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延數百年的咸甜大戰(zhàn),端午節(jié)吃哪種粽子的省份最多?
今天是端午節(jié),雪夜在此先祝所有朋友端午節(jié)安康!
端午節(jié)與每一個中國人息息相關的一定是吃粽子。中華大地幅員遼闊,粽子各式各樣,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咸粽和甜粽兩大類,你的家鄉(xiāng)吃什么樣的粽子呢?

本文就來盤點各個省份吃的粽子都有哪些不同~
北 京

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其個頭較小,為斜四角形。
北郊農村,習慣吃大黃米粽,粘韌而清香,多以紅棗、豆沙為餡。
廣 東

廣東粽子是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廣東粽子形狀有金字塔形、條形與三角錐形等。
品種主要有咸肉粽、枧水粽、豆沙粽等,其中咸肉粽最受歡迎。
咸肉粽主要用糯米、五花肉和綠豆,有的還會加入咸蛋黃、冬菇、蝦米、瑤柱、栗子、花生等調配為餡,口味咸鮮香,風味更佳。
從地域上分,廣東粽子又包括肇慶裹蒸粽、臺山粽、東莞道滘粽、中山蘆兜粽、潮汕雙烹粽球、客家灰水粽、湛江蛤蔞粽。
廣 西

桂中地區(qū)喜包形態(tài)酷似枕頭的大枕頭粽。
桂中地區(qū)的大枕頭粽一個用上半斤至一斤米;而桂林地區(qū)喜包一斤米可做六七個粽子的小枕頭粽。
浙 江

浙江嘉興粽子為四角形,有鮮肉、豆沙、八寶等品種。
如鮮肉粽,常在瘦肉內夾進一塊肥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滲入米內,入口肥而不膩。取真武山優(yōu)質甜茶葉經煎熬取汁用來制作粽子,其粽子色澤金黃油亮,入口潤滑細嫩,柔軟粘稠,齒頰留香,回味甘甜,去膩消食,營養(yǎng)豐富又適合糖尿病人食用。
江 蘇

江蘇省蘇州的粽子多為呈長而細的四角形,有鮮肉、棗泥、豆沙、豬油夾沙等品種,具有配料講究、制作精細等特色。
湖 南

湖南汨羅歷來以品種多、制作精巧而著稱于世。
汨羅的燒肉粽,糯米必選上乘,豬肉擇三層塊頭,先鹵得又香又爛,再加上香菇、蝦米、蓮子及鹵肉湯、白糖等,吃時蘸調蒜泥、芥辣、紅辣醬、蘿卜酸等多樣作料,油潤不膩。
福 建

廈門、泉州的燒肉粽、堿水粽皆馳名海內外。
燒肉粽的粽米必選上乘,豬肉擇五花肉并先鹵得又香又爛,再加上香菇、蝦米、蓮子及鹵肉湯、白糖等,吃時蘸調蒜泥、芥辣、紅辣醬、蘿卜酸等多樣佐料,香甜嫩滑,油潤而不膩。
陜 西

蜂蜜涼粽子,是西安、關中和陜南一帶特有的流行夏令食品。
它形似菱角,白瑩如玉,清涼解暑。吃時用絲線或竹刀割成小片,放在碟子里,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漿。吃起來筋軟涼甜,芳香可口,沁人肺腑,別有風味。
蜂蜜涼粽子,歷史悠久,史籍中多有記述。
四 川

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制作講究,工藝復雜,其口味獨特。
貴 州

貴州的粽子很大,人稱“枕頭粽”是咸的,里面放臘肉和香腸,慢慢蒸熟。這種粽子的特質在于,包的時候一定要有"鼻梁骨"。
海 南

與北方的粽子不同,它由柊葉包成方錐形,重約半公斤左右,糯米中可放入咸蛋黃、豬肉、豬蹄、咸魚、叉燒肉、雞翅等作餡料。風味獨具,熱粽剝開,先有柊葉和糯米的清香,后有肉、蛋的濃香。香濃淡兼有,味葷素俱備,令食者胃口大開。
海南粽子又以定安黑豬肉粽、儋州洛基粽子、澄邁瑞溪粽子最為馳名。

不同的粽子體現(xiàn)的是中國不同地域的風俗和文化,因此粽子的樣式可能要多達上百種,甚至一個省份都有很多不同樣式的粽子,本文難以一一進行介紹,歡迎您在評論區(qū)補充家鄉(xiāng)的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