,一直有這樣一種說法,明星在公開場合始終要保持自己的人設。說白了,就是在“演”,故而明星的公眾形象在某種程度上等于影視劇中的角色。好比在游戲中,玩家所創(chuàng)建的虛擬人物,本質只是一組數(shù)據(jù)而已。因而,明星的公眾形象絕非客觀上存在的自然人,所以所謂物化的說法根本不成立。
教科書式的離婚
言歸正傳,假如后續(xù)沒有出現(xiàn)“互撕”的情況,董子健和孫怡的離婚方式絕對堪稱娛樂圈的“教科書”。除了官宣離婚這個爆點之外,在離婚之前和離婚之后,全程保持低調。低調意味著,兩人希望兩個人的事情可以在兩個人之間解決,沒有借助輿論打壓對方的意圖。除此之外,選擇這樣處理,也做到了最大限度不占用公共資源。

要知道,娛樂圈不少明星夫妻,一旦離婚立馬就“開戰(zhàn)”。詮釋了真正意義上的從相愛到相“殺”,恨不得把曾經的枕邊人所有“黑料”宣揚得人盡皆知,“添油加醋”者也大有人在。這些內容是夠勁爆了,但所傳遞的全部是負能力,乃至于挑起了性別對立。作為明星而言,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沒有必要。明星不是弱勢群體,不需要借助輿論來發(fā)聲,完全有能力捍衛(wèi)自身的合法權益。
結語
最后,既然離婚已經成了既定事實,希望董子健和孫怡能夠再次找到自己的真愛。與此同時,可以將精力專注于工作當中,未來有好的作品問世。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