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古詩詞與漢服相遇,品鑒《中國詩詞大會》的國風之美

2023年1月31日播出的第七場主題為“心動”的《中國詩詞大會》再度出現(xiàn)了漢服的身影。
《春秋左傳正義》言:“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眰鹘y(tǒng)服飾凝聚了中國人對美的追求,代代相傳至今,編織出中華文化之美的華彩篇章。

古詩詞與漢服相遇,國風之美會碰撞出怎樣的心動邂逅。讓我們隨著節(jié)目展示的一幅幅古畫,開啟一場跨越千年的國風審美之旅。
壹 魏晉時期
第一幅古畫是在甘肅省高臺縣駱駝城苦水口一號墓出土的魏晉時期畫像磚《采桑圖》。

從畫像磚中走出的采桑女頭梳高髻,身著魏晉風漢服,紅白間色襯得她肌膚勝雪,光彩照人。采桑女吟誦起西晉詩人傅玄模仿樂府詩《陌上?!匪鞯摹镀G歌行》:“首戴金翠飾,耳綴明月珠,白素為下裾,丹霞為上襦?!?br>


貳 唐代
接下來的這幅唐代壁畫是敦煌莫高窟壁第130窟的《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禮佛圖》。

只見她兩鬢抱面,滿頭珠翠,身穿碧衫紅裙,肩披畫帔,盡顯唐代貴婦人的雍容華貴。正如杜甫《麗人行》描繪的“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br>

叁 宋代
第三幅古畫是宋代的《歌樂圖》,作者不詳,九位手持不同樂器的歌樂女伎、兩名女童和一位老樂官一字排開。

“窄羅衫子薄羅裙,小腰身,晚妝新?!睆墓女嬛凶叱龅母铇放可聿男揲L,身穿紅色窄袖褙子,頭梳高髻。

肆 明代
最后一幅畫是明代的《明憲宗元宵行樂圖》,描繪了宮廷中慶祝元宵節(jié)的熱鬧場面。

“百褶羅裙穩(wěn)稱身,年年打扮慶嘉晨?!碑嬛械膶m女身穿明風紅色灑金上襖和碧綠下裙,頭梳?髻。

展示完精美的漢服造型,誦讀完各自對應的詩句,這些從名畫中走出的美人向觀眾出題,每人給出一句描繪服飾的詩句作為線索,讓觀眾猜這四句詩最接近哪位的服飾。




四句詩句線索如上圖所示,大家也來一起開動腦筋猜一猜,詩句描繪的是哪位佳人身穿的的服飾呢?(答案將在評論區(qū)給出)

為了破解這道謎題,節(jié)目的嘉賓給出了提示。第一個線索是顏色,詩句中說“照日裙裾石榴色”,哪位佳人身穿了石榴紅裙呢?
接下來的線索是“迎風帔子”和發(fā)髻上的“金翡翠”,以及妝容是“眉黛入時妝”。你知道哪個朝代流行這種妝容嗎?
看完上述線索提示,你能猜出來是誰的服飾嗎?
大家可以在評論區(qū)留言,說出你的答案。
正確答案和解析將在評論區(qū)發(fā)布。
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