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出貴子,吉氣臨門”:出了這些好兆頭,貴子會降臨

身為父母,我們都有一個期望:家門出貴子。
所謂的貴子,按照《舊唐書·后妃傳上·中宗上官昭容》當中的說法,便是“日后當顯貴的子嗣”的意思。
顯貴的子嗣,在古時候,就是說兒子要登科及第,金榜題名。在后續(xù)的人生當中,也要仕途順暢,平步青云,以一人之力,讓家庭走向高峰。
而在今時今日,“貴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從成功學的角度來說,貴子應該是取得成功,賺到大錢的孩子。而從現(xiàn)實的角度來說,只要孩子比父母混得好,那他們就是貴子了。
比父母混得好,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一代更比一代強”。孩子這一代,勝過了父母那一代,相信家庭會發(fā)展到新的高度。
家出貴子,福兆顯現(xiàn)。只要出了這幾個好兆頭,貴子就會降臨。

一、孩子出生的時機,符合家庭的發(fā)展運勢。
家庭的發(fā)展運勢,那是有周期的。這十年,家庭可能走上坡路。另外十年,家庭可能走下坡路。孩子誕生在哪個時期,會影響他們的作為。
李世民的兒子,唐高宗李治,就是一個守成的君主,能力一般??蔀槭裁蠢钪魏笫赖脑u價,會如此之高呢?因為李治所接手的,是李世民留下的貞觀盛唐。
明朝末年的崇禎皇帝,在明朝諸多的皇帝當中,算是能力不錯的一位了。為什么他還是在煤山自縊,挽救不了明朝的敗勢呢?自萬歷以來,明朝早已走到盡頭了。
不同的人,出生在不同的時期,就會面臨不同的大勢所趨。自身的能力符合大勢所趨,那他自然可以成就非凡。而自身的能力不符合大勢所趨,那他就倒霉了。
每個人的情商和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唯一不同的,就是生長的環(huán)境存在差別。
只能說,孩子出生在哪個時期,是否符合這個時期的要求,這都是他們的命。

二、孩子的逆商,配得上他的夢想和野心。
網(wǎng)絡上有一句話:“要讓你的能力,配得上你的野心?!?/p>
這里的能力,指的就是人之逆商。逆商,便是身處低谷時,人們對于艱難困苦的應對方式。逆商低,便沉淪于失敗當中。逆商高,便有扭轉(zhuǎn)乾坤的機會。
明朝的朱元璋,底層家庭出身,沒有背景,也沒有資源,當過乞丐,做過和尚,被人瞧不起,特別倒霉。可為什么朱元璋能突出重圍呢?
一方面,是朱元璋遇到了貴人和機會,另一方面,是朱元璋的逆商極高。就跟打不死的小強一般,不論遇到什么危險和挫折,都臨危不懼,鎮(zhèn)定處之。
這種“每逢大事有靜氣”的性格,不是每個人都有的。一般人沒有太高的逆商,遇到一點小問題就選擇放棄,那他們就會平庸一輩子。
身為父母,要讓孩子在困境當中磨練自己的逆商。他們的逆商越高,家庭才越有希望。

三、父母的教育,塑造孩子端正的三觀。
從唯物哲學的角度來說,三觀分別是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普通人的三觀,根源于原生家庭,也就是父母的教育,隨后受到后天經(jīng)歷的影響??刹徽撛趺凑f,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
有一位著名的企業(yè)家,他讓18歲的兒子和女兒一邊讀大學,一邊賺錢養(yǎng)活自己。他告訴孩子們,父母只能養(yǎng)你們到18歲。而十八歲后,就要靠你們自己了。
后來,這位企業(yè)家的女兒成為了知名的模特,還自己開了公司,成為了商業(yè)上的女強人。而他的兒子,也創(chuàng)業(yè)成為了老板,遠勝同齡人。
可以說,對于孩子而言,能不能成功是一回事,而是否擁有端正的三觀,養(yǎng)成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又是另外一回事。
三觀端正的人,不一定會取得成功,但他們至少可以自由地追尋自己的夢想,不讓自己的人生留有遺憾。

四、家庭的福澤,一直庇佑著子孫后代。
有些孩子遇到了巨大的挫折,沒想到挺不過去,就英年早逝了。而有些孩子遇到了巨大的劫難,最后還是逢兇化吉,躲過一劫。
為什么前者躲不過劫數(shù),而后者卻能大難不死呢?這其中的關(guān)鍵,不僅在于命的問題,還在于家庭福澤的問題。
有些劫難,那是普通人躲不過的,但他躲過了,就證明他家庭的福氣,保佑了他,讓他擁有了生機。
這當中談到的家庭福氣,不僅需要一代人來積累,還需要世代人來積累。代代人所積累的福氣,最后用到子孫后代的身上,那他們就有福了。
有人提出過一個觀點,個人拼到最后,其實拼的就是人之家庭了。
家庭有福,則萬邪莫侵。家庭無福,則子孫運衰。讓一代人來振興一個家庭,很難做到。而人與家庭一同合力,走向高峰,才是真相。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