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智慧:文化自信|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

《論語》智慧:文化自信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子張問:“十代以后的社會制度和道德規(guī)范可以知道嗎?”孔子說:“商朝繼承夏朝,改動了多少,可以知道;周朝繼承商朝,改動了多少,也可以知道;以后的朝代繼承周朝,即使百代,同樣可以推測?!?/p>
因:承襲。
雖:即使。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笨鬃诱J為雖然不知道朝代如何更迭,社會制度和道德規(guī)范如何演變,但歷史的承襲必然是逐漸演變的,商朝繼承夏朝,損益可知,周朝繼承商朝,損益可知,以后的朝代繼承周朝,即使百代,同樣可以推測。
????雖然世界歷史中也有文明突然消亡,但中華文化卻能延綿不衰,這其中漢字的功勞很大,漢字是表意文字,將意思置換成形狀來表意,因為每一個文字都有其意義,所以只要看一個文字就能理解想要傳達的意思,即便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但通過文字書寫依然能夠溝通,歷史和文化也以漢字為載體傳承。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哲學(xué)是人生哲學(xué),是做人的倫理道德、做人應(yīng)該怎樣的哲學(xué),由此衍生出統(tǒng)治階層的民本思想和普通人的人定勝天思想,這兩種思想共同作用,推動了社會制度和道德規(guī)范的演變,朝代如何發(fā)展和更迭,取決于民心所向、眾望所歸。
????孔子對中國文化的傳承充滿自信,因為無論科技如何發(fā)展,社會制度如何變化,只要人性不變,基于個人的人生哲學(xué)就依然適用,中國文化也因此不會斷絕。
標簽: