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她臭美,于心不忍

人類對于美的不懈追求,總是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傾瀉。
去年泰勒·斯威夫特戴著鮮花口罩參加格萊美,我還以為這不過是女明星獨特的審美品位。
可如今它仿佛一股春風,吹開了精致女孩們正在逐漸貧瘠的心靈。
沒在口罩上別過玫瑰雛菊茉莉滿天星,也算懂浪漫?

口罩,曾經(jīng)是當代人樸實無華的防護工具。
但如今除了產生實用主義功能外,還在承擔更為深刻的審美需求。
不止是“口罩花”,還有五花八門的口罩穿搭、強調氛圍感的腮紅口罩,以及口罩別針、口罩鏈……
當蕓蕓眾生還在努力地捯飭自己的發(fā)型和衣著,走在時尚前沿的辣妹們已經(jīng)看清了真相——
“精致到口罩”,才是審美界最高贊揚。
01
辣妹的底線,是不戴藍色口罩
在當代辣妹口罩美學的理論里,有個顛撲不破的第一準則。
那就是——無論如何,別戴藍色的口罩。

藍色口罩就像是來自東北的大花棉襖。夠實用,但無法承擔起“美”的重任。
“我就直說了吧,除了醫(yī)護人員等專業(yè)人士之外,這玩意誰戴誰土?!?/p>
明度過高的冷色調,會讓露出來的皮膚顯得更加暗黃。

更讓人落淚的是對氛圍感的打擊。
想象辣妹們不得不在自己風格鮮明的穿搭和精致妝容之上,增加一個違和感滿滿的藍色口罩;
我一下子就共情了自己初中時被爸媽帶去跟團游,哭喪著臉戴上旅行團統(tǒng)一發(fā)的黃色帽子。
什么都能讓,但對美的控制不能丟。
于是她們走向顏值賽道的第一步,是讓口罩完美地融入日常的穿搭。

初階選手,往往會選擇黑白兩色。
前者勝在氣質,后者勝在百搭。
走甜酷風的辣妹通常戴黑色口罩,原理類似于商場里的珠寶店在鉆石下面墊天鵝絨;
讓深色更深,淺色更淺。于是象牙白的粉底似乎都透亮了幾分,眼影上的亮片也更加乍眼。

白色口罩雖然少了一點神秘感,但好在可以完美適配幾乎所有風格的服裝。
配上知性姐姐風,和可愛的“奶fufu”風更是一絕。
不過以上兩種雖然適用面較廣,但難免過于低調。
至此我們可以窺見到口罩美學的第二階段:人罩合一。
通俗來講,就是在不出戲的基礎上,加上一點點個人風格。
就連從前只會將目光投在服飾領域的博主,都不敢再忽略這塊小小的布料。
“春季色彩人適合的口罩色系,你看懂了嗎?”

得益于口罩商家在樣式上的不斷大開腦洞,只有咱們想不到,沒有人家做不出。
想做一個合格的時髦青年,至少庫存七八種不同風格的口罩。

社畜上班前在衣柜里挑哪頂帽子能完美掩蓋自己偷懶沒洗的油頭,她們站在抽屜前挑哪種口罩更適合今天的穿搭。
平時走溫柔高雅路線的,莫蘭迪色系在向你招手。
“素顏神器,戴上立刻化身人間奶茶/芋泥/糯米糍?!?/p>

對復古迪斯科、Y2K愛得深沉的朋友,熱衷高飽和色調的口罩;
其中又以撞色款為佳,戴上仿佛下班后馬上就要拎著酒瓶在夜晚的街頭虛空蹦迪。

體現(xiàn)風格的不只是花色,還有形狀。
比如走歐美風的帥哥御姐們多半對顏色沒有太多要求,但卻一定會堅持戴著——3D立體口罩。

中間突起的形狀不僅能防止口罩貼在嘴上,還能不夠高的鼻梁和面中在視覺上旱地拔蔥;
我愿稱之為平價版的黃金比例面具。

口罩美學第三層,也是目前最為玄乎的境界,氛圍感。
不只是做到表面的突出風格,更在整體上營造若有似無的氣質。
其中的佼佼者,我想你一定聽說過它的大名——
腮紅口罩。
在“萬物皆可腮紅”和“人人離不開口罩”的雙重加持下,又進一步進化出了鮮花+腮紅、流淚+腮紅、玉桂狗腮紅等不同分支。

仿佛是春天透過口罩暈上了你的臉頰,“戴上前我面色蒼白,戴上后我嬌艷欲滴?!?br>
不過偶爾也會出現(xiàn)意外情況。
比如賣家秀開了太大的濾鏡,到手才發(fā)現(xiàn)那抹草莓奶茶紅變成了火龍果紅。

或者像下面這位網(wǎng)友這樣,發(fā)現(xiàn)腮紅會隨機出現(xiàn)在口罩的任何地方,變成眼圈紅、下巴紅和鼻頭紅。

02
“口罩5塊,買口罩鏈花了兩百”
還記得大家剛剛戴起口罩時,變美教程都在教你如何將露在外面那一畝三分地再修飾的精致些。
什么自帶美女氛圍的劉海啦、重眼線和睫毛的眼妝啦……
沒有多少人在意口罩“美不美”,只會抱怨它蹭臟了口紅和粉底。
但正所謂“買口紅不如買口罩”,如今辣妹們終于發(fā)現(xiàn),要想事半功倍,還得在被擋住的半張臉上做文章。
“遮丑”早就已經(jīng)遠遠不夠。
如今口罩在辣妹界的地位更像是夏天的棒球帽——“戴它當然是為了遮陽,但也是我造型的一部分?!?/strong>
即使手里只剩一個普通的藍色醫(yī)用口罩,也要使出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
把它變成無數(shù)女孩夢寐以求的“V臉神器”。

永遠不要低估女孩們給口罩增光添彩的熱情。
畢竟一切審美需求想要被滿足,最終的歸宿都是私人定制。
就連腮紅口罩當然也有自制款:一把刷子一雙手,想涂哪里涂哪里。
匪夷所思嗎?但就連美妝博主的腮紅教程,都要詳細分為眼下腮紅、鼻尖腮紅、心形腮紅、斜掃腮紅……想想也很合理。

有別小胸針的,有貼貼紙的,有用耳線和別針自制“口罩流蘇”的;
總覺得是在以前的古裝劇里得到的靈感。

甚至在口罩花成為流行后,還出現(xiàn)了一種“拓印”玩法——
把花和葉子貼在口罩上,留下痕跡。

當把口罩本身玩成幼兒園手工制作之后,辣妹們的熱情開始延展到“周邊產品”。
比如下面這個,“口罩鏈”。

顧名思義,是用來拴住口罩,摘下時可以暫時掛在脖子上的鏈子。
但目前已經(jīng)成為了顏值界的新型飾品,地位堪比上流社會紳士的袖扣。
地鐵上那個標準法式娘man風的妹子,會帶上一條克萊茵藍,給滿身的素色點睛;
便利店里的鬼馬少女,鐘愛帶點民族氣質的五彩釘珠——沒準是她自己穿的。

甚至某寶上很多賣眼鏡鏈的商家,都已經(jīng)在商品詳情里加上了“口罩鏈”幾個字。
這個在日常中早就瀕臨淘汰的品類,大概沒想到自己會以這樣的方式重現(xiàn)生機。

單看名字,很容易認為這個產品是為了解決普通口罩不夠密封的問題。
但欣賞過實物之后,不得不承認它確實沒什么實用價值。
除非,是為了讓我本就順著鼻梁往下禿嚕的口罩邊緣雪上加霜?

還有“口罩延長器”,由于對于發(fā)型的要求比較高,應用范圍不像前者那么廣。
但因為用料少、操作簡單,成為了鉤針手作界的熱門作品種類。

明明口罩四個小時一換,可口罩配飾卻買了一筐又一筐。
“這不是在船底下雕花——多此一舉嗎?”
03
還顧得上愛美,也挺好的
前面一直說“口罩美學”,聽上去像個新玩意。
仔細想來,其實是文藝復興。
只不過當年最資深的口罩研究學者,是十幾二十出頭的精神小伙小妹,口罩只戴黑色的,還要學明星拉到下巴上。
被嘲諷戴了不如不戴,完全就是得瑟專用。
可如今愿意花心思去跟口罩較勁的,并不只有精致女孩和辣妹們。
即使是沒心思去弄什么亮晶晶鏈子的普通人,往往也會忍不住這些花里胡哨的小東西產生興趣。
地鐵上、大街上,人人都蒙著這塊布料,只露出兩只眼睛。
但好在還有那些“小心思”,能稍微讓自己顯得不那么面目模糊。
市面上的很多所謂創(chuàng)意口罩,乍一看讓人覺得“沒必要”。
比如專門狙擊文青和小清新愛好者的“詩歌口罩”,連包裝都在模擬詩集的形式,在“書脊”上像模像樣地打印上條形碼。

有適合“搞笑男”“搞笑女”的整蠱口罩,能在出游拍照時活躍氣氛;
或者在白口罩上印一句流行語、電影臺詞,就跟年輕人愛穿文化衫差不多。

各大景點和IP的文創(chuàng)產品里,也都不乏口罩的身影。
除了感慨商家真會做生意之外,也不得不承認這的確能擊中很多人。
人類永遠有著展現(xiàn)個性、展現(xiàn)美的需求。以前畫在臉上,如今只能寫在口罩上。
但這也夠了,即使是行走在人群里,也會有種藏著秘密的興奮感。
前幾天我在網(wǎng)上刷到過一個香薰博主。
講的主題是“口罩精油”,還根據(jù)場景做了精油和口罩顏色的搭配。
“深藍色口罩配檀香,適合見客戶,不僅顯得沉穩(wěn)還能提升自信;“
“跟朋友出去玩可以用粉色口罩配天竺葵,這個味道會給人親切的感覺,讓朋友們都很喜歡你……”

@不隨便的花花
一開始覺得很夸張,都戴口罩了,怎么還搞出這么多情調。
但又輕易講不出那句“買櫝還珠”。
口罩的正確使用、防護作用,當然是那個最最重要的“珠”。
但想要漂亮、認真生活的沖動,也同樣是普通人無法回避的欲望。
就像最近流行的口罩花,很多普通網(wǎng)友也都在拍。

有的用那種看起來不便宜的玫瑰、太陽花、蝴蝶蘭,也有的用得是簡簡單單的滿天星、還沒指頭蓋大的小野花。
我甚至看到一個女孩,只是簡單地在松緊帶旁插了束狗尾巴草。
這當然沒什么實際意義,也不可能戴出門。
但照樣不妨礙她們在想象中,獲得一片法國南部的花海。
“樓下的小樹都發(fā)芽了,口罩也擋不住對春天的渴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